猪瘟和蓝耳病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疫苗免疫的干扰作用

2010-09-12 01:16杜喜忠胡旭进楼芳芳章萧君项玉燕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毒苗蓝耳活苗

杜喜忠,胡旭进,楼芳芳,章萧君,项玉燕

(1.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3000;2.金华市畜牧兽医局,浙江 金华 323000)

猪瘟 (HC)与猪蓝耳病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是引起“猪高热病综合症”主要疾病之一,也是现行猪场必须免疫的2种猪传染性疾病。为了给制定合理的猪瘟和蓝耳病免疫程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特此进行了仔猪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和疫苗免疫间干扰作用试验。现将有关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在金华市农科院金华猪选育场进行。试验猪为14日龄临床健康金华两头乌未免疫仔猪。

供试疫苗为猪瘟弱毒苗,为南京某厂家生产的猪瘟细胞源活疫苗,批号:0707044;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由金华市畜牧兽医局提供的山东某厂家生产的NVDC-JXA1株,批号:2007021;蓝耳弱毒苗 (蓝耳病CH-1R株)购自上海某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批号:20070712。

1.2 试验方法

1.2.1 母源抗体消长规律试验

对试验母猪进行常规免疫 (上胎仔猪猪瘟首免疫时每头母猪免疫6头份猪瘟细胞苗、配种前免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2头份、春秋二季集中免疫O型口蹄疫疫苗2头份)。选产仔正常、产期相同或相近的经产二头乌母猪10头和所产仔猪每窝中健康状况较好的2头,分别在仔猪14、21、28、35日龄时前腔静脉采血3~5 mL,分离血清,保存备用。同批次检测猪瘟和蓝耳病母源抗体水平,计算母源抗体半衰期,分析抗体消长规律。

1.2.2 疫苗间免疫干扰作用试验

选上述同窝剩余仔猪中产期相近、健康状况较好的84头仔猪,随机分成7组,每组12头,各组免疫方法见表1。每组同时免疫,首免后4周加强免疫1次。每头疫苗首免剂量:猪瘟2头份、蓝耳病1头份;加强免疫剂量加倍。每次免疫后4周分别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保存备用。同批次检测猪瘟和蓝耳病抗体,比较免疫效果。

1.3 评价标准

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瘟抗体,抗体水平≥log25为合格,全组合格率≥75%为免疫合格;酶联吸附试验检测蓝耳病抗体,p/s值≥0.4为阳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瘟、蓝耳病母源抗体消长规律

从表2可见,母猪常规免疫所产仔猪能获得较高母源抗体,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与母猪抗体水平成正相关。14日龄仔猪猪瘟、蓝耳病母源抗体水平分别达到5.79、1.384,合格率 (阳性率)分别为68.42%、100.00%。随着仔猪日龄增加抗体水平、合格率随之下降,至35日龄猪瘟母源抗体水平降至3.95、保护率降至36.84%,蓝耳病抗体水平降至0.467、保护率降至58.33%。猪瘟母源抗体前4周下降缓慢,周间差异不显著,第5周开始下降加剧,抗体水平5周末与4周末差异显著;蓝耳病母源抗体前3周下降相对较缓慢,第4周开始下降加剧,5周末p/s值与2周p/s值差异显著。

表1 试验各组免疫方法

表2 各日龄猪瘟、蓝耳病母源抗体的检测结果

从抗体水平下降曲线 (图1、2)分析可知,猪瘟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为17 d左右,蓝耳病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为9 d左右。因此,我们认为,临床应先进行蓝耳病免疫,然后猪瘟免疫。

2.2 疫苗间免疫干扰作用情况

2.2.1 猪瘟免疫效果和猪瘟抗体检测情况

从表2可见,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免疫,对猪瘟免疫影响不明显。首免后,猪瘟抗体水平最差为7.71、合格率在95%以上,试验各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组间差异也不显著;二免后猪瘟抗体水平明显提高,最低为8.83,合格率均为100.00%。

图1 各日龄猪瘟的抗体水平

图2 各日龄蓝耳病的抗体水平

蓝耳病弱毒苗免疫对猪瘟免疫效果有明显抑制作用。首免后猪瘟免疫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也为:C2组6.42、B2组6.20、A2组5.30,与D组8.17相比:试验 A2、B2、C2组差异均极显著;试验A2组与B2、C2组差异也极显著,合格率为60%,不能达到免疫要求,容易出现免疫失败,临床不能采用;B2组与C2组差异不显著,说明蓝耳病与猪瘟免疫先后顺序对猪瘟免疫无影响。加强免疫后猪瘟抗体水平均显著提高,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2.2.2 蓝耳病免疫效果和蓝耳病免疫抗体情况

从p/s值上看,蓝耳病弱毒苗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免疫效果均不理想。首免,弱毒苗免疫抗体试验C2组最高为0.364 4,阳性率为22.22%,A2组最差抗体水平为0.052 0,合格率为0;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苗C1组免疫抗体最高0.250 2,合格率为27.78%,A1、B1组抗体水平为0.005 3、0.052 0,合格率均为0;弱毒苗免疫抗体总体水平为0.220 6高于高灭活苗的0.102 5,说明仔猪蓝耳病免疫弱毒苗免疫好于灭活苗。二免后,弱毒苗免疫抗体变化不明显,A组仍为最差;而灭活苗免疫抗体上升明显,各组抗体水平相近,阳性率达51.85%(表 3、4)。

蓝耳病弱毒苗与猪瘟弱毒苗同时免疫接种首免和二免疫蓝耳病抗体水平均最低,说明同时免疫猪瘟弱毒苗对蓝耳病弱毒苗免疫也有一定干扰作用。

表3 各组别猪瘟的抗体水平及显著性

表4 各组别蓝耳病的抗体检测结果

3 结果与讨论

从本次试验看给母猪猪瘟细胞苗、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常规免疫,所产仔猪能获得较高母源抗体水平,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与母猪抗体水平成正相关,随着仔猪日龄增加,抗体水平也随之下降[1-3]。蓝耳病的母源抗体在仔猪21日龄左右开始衰退加剧,半衰期为9 d左右;猪瘟母源抗体在仔猪28日龄开始衰退加剧,半衰期为17 d左右,与其他报道基本吻合[3]。因此,我们认为临床上蓝耳病和猪瘟的免疫顺序应该是蓝耳病先免疫,然后猪瘟免疫。

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与猪瘟细胞苗同时免疫,猪瘟和蓝耳病免疫抗体差异不显著[4],说明二种疫苗同时免疫无明显相互干扰作用。对一些小规模或农村散养生猪,可以采用猪瘟弱毒苗与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同时分点接种的免疫方法[5]。

蓝耳病弱毒苗免疫对猪瘟细胞苗免疫产生明显干扰作用,两者同时免疫干扰作用极显著。本次试验中,首免后猪瘟免疫合格率仅为60%左右,不能达到免疫要求;2种疫苗间隔7 d免疫,虽能满足免疫要求,但有明显干扰作用。这是因为2种病毒感染的受体相反或相同,产生竞争作用,而且一种病毒感染细胞后会产生干扰素,影响另一种病毒的复制[6]。因此,临床制定免疫程序是此2种疫苗免疫必须间隔7 d以上。

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尚不理想,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首免抗体阳性率仅为9.23%,二免抗体阳性率51.85%;蓝耳病弱毒苗免疫抗体阳性率为12.96%。仔猪蓝耳病弱毒苗免疫效果好于灭活苗免疫[7]。蓝耳病免疫效果的评估有待进一步研究。

[1]母安雄,杨宗照,严惠群,等.仔猪PRRS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疫苗免疫效果观察[J].浙江农业科学,2008(1):110-112.

[2]陈军义,王开功,周碧君.仔猪PRRS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12):90-91.

[3]张新成,李官兵,史子学,等.猪瘟母源抗体在仔猪体内持续时间的研究[J].养猪,2008(1):46-48.

[4]特木尔巴根,李瑞刚,马立峰,等.猪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疫疫苗联合免疫效果评价[J].兽医导刊,2009(7):32-33.

[5]陆国林,陈伟杰,洪建伟,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疫苗分点同时接种免疫效果试验[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9,28(5):28-30.

[6]赵显龙,杨保国,刘家欣.影响猪群免疫效果的因素[J].农民致富之友,2009(6):43.

[7]朱良强,王非,占松鹤,等.安徽省猪蓝耳病疫苗临床免疫效果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05—13106,13121.

猜你喜欢
毒苗蓝耳活苗
羊群疫苗接种方法
不同PRRS疫苗组合对仔猪免疫效果的研究
猪蓝耳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猪伪狂犬病不同疫苗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分析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中国蓝耳病疫苗市场情况调研
非典型新城疫高发鸡场如何应用灭活油乳剂苗
猪蓝耳病灭活苗和弱毒苗免疫效果的对比研究
猪蓝耳病弱毒苗、猪瘟细胞苗免疫间隔对猪瘟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
猪圆环病毒感染组织灭活苗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