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2010-09-15 09:53沈国栋广东省佛山中医院骨七科528000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级研究生510405朱永展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七科52800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17期
关键词:锁钉髂骨植骨

沈国栋 广东省佛山中医院骨七科(528000)王 新 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级研究生(510405)朱永展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七科(528000)

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沈国栋 广东省佛山中医院骨七科(528000)
王 新 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级研究生(510405)
朱永展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七科(528000)

目的 总结带锁髓内钉加自体骨移植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经验,探讨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病因,评价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本院从2007年1月~2009年1月手术治疗的肱骨骨不连患者共36例,所有患者均为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后,改用带锁髓内钉加自体骨移植治疗36例,对其骨折愈合率、手术并发症、临床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共36例患者,得到随访36例,随访时间9~15个月,平均11.6个月。随访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得到随访的36例患者中,无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医源性因素是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主要原因,骨折类型以及术后感染也是骨折后骨不连的重要原因。带锁髓内钉加自体骨移植是治疗肱骨骨折骨不连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肱骨骨不连;带锁髓内钉;植骨

肱骨骨不连临床多见,是肱骨骨折的常见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1%~12%不等。肱骨骨不连病因复杂,常为多个因素共存,其中医源性因素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主要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骨不连36例,对肱骨骨不连发生的原因及带锁髓内钉治疗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27~63岁,平均47.95岁。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就诊时间:伤后9~24个月,平均14.3个月。骨折部位:左侧16例,右侧22例;肱骨上1/3骨折4例,中1/3骨折20例,下1/3骨折14例。合并桡神经损伤者6例,腋神经损伤者1例。伤后处理方法:钢板+螺钉固定22例,髓内钉固定9例(交锁钉7例,膨胀钉2例),克氏针或螺钉固定者5例;其中一例为肱骨中、下段骨折,中段采用髓内钉、下段克氏针固定。内固定中采用钢丝捆扎固定者8例。所有病例均为首次骨不连接。内固定失效:钢板断裂8例,螺钉松动8例,钢板选择不当2例,克氏针、螺钉固定失效5例,髓内钉断裂2例,髓内钉明显太细2例,膨胀钉松动2例,骨折端复位不良2例。骨不连类型:增生性骨不连4例,萎缩性骨不连30例,感染性骨不连2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交锁髓内钉固定+取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其中两例感染者,先行内固定物拆除,待感染完全控制后再行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植骨手术治疗,术中使用器械均为AO肱骨带锁髓内钉。手术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仰卧位,先于同侧或对侧取足够大髂骨块作植骨用;再沿原入路,探查、游离、保护桡神经,取出原内固定物,彻底清除骨折端硬化骨质及外生骨痂及瘢痕组织,暴露原肱骨骨质,分别将远、近折端扩髓,保留扩髓时骨髓泥留待植骨用,骨折复位,于肩峰外侧切口长约1.5cm,纵行分开三角肌,暴露肱骨近端骨质,于大结节顶点偏内侧,肱二头肌腱沟后方5mm进针,开口后插入导针入骨髓腔,助手维持复位,旋入交锁髓内钉的主钉,其尾端部分基本与肱骨大结节平行,直视下见骨折对位可,锁入远端锁钉(注意避免损伤桡神经),骨折端轴向加压,再锁入近端锁钉、尾帽,将髂骨植骨块凿成两瓣,分别置于肱骨折端外、内侧作双侧上盖植骨,将凿下髂骨松质骨及扩髓时的骨髓泥植填于断端周围(避免卡压桡神经),垂直内、外侧植骨块钻入2.0mm克氏针两枚或丝线捆扎固定。冲洗、逐层缝合切口,术中留置负压引流,两天后拆除。

1.3 术后处理 上肢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常规抗炎预防感染,尽早进行肩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指导功能锻炼和力量训练,待骨折临床愈合后患肢可持重。

2 结果

3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15个月,平均11.6个月,所有病例均在随访期内获得临床愈合,其中最短4个月,最长14个月,平均10.4个月。出现肩痛、肩关节外展轻度受限症状3例,7例术前合神经损伤者,桡神经均为肱骨中段骨折,腋神经为肱骨上段骨折,术中探查见均为神经粘连,术中予以松解,术后4例明显好转,3例无明显好转,其中腋神经损伤者,肩关节活动同术前未见明显好转。

典型病例1:曹某,男,45岁,跌倒致右肱骨中段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13月,右上臂用力时仍有疼痛,行X线检查示:髓内钉远端断裂,骨折端吸收(图1a),行原内固定物取出,取自体髂骨植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图1b);术后5个月X线片示骨折愈合(图1c)。

典型病例2:许某,男,43岁,左肱骨中段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9月余,X线片示:钢板断裂,骨折端吸收硬化(图2a),行原内固定物取出,取自体髂骨植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图2b);术后12个月X线片示骨折愈合(图2c)。

图1 a肱骨中段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13月余远端锁定孔处断裂b自体髂骨植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 c术后5月余骨折愈合

图2 a肱骨中段骨折钢板固定术后9月余断裂b自体髂骨植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 c术后12月余骨折愈合

3 讨论

3.1 肱骨骨折骨不连的原因 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总体来讲不外乎患者自身因素、创伤本身影响、感染因素及医源性因素。通过本组病例的观察,医源性因素是导致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主要因素。其一:内固定物选择不当。本组有5例单纯选用钢丝、克氏针或螺钉做内固定,骨折端没有足够的静力加压,无法维持相对稳定;10例选用钢板的长度和强度不够导致钢板断裂;8例因螺钉太短没有穿透对侧骨皮质2~3mm或螺钉的方向杂乱无章不符合生物力学原则;2例髓内钉长度不够,远端距离骨折端太近导致髓内钉远端锁定孔处断裂;4例髓内钉明显太细,难以维持骨折端稳定,其中膨胀钉2例。所有病例中,折端钢丝困扎者有8例。选择不合适的内固定物必然导致骨折端的不稳定,局部产生异常应力。如果骨折端遭受到如剪切、扭转、成角等应力干扰时,骨膜、骨髓腔等新生血管在骨折两端的再生及吻合将受影响,并影响骨再生细胞的来源和演变,从而影响骨折修复,甚至导致骨不连[1]。其二:手术操作因素。术中对骨折周围软组织、骨膜过度剥离,造成骨折端血供受到影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术中复位粗暴、去除过多骨碎块、骨折端清理不充分、骨折对位不佳等,均可能造成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本组6例合并桡神经损伤,1例合并腋神经损伤,2例术后骨折端仍有>2mm间隙。其三:术后功能锻炼不当。术后未给予病人合适指导,导致过早去除外固定,早期过度的功能锻炼或者提重物,致使固定物松动、断裂,骨折移位。其四:感染也是导致骨不连的重要因素,感染将会恶化骨折愈合所需要的稳定内环境,阻抗骨折血肿的形成,使机化减少,且阻断滋养动脉对骨折端的血液供应,使骨痂的形成和转化过程受到影响,形成萎缩性骨不连。另外使用一些对骨折愈合不利的药物(如激素、抗凝和抗炎类药物)也可能造成骨不连的发生。

3.2 肱骨骨不连的预防 对肱骨骨不连的预防应尽早开始。术前根据患者骨折情况,有计划的选择合适内固定方式,无论采用何种固定方式,其目的均要求在维持骨折端良好接触时稳定骨折,消除不利于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应力干扰,使骨折端保持稳定的再生环境。如单纯螺丝钉或钢丝固定很难达到稳定固定的要求,钢板长度应达到骨折端骨干直径的4~6倍,骨折端不应少于3枚有效固定螺钉,髓内钉长度及直径应与髓腔相匹配等。术中应避免过度剥离骨折端周围骨膜及软组织,中段骨折者先游离桡神经加以保护,复位时手法轻柔,切忌粗暴,粉碎性骨折避免去除过多骨块,尽量将所有骨折块予以复位。对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在保护软组织的前提下,尽量清除失活组织及异物,彻底冲洗伤口,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切口内置负压引流管,避免血肿形成诱发感染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连接。术后应尽量避免长期应用对骨折愈合不利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

3.3 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不连 本组病例均使用带锁髓内钉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带锁髓内钉的固定轴线位于长骨中心轴,属髓内中心固定,锁钉近端与远端均有锁钉,可保持骨折原有的解剖轴线,固定力臂短,固定牢靠。带锁髓内钉生物力学[2]在钉体与骨组织间提供比较均匀的弹性应力分布,可满足维持纵向应力、抗侧屈应力和抗旋转应力三方面作用,增加肱骨骨折端的稳定性,有效防止骨折的横向、旋转移位。静力固定除了提供坚强的内固定,还可保持肱骨断端间的纵向微动,具有三维固定及微动作用[3]。采用带锁髓内钉,手术切口小,可避免钢板内固定时广泛的软组织剥离,术后可适当负重,另外亦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导致的桡神经并发症[3]。采用自体髂骨植骨,取材方便,无免疫排斥反应,大大缩短了骨折愈合替代爬行及成骨时间,并有利于骨折端愈合晚期的塑形,具有异体骨植骨不可比拟的效果。另外本组病例术后出现肩部疼痛3例,考虑与髓内钉插入及近端锁钉造成肩袖、三角肌下囊和三角肌损伤有关,建议进钉点定位应准确,钉尾应尽量不突出软骨面,对切开肩袖应缝合修补,术后早期活动关节,防止粘连和僵硬。另出现术后桡神经麻痹症状2例,考虑植骨块卡压桡神经有关,调整植骨块位置后症状消失,故植骨块的放置在避免卡压桡神经情况下用克氏针固定,不能因功能锻炼时植骨块滑动卡压神经,另插入近端锁钉时注意方向,避免损伤腋神经和腋动、静脉。

[1] Lin J, Chiang H, Hou SM. Open exchange locked nailing in humeral nonunions after intramedullary nailing[J].Clin Orthop 2003 411 260.

[2] Lin J, Hou SM. Rotation alignment of humerus after closed locked nailing[J]. J Trauma,2000,49(5):854-859.

[3]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4.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7.171

1672-2779(2010)-17-0242-02

2010-06-21)

猜你喜欢
锁钉髂骨植骨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远端是否锁钉疗效比较
髓芯减压术自体髂骨移植术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战创伤致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
对比加压交锁钉与静力交锁钉对下肢长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犬髂骨体骨折内固定51例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
髂骨移植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三种锁钉方式对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