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儿童糖尿病

2010-09-12 12:59王树朋钱华王大路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0期
关键词:胰岛素血糖患儿

王树朋 钱华 王大路

200 8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并呼吁“社区保健机构、糖尿病教育者、患儿父母或监护人加入援助儿童糖尿病行列”,目标是“不让任何一个儿童死于糖尿病”。可见儿童糖尿病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儿童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全身代谢性疾病,与肥胖密切相关,并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患儿胰岛B细胞遭到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失调,导致糖、蛋白质、脂肪等代谢紊乱,患儿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久之引起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肝、肾、眼等多器官功能损害。急性感染、过食、突然中断胰岛素治疗等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较成人多见[1]。

据统计,目前我国儿童肥胖率高达8.1%,儿童糖尿病患者占全部糖尿病患者人数的5%,并以每年10% 的幅度快速上升同时,北京市卫生局组织的“北京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15岁以上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达到了7.7%,因此重视儿童糖尿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已经刻不容缓。

1 儿童糖尿病的一般临床表现

1.1 儿童Ⅰ型糖尿病起病较急,多数是由于遗传、感染、应激或饮食不当等导致。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其中部分诱发酮症酸中毒,典型症状是呼吸深长、有特殊烂苹果味,心律不齐,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死亡。由于患儿免疫功能下降,加大了各种感染发生的可能,尤其是等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发热、咳嗽或经久不愈,部分患儿表现为泌尿系、皮肤感染。其他如产生发育滞后、身材矮小、智能发育迟缓、肝脾肿大等影响,称为糖尿病侏儒。晚期甚至出现白内障、视力障碍、视网膜病变、失明,糖尿病肾病,最后致肾功能衰竭[2]。

1.2 儿童Ⅱ型糖尿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较轻,临床症状常常轻微或却如,“三多”症状多不典型。疾病有时呈隐匿性渐进,常以心血管疾病、终末肾病、视力减退及肢体坏死等并发症为主要症状就诊。患儿常有糖尿病家族史,体重一般较同龄人明显肥胖,实际上几乎所有已发表的研究资料都显示2型糖尿病儿童患者平均体重指数(BMI)大于同年龄儿童的第95百分位数参考值。临床医生建议:满足黑棘皮症(AN)阳性,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0,胰岛素>15 kU/L三者之一,伴有肥胖或糖尿病家族史的儿童应定期到医院检查[3]。

2 儿童糖尿病的治疗

2.1 胰岛素治疗 儿童糖尿病需要终生胰岛素治疗。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情制定相应的胰岛素运用方案,指导家长选择胰岛素的制剂、用量、用法。患儿所需要胰岛素的量应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标准为宜(理想的控制标准:空腹血糖<6 mmoFL,餐后2 h血糖<8 mmoFL,24 h尿糖定量<5 g/d)。并提醒家长用胰岛素可能引起并发症,如苏木杰(Somogyi)现象(低高血糖现象)、黎明现象等,有助于并发症的预防、发现和处理。

2.2 饮食控制 糖尿病患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不应严格限制热量摄人,应满足其需要,尽量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应结合患儿的个体情况计算每天供给量。每天的总热量(kca1)=1000+100 X(年龄一1)[4]。通常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的55%~65%,脂肪占总热能的20%~30%,蛋白质占总热能的20%并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元素膳食纤维。并且严格限制蜂蜜、蔗糖、麦芽糖、果糖等纯糖制品[5]。

2.3 运动疗法 有规律的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有益的代谢影响,总体包括:血糖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血脂特征改善、肥胖者体重降低(尤其是与饮食结合)、体脂百分比降低、肝葡萄糖合成减少、血压降低。除此之外运动不还可以增加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耐受[6]。因此专家鼓励患儿最好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参加1 h以上的活动,并告之运动前后可适量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2.4 预防感染 由于糖尿病患儿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极易并发各种感染。如感冒、口腔炎、皮肤感染、溃疡、足端坏疽等,因此平时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和皮肤清洁。必要时使用合适的抗生素。

2.5 血糖监测 严格的血糖监测有助于了解糖尿病患儿的病情发展,以便合理调整胰岛素剂量。判断治疗效果,较早发现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产生。血糖控制标准见表1。

2.6 心理教育 糖尿病易使其成员产生压力,特别会明显影响儿童身体发育及思想认知。患儿容易憎恶自己有糖尿病,尽管治疗手段在进步,但其生活质量并没有提高,孩子自尊心受损、食欲减退、抑郁甚至有自杀倾向。个体不同,对儿童的教育要求也不同,因此要求医生和家庭成员必须努力合作,增加对对患儿的关怀,让儿童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7]。

表1 血糖控制监测标准(mmol/L)[8]

总之,糖尿病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急速上升,普及糖尿病知识、加强肥胖儿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大力开展卫生宣教工作,包括糖尿病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及科学营养知识的普及,对青少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筛查糖尿病。尽力做到早期发现,正确分型,及时治疗,定期随访监测血糖。

[1]薛辛东.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74-479.

[2]蒋旭远.儿童1型糖尿病.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7,14(8):14-15.

[3]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11,22(6):408-409.

[4]葛可佑.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9.

[5]夏美莲,苑连美,宋雁.儿童糖尿病饮食指导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3:59-60.

[6]吴昊,黎健冰,冯美云.糖尿病与运动研究进展.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202-205

[7]沈晓霞.儿童糖尿病治疗中的挑战.drug evaluatian,2008,1(5):21-22

[8]蒋旭远.儿童1型糖尿病.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7,14(8):14-15.

猜你喜欢
胰岛素血糖患儿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