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和完善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建议

2010-10-09 07:05易县文体教育局李晓利
财经界(学术版) 2010年23期
关键词: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

易县文体教育局 李晓利

改革和完善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建议

易县文体教育局 李晓利

我国教育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和特点,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对于改革和完善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希望能够起到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从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会计人才队伍;各单位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意义;严格财务审计监督等方面就改革和完善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改革 完善 教育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建议

一、改革和完善教育事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在国家“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整体改革形势下,我国教育事业单位也已经进入深化改革的阶段。而在财务工作方面,我国教育事业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和特点,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在依法筹集事业资金,规范财经秩序,保障国有资产完整,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维护单位合法经济权益,促进事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不可回避的是,通过近几年的检查和审计,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被发现存在不少问题。总体上讲,我国教育事业单位仍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但由于教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及运行程序上存在一些弊端,加上单位内外监督机制的不完善、责任追究机制的欠缺,使得教育事业单位在劳务费、办公费、业务招待费以及邮电费等消耗性经费支出占据相当大比重,对比之下,一些实质性支出比重反而锐减,甚至还导致教育事业单位出现预算不科学、收费不规范、财经管理制度不完善、财会人员素质跟不上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等问题。

基于此,我国教育事业单位必须强调进一步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要积极构建长效的管理职能与机制,又要切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技术方法。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对于改革和完善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希望能够起到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我国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缺陷

当前,我国多数教育事业单位内部都制定了相应的财务规章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财务制度的健全和有效贯彻,相反,当财务管理权利下放后,教育事业单位所需承担的权利和责任并未得以很好的监管,进而造成单位支出控制乏力、财务管理制度失效。以常见的业务招待费为例,不乏教育事业单位不按照计划实施,尤其是单位领导无视财务管理制度,对实际开支管理不严,最终致使单位开支严重超出标准。

(2)财务管理权责不明

管理职责不明确,这是教育事业单位不能真正贯彻落实经济责任的主要原因。在实践经济责任时,单位领导只注重批支后会计报告信息的审阅,不深究财务资金的流向,管理职责的监管变成一纸空文。财务管理人员也仅仅从预算内经费制度规定处罚,只进行开支比较,财务管理时松时紧,更谈不上有效的会计信息管理。

(3)内部审计不严格

目前,教育事业单位都会采取领导离任审计制度,以加强单位内部的审计监管。但现实情况在于,领导离任后,所得出的离任审计结果一般表现为大问题没有、小问题较多,很难强有力地采取处理措施。加上普通财务工作者都会以制度实施审计,受到领导指令的影响,往往不理会手续的齐全性、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导致审计过程只有形式、缺少实效。财务会计管理只重视事后监督的情况,又加重了离任审计的失效程度,教育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改革和完善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建议

(1)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各学校、直属单位(企业)的财务收支严格按年度预算进行管理,实行主管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体制。学校财务活动和国有资产、校办产业、服务业等项目的财务活动在校长、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年度部门预算编制需提交领导班子集体讨论。要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从事学校财务管理的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出纳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做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要建立健全学校、单位(企业)的财会人员轮岗制度,挑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教育财务工作;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财会人员要提高责任心,正确行使会计监督职权,对违反法律规定的会计事项,应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要建立健全财会人员考核奖励制度,按照考核办法(另行制订),每年组织一次财会人员的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绩效工资范畴,对考核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要及时进行调整。要实行直属单位(企业)财务月报制度,各直属单位(企业)须在次月上旬上报前月的财务报表。

(2)健全完善会计人才队伍

教育事业单位的会计人才培养较之企业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感。由于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的晴雨表,是降低成本、节约消耗、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保障,因此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是内在驱动的,优秀的会计就是利润最大化的保证。因此,企业对会计人员无论是选拔还是培训,都是极为自觉和成体系、进度和定期的。而教育事业单位其天然的非营利属性,财务管理并不具备保障利润的职能,而是为了保证国有资产在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同时合理分配和使用,实现公共事业和社会服务的进行。因此,会计人员在素质和技能上的要求就大打折扣,从而造成了教育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的整体不高。因此,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是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关键。

(3)各单位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意义

教育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是贯彻实施国家财经法规、提高管理水平和避免财经工作失误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的核心是将权利和义务相结合,使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在经济工作中既要按规定行使权利,又必须按规定履行责任和义务。

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首先必须建立健全单位法人经济责任制。各教育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财经工作负有法律责任,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单位财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制度,采取强有力措施,认真防范和纠正一切违规违纪和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4)严格财务审计监督

一是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对学校领导和直属单位负责人要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特别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认真学习国家的财经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和廉洁履职意识。要定期组织学校财务人员的培训和交流。

二是组织开展检查审计。要建立市属学校财务内部检查和审计制度,教育局每两年对学校和直属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内部检查或审计,同时配合财政、纪检、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专项审计、检查和监管,进一步规范教育财务收支行为。审计的结果作为对学校考核和领导任用、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结语

根据我国财政部颁发的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社会文教事业全额预算管理单位财务管理暂行颁发》以及《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等文件规定,我国教育事业单位应逐步走上加强财务管理、深化财务改革的道路,并且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实施恰当的措施,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对策和机制。其中,特别要积极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构建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内部监管、搭建财务电算化管理平台、建立多层次财务管理负责制,以真正解决我国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中的难题,为完善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增加更深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作用。

[1]郭宗谷.略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理念创新[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6,(S1):105-108

[2]陈俊玲.浅谈事业单位支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04):118-119

[3]霍永平.从计划事业转向市场事业——谈谈事业单位的改革[J].经济工作导刊 ,1999,(03):120-124

[4]杨越 ,范恒山.平稳有序地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 ,2004,(06):152-155

[5]切实做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 [J].中国人才 ,2005,(23):180-183

(责任编辑:袁晓军)

猜你喜欢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建立健全帮扶机制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建立健全四项机制 发挥审议意见作用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水利财务
推进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立健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