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

2010-09-12 12:59殷文堂李军昭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0期
关键词:导尿管痉挛硬膜外

殷文堂 李军昭

前列腺增生症为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创伤小、恢复快,切除增生腺体效果肯定。但是由于术后膀胱痉挛、疼痛及由其引起的应激反应仍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我们采用PCEA应用于前列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并于其他方法镇痛作比较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ASA I~III级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平均年龄(67.5±7.7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及慢性病方面无差异。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连续监测BP、HR、SPO2及ECG。所有病例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完成,选择L2~3间隙穿刺,局麻药为0.75%罗哌卡因,麻醉阻滞效果完善。术后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并行膀胱持续冲洗。镇痛组于手术后PCEA。药物配制:芬太尼0.3 mg+氟哌利多5 mg+0.75%罗哌卡因20 ml,加生理盐水至100 ml。背景剂量2 ml/h,每次PCA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对照组术后即拔除硬膜外导管,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哌替啶等止疼药。

1.3 临床观察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前列腺术后镇痛效果进行评估。(0分为无痛,5~6分为中度疼痛,10分为剧痛)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观察术前、术后4 h、8 h、24 h、48 h内心率、血压血氧,膀胱痉挛次数。

2 结果

镇痛组(A)镇痛效果满意,膀胱痉挛基本消失,VAS总平均值为(1.89±0.76),镇痛显效率可达100%。对照组(B)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多数患者有频繁尿意和肛门坠胀感,膀胱痉挛较为频繁,所有患者均需肌肉注射哌替啶止痛,其中9例使用2次以上,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A组患者术后各时点,SBP、DBP、HR,平稳,而 B组术后4 h,SBP、DBP、HR较A组明显升高或增快(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s)

注:于术前比,*P<0.05,与A组比ΔP<0.05

组别 麻醉前 手术后4 h 手术后8 h 手术后24 h 手术后48 h收缩压(mm Hg) A 138.2±9.2 126.2±8.3 129.1±8.3 133.5±9.1 136.5±9.8 B 139.6±9.4 126.7±9.1 150.21±2.7*Δ 159.1±11.3*Δ 160.5±12.6*Δ舒张压(mm Hg) A 93.7±9.1 86.3±1.2 88.9±12.1 87.2±11.2 93.1±12.1 B 91.8±9.4 87.21±0.4 105.6±13.2*Δ 103.5±11.4*Δ 106.5±12.2*Δ心率(bmp) A 80.7±20.1 72.1±14.0 72.4±16.0 71.1±12.6 69.7±12.88 B 82.1±19.9 90.1±14.6Δ 89.4±15.9Δ 86.6±12.8Δ 88.1±10.2Δ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率日益增多,已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病。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创伤小、恢复快,切除增生腺体效果肯定。但是由于术后留置导尿管、前列腺窝内气囊压迫及常规膀胱冲洗,反复刺激膀胱三角区,膀胱颈及后尿道,激发阵发性膀胱痉挛痛,痉挛发生时膀胱内压增高,导尿管周围有血性尿液外溢,膀胱颈及前列腺窝被反复牵拉,不仅增加患者肉体上的痛苦,并且加重患者心理负担。每次痉挛时患者会产生紧张甚至恐惧心理,由此引起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增加。应激反应时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心率加快,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肌缺血,甚至诱发血管功能失常[1]。一般的解痉镇痛药,无论是静脉,肌肉注射或是加入膀胱冲洗液中,效果均不理想。阿片类药物用量大,反复应用容易成瘾,而且对呼吸循环功能有一定的抑制。硬膜外自控镇痛,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能使镇痛药物在血浆中保持一个及时的稳定的浓度,并且可让患者自行按压给药以迅速加强效果,治疗更加个体化。药物配方中的芬太尼,渗透硬膜,与脊髓后角阿片受体结合,阻断了脊髓的感觉传导系统而起到镇痛作用。药物配方中的罗哌卡因,是将局麻药直接注入硬膜外腔,阻断膀胱感觉神经冲动的传入,切断膀胱痉挛发生的反射弧,与芬太尼联合用药,增强镇痛效果,减少用量。而配方中的氟哌利多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镇吐药,它具有中枢多巴胺,5-HT受体拮抗作用,其抗吐作用可能是通过拮抗延髓呕吐中枢的多巴胺受体及5-HT受体来实现。所以,PCEA应用与前列腺手术患者镇痛,①解除术后疼痛,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抑制应激反应;②术后恢复快,缩短了膀胱冲洗及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减少了尿路感染的机会,有利于伤口愈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③药效确切平稳,所需总药量少,大大减少因单位时间内镇痛药物浓度过大而产生的不良反应,且操作简便易行,持续时间长。

[1]曹建平,缪小勇,徐葭.等.小剂量吗啡在经尿道前列腺术后镇痛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507-508.

猜你喜欢
导尿管痉挛硬膜外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