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现状及其综合效应

2010-10-10 05:47李君平
关键词:特奥奥林匹克运动会智障

李 进,李君平

(1.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2.济宁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济宁 273155)

浅谈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现状及其综合效应

李 进1,李君平2

(1.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2.济宁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济宁 273155)

论述了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特点及其与奥运会、残奥会的区别,运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分析研究了全国特殊奥运会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成功举办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深化人们对特奥会的认识,加强对其重视程度,促进我国特奥运动的积极发展。

奥林匹克; 特奥会; 发展现状; 综合效应

我国的特奥运动源于特殊教育,1985年6月17日中国弱智人体育协会成立,7月6日加入国际特奥会组织,成为国际特奥会的成员国,1985年11月国际特奥会主席萨金特·施莱佛先生率团访华并参观了西城培智中心学校,由此特奥圣火在我国点燃。1987年至今,我国已成功举办了5届全国性的特奥运动会,2006年有62万特奥运动员,到2010年已有近百万人,占全球特奥运动员总数的1/4。国际特奥会称,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特奥运动发展最快的国家。

一、特殊奥运会的特点及与奥运会、残奥会、聋奥会的区别

1.特殊奥运会(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特点

特奥理念是“重在参与”,口号“勇敢尝试,争取胜利”就充分表达了这一理念。它为智力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的训练和竞赛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智力残疾人通过参加特奥运动,可以显示勇气、增强自信、挖掘潜能、提高技艺;与其他智力残疾人和家人分享快乐,增进友谊,融入社会,获得成功。

特奥目标:旨在通过为全球1.7亿多名智障人士提供参与特奥运动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改变人们对智障人士的态度,变消极为积极,变忽视为包容与支持。

特殊奥运会(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要特点:

一是对参加训练或比赛的运动员(或家长)不收取费用。

二、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现状

我国大约有1800万智障人士,略低于世界的比例,中国弱智人体育协会于1985年6月17日正式成立,同年7月6日成为国际特奥会会员国。为了和国际接轨,2004年4月1日更名为中国特奥会。在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特奥运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1987年至今,我国已经成功举办五届全国特奥会(表1),现在已经形成规模,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所举办的重要赛事之一。不管是从比赛项目设立,还是参赛运动员人数,还是参会工作人员都在递增,呈现出鼎盛状况。

表1 历届全国特奥运动会基本信息

三、全国特奥运动会的综合效应

第一,政治效应。每一届全国特奥会都会在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开幕、闭幕,每个代表团有省级领导做领队等等,这都大大提高了运动员、工作人员的参与兴趣和激情;最近两次全国特奥会都有港澳台代表团参加,另外还特邀了新加坡、美国等代表团,都极大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特奥会举办城市激发了市民的自豪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获得特奥会举办权,在某种意义上表明中国社会对其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认可,这种巨大的荣耀极大地激发了市民。

第二,经济效应。全国特奥会增强了城市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举办城市在短期内对城市发展的需求急速提升,同时提供了一个可以迅速融资的项目平台,整体投资快速增长。全国特奥会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社会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另外根据特奥会的需求,比赛用基础设施建设不仅直接拉动经济的高速增长,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文化效应。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精神内涵。全国特奥会让很多原本不了解智障人群的国人走近他们,了解他们;让很多原本对中国文化并不了解的西方人,走近这个千年礼仪之邦,并为之深深感动。

第四,社会效应。有利于改善智障人士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推动我国特奥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每一届全国特奥会像一个幸福加温器,使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近智障人士、关爱智障人士,越来多的社会保障政策出台,从不同角度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度。

第五,全运效应。作为全运三大系列赛事之一,办好特奥会是办好全运会的前奏和预演。因为特奥会,世界看中国的眼光变得含情脉脉,为奥运在中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同时也为我国申请、举办世界特奥会提供了诸多的宝贵经验。

[1] 张翠苹,张宏伟.我国竞技体育呼唤人文素质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2002(3).

[2]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365.

[3] 吴鹭江.论雅典奥运会的奥林匹克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581 -583.

[4] 任 海,罗湘林.论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政治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5(2).

[5] 刘志敏.谈体育文化的内容与特征[J].体育文化导刊,2003(3).

[6] 马仲良.人文奥运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G 811.21

A

1672-6219(2010)增刊-0270-02

二是鼓励能力不同的运动员参加,为不同能力的运动员提供各种的比赛机会。特奥会规定,所有年龄在8岁以上,并有相关的机构或医师证明的智力残疾人经过注册即可参加特奥运动,无论运动员能力高低都可以参加特奥会。

三是各能力组的运动员的分组将建立在公正合理的基础上。

四是参赛者都可获得荣誉。所有的特奥运动员都可以分享荣誉、技能和友谊。

五是参加更高水平的比赛的资格,需要在各地区或国家特奥比赛的基础上,按一定规定选择。

2.特殊奥运会与其他体育组织运动会的区别

特殊奥运会与残奥会、聋奥会并称为特定残疾人所设立的三大体育赛事,但特殊奥运会与奥运会、残奥会、聋奥会不同。

一是参与对象不同。特奥运动员通常是智商在70以下的、年龄8岁以上的智障人士;奥运会是为全世界经过科学、系统、严格训练的身心健康运动员设立的体育大赛。

二是目的不同。特殊奥运会强调的不仅是竞技和竞争,更是参与,并且所有运动员都可以获奖。特奥运动员的誓言是:“让我获胜,如果我不能获胜,让我勇敢地去尝试。”充分体现了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

三是比赛规则具有特殊性,充分体现平等参与、按能力分组比赛的原则。

2010-11-10

李 进(1987-),男,山东临沂人,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特奥奥林匹克运动会智障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设计中的江南贡献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多措并举促进学校“特奥”工作稳步开展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奥林匹克日
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南京开幕
为智障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我国特奥运动25年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