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的符号学解读

2010-09-14 01:21鸿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能指所指符号学

曹 进 王 鸿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中国结的符号学解读

曹 进 王 鸿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中国结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体现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民间传达祝愿的吉祥符号。本文从符号学视角入手,分析中国结符号系统的能指和所指,试从符号的解码角度,阐释其作为我国传统民俗符号代表之一,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和意义。

中国结符号;能指;所指;跨文化传播

中国结是我国传统文化真、善、美和谐的统一体,是民间传达吉祥祝愿的符号。独特的造型,丰富的文化所指,使中国结符号系统蕴涵着强烈的人文色彩。中国结符号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化身,在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符号是传播的元素,是能够释出‘意义’的”。[1]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出发,分析中国结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内涵和外延,并试从符号的解码角度,阐释中国结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代表,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功能和意义。

一、中国结符号的能指和所指

符号学家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类活动的传播则体现为符号的交流,但是符号又总是和一定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符号是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构成,其关系具有任意性。[2]因此,符号具有内涵意义与外延意义。内涵是对所指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外延则是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符号从属于一定的符号系统中,一方面符号是人们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符号又是需要被理解的。在讨论中国结符号系统的内涵和外延之前,必须清晰地把握中国“结”符号系统的能指形式及所指意义。

传说中国结是由一个和尚在闲暇之余用一根绳编出一个整结,然后串上名贵的佛饰品,再安上编出“王”字的穗,表示对至高无上权利的服从之意,这是中国结最初的能指和所指。后来,逐渐流入社会,中国结的所指从拥有者“至高无上”身份的象征演变为中国人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一心一意”。中国结符号的所指在不同的时空,发生着变化。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中办会徽是形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结”,体现了中国人民心心相连、团结一致的精神,及世界人民的团结协作。由此可见,中国结符号的能指从最初的实物形象向抽象的艺术形象(所指)以多样化的形式转变着,并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符号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所指。

二、中国结符号系统的内涵和外延

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并没有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人所主观赋予的,而且因文化而异。[3]在跨文化传播中,符号的不同组合与交叉运用,可形成不同的符号体系,传递符号与内涵,表达与外延之间的不同关系。中国结符号系统,从内涵到外延,都体现了“普世观念”。

(一)中国结符号中含有丰富的民俗符号

民俗符号是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用某一民俗事物作代表,体现其所能代表的对象,并由对应背景中的受众做出公认的解释,指明其含义亦或是概念的一种特殊符号。[4]民俗符号的显著特点是通俗易懂,反映本国文化。中国结符号系统的设计,源于两个主要的民俗符号。

首先,是“万”字符号。“万”字符号是7000年前两河流域苏莫尔人文化中的一个与太阳崇拜相关的圜天旋转生命符号。[5]这个符号进入中国中原以后与中原文化融合,成为中国本原哲学体系的表征符号。它的内涵随之也发生了变化:由苏莫尔人的“圜天旋转生命”的文化内涵转化为中国人的“阴阳祥和,生生不息”的哲学文化内涵。在中国结符号系统中,“万字结”是一个传承了千年的古老中国结,它以特有的民间艺术能指形式再现了万字符号。

其次,是“盘长”符号。7000年前亚细亚河流域美索布达米亚萨马拉陶瓷盘底中心的苏莫尔人象征生生不息的哲学符号,在传入中国后,逐渐演化为我们今天的“盘长”符号(在蛇图腾的黄帝氏族发源地陕北,这个符号被称为“蛇盘九蛋”)。[5]盘长符号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存史中,被赋予阴阳祥和与生命繁衍的意义,生命永生的内涵流传至今。中国结中广为人知的“盘长结”是“盘长”符号立体的再现,也是中国结艺中最有代表性的“结”之一。它象征着“阴阳相合,生生不息”的吉祥所指。

(二)中国结符号系统拥有丰富内涵

图1

“鱼结”(图1)是鱼的化身,在中国传统民俗中,已经由一种普通实物演变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鱼”蕴涵着“喜庆丰收”、“年年有余”、“兴旺富足”的丰富所指意义,成为传递人们美好情感的一个指示符号。

图2

藻井结(图2)是中国结的基本结之一。“藻井结”的结形,因其中央的井字,周边对称的斜纹而得名,是一种典型的实物符号。中国宫殿式建筑,涂画文彩的天花板,谓之“藻井”,又称“绮井”,是一种装饰用的图案,在敦煌壁画中就有许多藻井图案,井然有序,光彩夺目,因此这一符号具有地域代表性。另外,由于其能指源于自然界,那么符号的所指意义也可以由此延伸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象征。

图3

蝴蝶结(图3),以宝结为主体,再以两边耳翼上各编一个双钱结当蝴蝶的翅膀而成。宝结,状似古钱元宝,寓意富贵;南方方言中“蝴”与“福”同音。蝴蝶结的所指为蝴蝶配上铜钱,即称“福在眼前富贵吉祥”,若编上五双蝴蝶可寓意五福临门。

图4

如意结(图4),利用传说中的“灵芝”作为民俗表现体。如意,状似灵芝,传说灵芝为长生不老仙药,乃吉祥瑞草。在佛门中,僧侣在说法时,将要点抄录其上,备忘所常用者,称为如意,现今是菩萨像所持佛具之一。古时百官上奏时,备忘所用之笏也似如意形,同时作指挥及护身用。如意结即取此吉祥如意、平安如意、四季如意的寓意。中国结符号系统以红色为主,红色是火的颜色。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火是“兴旺”、“发达”的隐喻,在民俗文化中更是一种表达热情与激情的吉祥符号。总之,中国结符号系统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表现形式,都隐含着文化价值体系中特殊的所指意义,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三)汉字谐音符号是其外延意义的有益补充

汉字符号的字形是能指,字音和字义为所指。[6]汉字的音和义之间有联系,所以汉字字“音”的相近或相同能产生字“义”所指的相同,组成“同音字”、“谐音字”,因此,我国民俗文化中常以“因音借义”的方式,委婉地传达物与物之间的表征关系,扩大字的所指范围,来表达所指蕴涵的意义。中国结符号的能指中,融入了汉字的“谐音”。例如,“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所指:福、禄、寿、喜、财、安、康等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结”的名称多利用自然形态谐音而来,这种特点与中国民俗吉祥图案的“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特定格式相一致。“鱼”与“余”谐音,象征富贵有余、年年有余;以“蝙蝠”的“蝠”与“福”谐音象征吉祥幸福;用“壁鞋”谐“辟邪”达到驱邪避灾、镇凶纳吉的意图;磬结中的“磬”谐“庆”寓意“吉祥喜庆”,结的“摆穗”亦可用来谐“百岁”,表长寿安康。这种谐音表意的方式是中国结吉祥符号的最重要的特征,它的隐喻所指符合中华民族情感表达的特点,它利用汉文字中一音多字的特色把深刻的寓意以最浅显、最易懂的语言口口相传、深入人心。

三、中国结符号系统中的规约符号

符号学视角下,艺术作品的编码必须考虑不同文化背景欣赏者的欣赏环境与文化差异,在展现艺术作品“所指”的基础上,找寻最具通识性的符号,以使编码简明易懂,降低受众的理解难度。这种“最具通识性的符号”是以符号的规约性为基础的。符号的规约性,是指与所传递的信息无任何联系的,仅靠约定俗成的符号。[7]规约符号具有易读性、约定性和跨越性。中国结符号系统本身的设计就含有“最具通识性的标志”,可有效减少不同文化环境背景中的受众在理解过程中的认识差异。中国结符号系统的设计中采用的规约符号有两种——数字符号和色彩符号。

数字规约符号体现为“1”的运用。中国结是用一根线绳通过绾、结、穿、编、绕、缠、抽、修等多种工艺技巧按照一定程式循环有序连绵不断地编制而成的。一根线绳在缠绕穿梭中有序运作,并且不同的运行线路配上不同饰件可变化出不同的形状,装饰于不同部位,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所指。因此,每个结饰都蕴涵着事事顺心、一路顺通、时代绵长、福禄承袭、财富源源不断的吉祥所指。

色彩规约符号的使用表现为对传统“五色”的单独使用或搭配。传统的中国结符号色彩以青、赤、黄、白、黑为主,其中红色为主色。“五色”即中国民间艺术的“五行观”色彩体系,所指为“吉利祥瑞”,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都是以五色为基本色调。红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明显积极意义的色彩,是喜庆的象征,因此,中国结符号具有民族性。

四、中国结符号系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功能

成功的跨文化交流是文化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产物,即符号在传播源文化的同时,寻求不同文化共有的价值观念。[8]中国结符号系统是民俗符号、汉字符号及规约符号的组合体,能指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所指在解码方面也传递了不同文化的受众所拥有的共同价值观,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容易被各国受众接受。

(一)阐释和表达源文化

符号的能指首先在于展示和传播源文化,世界上每种文化在发展和传播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符号能指依赖独立的符号和符号系统存在,所指则以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约束或聚合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中国结符号系统的外延具有隐喻性和象征性,表现了汉文化在情感表达的委婉含蓄。

(二)使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认识达到统一

在跨文化交流中,一种文化的受众对其他文化或文化下的人和事物容易产生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偏见,即所谓的“刻板印象”。[9]“刻板印象”对跨文化传播产生负面影响,对不同文化的交流产生阻碍作用。但是中国结符号的设计,通过视觉符号的有效组合及色彩搭配,向世界各国传达了一个生动的信息:即中国人崇尚国家间的和睦相处,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中国结符号在跨文化交流中使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受众在认识上达成了一致,消除了民族隔阂。

总之,中国结符号系统的所指传递了人们的共同心愿——繁荣、和平、友好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所以,其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程翠英.论跨文化交际深层障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5]靳之林.绵绵瓜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陈宗明.符号世界[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7]梁梅.信息时代的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8]曾朝晖.品牌制胜[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9]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郑宗荣)

Abstract:Chinese-knot Art,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mbodies the harmony of the good, the true and the beautiful and is the symbol of Good-luck. The paper tries to analyze symbolic connotation and guide significance of Chinese-knot from the point of semeiology, and in terms of encoding and decoding to explain uniqu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hinese-knot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Chinese-knot; signifier; signified; tradition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Semiotic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knot

CAO Jin WANG H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Gansu)

J528

A

1009-8135(2010)05-0136-04

2010-05-15

曹 进(1964-),男,陕西清涧人,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王 鸿(1981-),女,甘肃平凉人,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符号学本土化跨学科研究”(项目编号:07JA720019)-136-

猜你喜欢
能指所指符号学
遗忘者
论《群音类选》的编选类分及其官腔类所指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基于符号学的文化衍生产品设计
语言与文字: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之四
火柴迷宫
符号学理论初探
符号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