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护士规范化岗前培训方法的探讨

2010-09-25 06:20柴翠萍
护理研究 2010年33期
关键词:护士病人技能

柴翠萍

护士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面临着从护生向护士的角色转变。如何帮助他们顺利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是护理管理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针对近年来护士流动性大、新护士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对新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及方法进行改革。“自主、合作、探究”型模式是教师提供课题性问题或任务[1],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自主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使新护士尽快实现从学校到医院、从学员到护士、从理论到临床的转变,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护理院校毕业应聘到我院的新护士40人。均为女性;大专学历;年龄:20岁~25岁(21.87岁±3.3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人,两组新护士在年龄、学历、学习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两组基本课程安排 培训时间均为4周。其中理论授课112学时,技能操作120学时。理论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授课老师由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长及护理专家担任;技能操作由专人演示并现场训练,操作训练老师通过自荐、考核等方法,筛选出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护理基础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各项技术操作熟练、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中级职称人员2人或3人。上午为授课时间,下午及晚上操作训练。

1.2.2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讲解、演示、训练”模式进行培训,内容以医院环境、医院规章制度、护理相关内容(仪容仪表行为规范、基本操作技能、消毒隔离、医疗护理法律法规及护理安全等)为主,将培训目标分阶段细化实施,实践技能操作由专人示教并现场操练,使新护士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有一个从繁到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

1.2.3 观察组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型模式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方法、标准与临床应用一致。培训内容根据临床护理工作需要进行扩充,将操作训练培训场地的设施及物品摆放与病房一致。实践技能操作采用新模式,充分调动新护士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进行个体化心理疏导、移情教育及服务理念教育,然后布置课题性任务:3人或5人自主合作成一组,每组查找资料,自行设计病案,涵盖病人入院到出院的所有流程,用场景、角色模拟完成岗前培训的实践技能训练。

1.2.3.1 个体化心理疏导 用自评量表对新护士进行心理测评,根据结果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运用不同方法进行个体化心理疏导。对焦虑者采用认知干预法,帮助新护士领悟学习的目的,分析存在的问题,提高其认知能力;对紧张度高者,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对自信心不足者,安排其进行支持疗法,并通过暗示的方法增强其自信心。

1.2.3.2 职业情感训练 采用听、看、讲、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育,要求新护士跟踪1例病人从门诊挂号开始,一直到入院的全过程,系统学习心理护理及沟通技巧,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培养以病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进行移情教育,引导新护士做好职业定位。

1.2.3.3 情景模拟完成技能操作培训 新护士3人~5人自主结合,在1周内进行院内调查,独立思考,努力形成各自的调查报告。组内根据任务要求,查阅资料,编写模拟病案,设计住院场景,分别模拟病人、医生、护士、其他工作人员、家属及病人朋友等角色。对病人实施涵盖静脉输液、心电监护等常用护理操作10余项。各组员自主合作,反复训练,探究病人住院治疗中的各种问题,指导老师观摩,出现偏差及时纠正。

1.2.4 考核方法 培训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新护士进行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及职业行为规范考核,考核内容一致。并自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培训内容、方法的满意程度;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掌握程度;上岗前的心理准备的满意程度;对老师的满意程度等方面,用于新护士训练后的效果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将非常满意与满意视为培训合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培训后两组新护士的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新护士成绩及一次性通过率比较

2.2 两组新护士对不同培训方法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新护士对培训满意度比较 人

3 讨论

3.1 提高了新护士的考核成绩 长期以来,新护士的岗前培训一直延续经验式、直接面授的方式进行,其结果造成新护士的护理技能、工作方式、服务质量因老师的能力的不同而出现偏差。个人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思想态度、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也决定了新护士的成长过程的偏差,而且实习医院与毕业分配医院的教学管理过程、管理目标、质量要求存在着差异。新护士毕业后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责任的改变,相关制度的学习、掌握均对新护士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新护士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设计、合作、对话、交流融入岗前培训之中,使新护士真正成为培训主体,促进其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建构。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新护士的岗前培训考核中理论、技能及行为规范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3.2 提高了新护士考核的一次性通过率 观察组新护士的岗前培训考核通过率达100.00%,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在岗前培训中激发新护士的工作、学习、生活动机意识尤为重要[2],新颖灵活培训方法的运用和人文教育的引入使新护士对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认识,愿意学习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将新技术、新技能贯穿于培训当中,注重新护士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的同时,提升了新护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了新护士的个性和创造性。强化职业意识,明晰角色职责,为新毕业上岗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实现了岗前培训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有效地提高了培训质量,为以后的新护士岗前培训提供了宝贵经验。

3.3 提高了新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 在培训中我们开展移情教育,重视情感教育及服务理念教育,加强职业情感培训。护理情感教育是指对护士职业情感领域的教育,其任务是使护士的职业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产生积极的职业情感和品质,使她们明确专业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把自我的发展、追求与护理专业紧密联系起来[3]。通过讲授服务理念和制度、护士职业行为规范、护理美学知识、护士职业形象塑造来奠定护士的服务意识和基础;岗前培训中的角色模拟与互换,使新护士对病人在医院的困难有了亲身体验,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分析了问题的症结,积极寻找解决措施,增强了新护士为病人解决困难的意识,使新护士的职业情感得以强化,适合当前新医改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能更好地为病人提高优质护理服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 王惠芬,谭文勇,夏桂兰,等.新护士岗前培训模式的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7,7(9):36-38.

[3] 肖菊青,魏艳,张魏伦.新毕业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7):12-14.

[4] 孙碧燕.新护士的岗前培训[J].全科护理,2008,6(11B):2992.

猜你喜欢
护士病人技能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谁是病人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病人膏育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