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社区图书馆(室)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

2010-09-14 03:01张秀敏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1期
关键词:市图书馆总馆图书室

张秀敏

(洛阳市图书馆,河南 洛阳 471000)

“社区图书馆”是现代社会顺应居民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需求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献信息机构,是公共图书馆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和必要补充,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众文化基本权益的重要环节。为了了解洛阳市社区图书馆(室)的现状,推动洛阳公共图书馆事业网络化进程,洛阳市图书馆业务辅导部于2008年10月对洛阳市部分社区图书馆(室)进行了调查(见表一),发放《洛阳市各类型图书馆(室)基本情况调查表》50份,收回45份,其中未详细填写10份。实际调查有效表35份。

表一:洛阳市部分社区图书馆(室)调查表

1 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1.1 经费来源

在洛阳市35家社区图书室中,20家社区图书室无经费来源;10家是办事处自筹经费;2家是市图书馆外借服务点,由社区物业公司提供有限的经费购书;1家是财政拨款;1家是工会赞助;1家为个体书店,社区居民在此租书消遣,购书费为小额贷款。

1.2 基础设施

被调查的35家社区图书室均无独立馆舍。图书室仅为一间房子,属社区办公用房,借阅面积平均不足50m2,最小的一家仅为8m2。

35家社区图书室中,共有8套电脑及文印设备,均系本社区办公用设备,并不属于图书室所有,但可以共用。

1.3 藏书品种及书刊总量

35家社区图书室中,藏书(含刊物)品种及总量在50种1000册以上的有12家,占被调查图书室总数的34%;藏书(含刊物)品种及总量不足50种、不到1000册的占23家,占被调查图书室总数的66%。

1.4 开放时间

35家社区图书室中,每天固定时间开放的有6家,每周开放数小时的有18家,其余皆不开放。

2 洛阳市社区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掌握了洛阳市社区图书馆(室)的真实情况,深感社区图书馆建设的严峻现实。

2.1 经费短缺

洛阳市社区图书馆(室)是2000年洛阳市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时开始创办的,是洛阳城市社区建设的组成部分。近几来年,由于没有经费来源,缺少科学规划,这些社区图书馆(室)形同虚设。尽管不少社区都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和优美的住宅环境,但社区图书馆在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困难。由于社区图书室的藏书多为居民捐赠(一小部分为创建时办事处拨少量资金一次性购买),不仅品种、数量少,而且比较陈旧,有相当一部分为低层次的庸俗文学作品。这严重影响了社区图书馆(室)文化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

2.2 服务水平低

洛阳市社区图书馆(室)整体来看服务水平低,社会效益差,具体表现为:服务层次低,不少社区图书室只是起到租书店的作用;工作人员大多为社区工作人员兼职,缺乏专业培训,业务极不规范;有些图书室无固定开放时间,有的图书室甚至只在初建时开放过一段时间,应付完上级检查后,就再未对居民开放。

2.3 发展不平衡

与社区的建设情况基本一致,洛阳市社区图书馆发展不平衡。如,在市府院社区,由于居民多属市直机关离、退休干部,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故该社区配套服务设备也就比较健全,图书馆有专职1人负责每天对外开放,接待读者,图书室也有一定的藏书量。又如:014中心(工会)社区图书室,由于该社区为军工单位职工聚居区,单位经济实力雄厚,也比较重视职工业余时间的精神文化需求,每年皆拨给一定数额的购书经费,因此,图书室具有一定规模,加上市图书馆又给予一定数量的图书支持,把它作为馆外服务点来扶持,因而能够开展正常的借阅工作。而一般的居民小区,由于缺乏资金,年新书入藏量为零,图书室只有初建时居民捐赠的有限数量的书刊,故所谓的社区图书室只是一个空架子。许多社区图书室连正常的开放都难以做到,更谈不上发展。

3 关于洛阳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对策思考

3.1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大资金投入

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与正常运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各级政府和领导的科学决策,将社区图书馆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体系中。市政府要充分意识到巩固和发展社区图书馆的重要性,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证运转资金。除了市财政,区、街道两级财政也应拨出一笔固定经费,作为社区图书馆的书报刊订购费,每年持续增加书刊文献藏量,使社区图书馆规模逐步壮大。社区图书馆也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市民广泛参与,使社区图书馆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为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促使政府加大对公共图书馆包括社区图书馆的经费投入,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彰显社区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重要性。同时,要营造舆论氛围,通过新闻媒体宣传,赢得社会的支持和赞助。

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人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加强社区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是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关键。洛阳市图书馆应针对社区图书馆管理人员现状,举办短期基础业务培训班,使社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有关图书馆工作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开阔其视野,提高其工作能力,胜任本职工作。在胜任工作的基础上,市图书馆还要加强对社区图书馆的业务辅导,对管理规范、服务效益好的先进图书馆、优秀图书管理员进行表彰,并制定一个比较长远的管理人员培训计划,为社区图书馆培训一批业务骨干,储备一支适应社区建设工作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

3.3 洛阳市图书馆应成为社区图书馆的坚强后盾

洛阳市图书馆每年都有固定的购书经费,馆藏丰富。如果从市图书馆抽调一些复本或适合社区居民阅读的书刊充实到社区图书馆,并且定期轮换书刊,就可以基本满足社区居民的一般阅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社区图书馆的文化教育职能。

3.4 发动全民参与,争取社会各界支持

可广泛宣传社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动员个人捐助。一些私人企业、个体老板,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等如果愿意为社区图书馆的发展做贡献,社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他们联系,接受他们的捐赠,并以他们的姓名命名社区图书馆,使捐建人感受到强烈的荣誉感。同时也可以发动社区的居民捐书、捐刊、捐物,以增加社区图书馆的藏书量。另外,还可动员房屋开发商或其他企业、厂矿参与社区图书馆建设。如:可与北方易初公司(洛阳大阳摩托车厂)、中泰房屋开发公司、洛阳王府井大型商业百货公司等进行联办,即企业出资,社区出场地、人员,合作办馆,既扩大了企业、厂矿的知名度,也解决了社区图书馆的经费问题。

3.5 把社区图书馆办成公共图书馆分馆,实现资源共享

社区图书馆要积极与当地公共图书馆合作,利用市图书馆的馆藏、管理和人才优势对社区图书馆进行有层次、分阶段的建设和系统化的科学管理,拓宽和延伸公共图书馆服务领域和范围,加大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辐射面,促进社会公众对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图书馆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待时机成熟时,可借鉴国内一些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的成功经验,以洛阳市图书馆为总馆,有选择性地将一些社区图书馆建成分馆,实施总分馆制的办馆模式。市图书馆作为总馆统一规划,科学合理地制定社区图书馆发展计划和实施进程,合理布局,以总馆的发展带动各个社区图书馆发展,整体推进。积极争取市政府的支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还可以借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联合图书馆的经验,结合洛阳市实际情况,尝试体制创新,克服“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弊端,实现社区图书馆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馆舍可以是政府的,也可以是企业的,甚至可以是个人的。但管理权统一归属总馆——市图书馆,各分馆的运作经费统一由政府直接下拨给总馆,由总馆统筹调配。总馆统一管理全市社区图书馆的经费、人员、业务;统一采购、集中分编,总馆与分馆联网,实现总分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为市民提供公平、便利的阅读环境,使市民不论身居何处,都能享受到全市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从而实现完全意义上的通借通还服务。

[1] 周献红.社区图书馆建设论略[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12).

[2] 刘燕.宁波乡村社区图书馆网络的健全及特色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9,(4).

猜你喜欢
市图书馆总馆图书室
Librio行桥-行桥市图书馆综合设施
牛仔选民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图书馆总馆/分馆制的实践研究
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略谈西藏山南市图书馆发展的几点思考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初探
图书角和图书室的设计欣赏
图书室里故事多:桦南县福庆社区家庭图书室创办者刘德生关爱青少年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