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及保障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2010-09-23 06:06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职业

高 丽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0037)

校企合作模式及保障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高 丽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0037)

文章论述了目前国内职业院校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指出目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在利益驱动、成效展示、组织制度、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保障,并提出三种推进校企合作的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

职业教育;合作模式;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持续高效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职业教育现在也是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各职业院校正在积极实践和探索与企业合作之路。

一、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普遍形式主要有“定单教育”、职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共建实训室和校办工厂、共建经济实体、职业教育集团化等模式。

在部分国内的高职院校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校企合作的模式,成功的例子有如下一些:

1.融入式产学合作模式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是隶属于铁道部的全国最早开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之一。学院办学全过程是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的融入式产学合作模式。(1)企业主动参与专业设置论证、教学计划开发等教育教学管理,共同把握办学方向。通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近三年来,先后合并、改造和新建专业12个,使专业设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

(2)企业参与教学质量监控。长期以来,郑州铁路局坚持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定期进行教学工作检查,从教学各环节的执行情况到日常教学管理,从教学秩序到学生管理,企业均积极参与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使长期订单培养人才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2.“工学交替制”培养模式和“股份制合作”培训模式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自 2002年开始,对 2001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实施这一新的培养模式,为使学生有更多时间熟悉和掌握不同岗位的技能和工作流程,该院与联合办学单位山东银座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所属购物广场、超市,山东鲁能集团贵和购物中心,山东三联家电商城、齐鲁金店等单位签订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协议,并共同制定了培养方案。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分段式教学,第一学年在校内学习文化、基础理论课模块的课程,第二、三学年学习专业模块课程时,实行工学交替制。如 2001级学生从大二开始实行工学交替,大二、大三两年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工作一天、上课一天,每周工作 20—24小时,上课 20课时。各合作企业为该专业学生留出一部分工学交替的工作岗位,并随着学生学习进度轮换岗位,如市场营销专业大二第一学期为收银员岗位,第二学期为促销员岗位,大三第一学期为柜组长、主管助理岗位,第三学期为部主任、楼层经理助理岗位;在管理上采取岗位角色管理,上课日学校按学员管理,学校考核学习成绩,工作日由企业按员工管理,按月根据考核业绩发工资。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还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训模式,与济南时代计算机公司以股份制的形式共同创建了网络培训学院。该院以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技能培训为主,同时开展科研和项目开发,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有机结合,不仅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师资水平,而且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也有相似之处。

3.“双证书”人才培养合作模式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要求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能通过民航岗位技术考核,获取相关专业的“岗位资格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如飞机维修人员就需要专门的维修执照才能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

此外,湖北经济学院管理技术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进一步推进拓宽校企合作领域、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更高层次、更加深入的校企合作,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由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制导和协调校企双方的合作。

二、国内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也有一些成功案例,但国内的校企合作普遍深度不够,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合作稳定性差,而且多数学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不能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接轨,与用人单位缺乏了解与沟通,致使办学质量和培养目标不能适应劳动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在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方面,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较弱,合作难以达到高水平。当然学生的总体职业素质不高,企业对学生的表现不放心、不满意,甚至有反感情绪,这些都会造成企业不愿合作。

三、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

针对以上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这样一些方面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如图所示:

1.保证校企双方利益: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合作。

2.加强沟通,加深友情:友谊桥梁 (纽带)要注意建立校企之间的友谊,要把个人之间的友谊扩大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友谊。

3.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制度:健全机构与人员 (组织),设立合作教育的专门机构,选配精干、高素质的专职工作人员。制定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校企双方合作起约束作用,使合作有法可依。

4.加强考核与激励:对合作教育实施过程、实施成效、人才培养质量 (包括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进行考核、评价,并根据考核情况付给一定的报酬。

5.成效展示:学校应把实施合作教育的成效总结成文字、拍成图片、制成光盘、列成图表集中展示给师生,展示给企业,从而增强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的信心。

6.资金保障: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校企合作中的经费使用。

除此以外,就是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比如政府制定鼓励校企合作的政策、对学校开展技能培训提供经费支持和在校企合作中起协调作用等等。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四、寻求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

1.学校、企业、协调机构三方联合办学的模式

协调机构作为学校和企业之间更好合作的一个保障机构,它成立的同时需要有组织、制度、经费的保障。通过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教育、企业和科技等部门联合组成的技术中心、专业指导委员会等这样一些机构负责学校和企业间的沟通协调和相关事务的统筹安排,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和学校企业间科技服务,促使企业参与指导学科专业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等工作,制订专业规范和教学质量标准。

2.学校 -企业实体合作的模式

将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双方合作办实体,企业和学校双方资源共享,在资源方面相互支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规定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用法律形式确保合作关系的稳定。

(1)共同建设校办工厂

在校外或利用学校场地引进企业,与企业共同建设实体工厂,共同生产经营,这不仅可以作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工作岗位,也可以为学校和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使企业和学校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在利益的驱动下更好的进行校企合作,达到校企“双赢”。

(2)共同建设培训中心

共同建设培训中心,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都可以在培训中心获得职业资格培训和技能培训。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师资来培训员工,学校也可以让本校的老师接受企业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的培训,或聘请一些行业专家和一些知名人士来校讲学,通过培训使企业员工和学校教师的素质和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3.学校教师—企业员工互聘模式

一方面不断提高校内“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采用校本培训、校外进修、国内外研修结合等方式,开展多形式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并鼓励学校教师或管理人员去企业兼职,规定教师有一定的岗位工作经历或由高校分配来的新教师必须到工作岗位锻炼。另一方面聘请企业有关专家和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傅为学校作为学校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老师并发给相应的聘任证书,他们可以担任专业课的教学,更可以担任校内实训基地或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技能指导。制定和完善政策,吸引在岗专业人员到院校担任专职和兼职教师。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向企业有关兼职人员、特聘教授、实习指导老师支付一定的报酬,使得他们劳有所得。校企双方兼职人员在对方单位均应有明确的工作职责,承担一定的专业建设和应用项目研发任务。

设立“双师素质”教师津贴,提高其收入水平,鼓励其他专业教师努力成为“双师素质”教师。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建立协调、多元的人才奖励体系,对教师业绩进行评价,建立考核制度,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环节进行督察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制定激励政策和措施,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承担科研项目,参与技术革新与改造,参加教学改革与教材编写。学校和企业兼职人员身份、工资关系等政治、福利待遇在原单位保持不变,双方单位在对聘用的兼职人员给予一定的津贴的同时,也应将人员聘用、报酬与绩效挂钩。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法,是今后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校企合作中没有有效的保障机制就难以形成企业与职业院校长期、稳定的合作,基于这样的认识,只有构建一种使学校和企业能长期合作下去的保障机制,也是使企业和学校长期合作下去的长效机制,才能更好的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更好的合作。

[1] 谭界忠.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机制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27).

[2] 杜世禄,黄宏伟 .高职校企合作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功能[J].教育发展研究,2006(6).

[3] 于长东,韩晓伟等.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4] 谢意明,夏富生等.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制约因素及保障机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

Probe in to Schoo l-en terpr ise Coopera tion M odel Protection

GAO L i

(Changqing Engineer Po lytechnic,Changqing 400037)

The domestic diversified vocational school-enterp rise cooperationmodel isp roposed,The currentvocationalp rob lem s in schoo lenterp rise cooperation is pointed out,Vocational schoo l-enterp rise cooperationmodel is p roposed as the aspects of the interest driven,results disp lay,organizational system s,and the incentivesm echanism three schoo l-enterp rise cooperation are p roposed to p romote effective schoo lenterp rise cooper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cooperationmodel;p rotectionm echanism

G710

A

1671-5004(2010)06-0103-02

2010-11-12

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研究》(编号:ygzyk t08-029)

高 丽 (1975-),女,安徽巢湖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和化学工艺。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校企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爱的职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