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工艺处理造纸废水的试验研究

2010-10-16 03:56吕志伟黄艳宾
关键词:废水处理污泥去除率

吕志伟,黄艳宾

(1.河北工程大学 城市建设学院,河北 邯郸056038;2.河北工程大学 理学院,河北 邯郸056038)

随着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造纸行业的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也越来越大。据报道,全国制浆造纸工业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10%~20%,而排放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0%左右,居首位[1-2]。因此造纸废水的处理对全国水质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SBR法是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的简称,它是近年来被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研究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3-8]。SBR工艺具有经济、简单、处理能力强、耐冲击负荷、运行灵活和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等优点[9,10]。张勇等[11]以处理高盐生活污水的试验为基础展开了对SBR工艺的研究;董国日[12]也以SBR工艺同步测定污泥浓度、温度、pH值污泥沉降比等,观察污泥的沉降情况。本文考察了SBR法对COD的去除效果,以及pH值、曝气时间等条件对去除率的影响,为改善某市造纸厂出水水质,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技术思路。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装置和流程

SBR反应器为有机玻璃制成,有效容积30L。设有1个排水口,一次排出50%的上清液。容器底部设有排泥口,每隔一定时间排泥1次。由空气压送机进行曝气充氧。装置见图1。

1.2 试验水质及来源

废水取自某市造纸厂废水排放口,是黑液、白水、中段废水的混合液。废水含有木质素、氯化物、硫化物、挥发酚以及其它不溶性有机物等多种成分。废水呈淡黄色,略有浑浊,pH值为6~8,COD为400mg/L~1 400 mg/L。

1.3 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试验用污泥取自邯郸市某污水处理厂。取一定量的污泥放入SBR反应器引入原污水、自来水和营养液,其中营养液COD:N:P=100:5:1,然后进行曝气培养,10d后发现污泥有原来的黑色变为淡黄色,且有较大泥团出现,进水为890 mg/L时,去除率达到70.4%,至此,可认为污泥的培养和驯化结束。

2 结果与分析

2.1 曝气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图2是当进水的COD浓度为905 mg/L时,不同曝气时间的废水COD的去除率的情况,从图2中可以看出,曝气时间是影响废水COD去除率的重要因素,当曝气时间2h时,COD的去处率不高,这是因为曝气时间较短时,污泥中的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物接触时间较短,使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不完全,因此出水COD去除率不高。当曝气时间达到 6h时,COD的去除率达到78.6%,继续延长曝气时间,COD去除率未见提高。故最佳曝气时间确定为6h。

2.2 进水pH值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适宜微生物生长的pH值范围一般为4.0~9.0,最佳为6.5~8.5。细菌较适宜的生长环境为弱碱性,在本试验中,用酸碱将废水的pH调节到6~8,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的COD去除率,结果见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出,进水pH值为7.0时,COD的去除率最高,达到78.2%,此时微生物的活性最高,使废水中有机物得到最大程度的降解。当pH值为6.0和8.0时处理效果较差,这是因为在此pH条件下,不适宜微生物的生长,降低了微生物的活性,导致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速度下降,处理效果变差。由此可见,进水最佳pH值在7.0。

2.3 进水负荷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进水COD从400 mg/L增加到1 400 mg/L时,COD波动小,维持在77%左右。这说明SBR工艺对处理造纸废水具有一定的抗负荷能力。

2.4 优化条件下连续运行的处理效果

为验证工艺参数的正确性,进行了优化试验,其控制参数如下:

1)进水 1h,曝气6h,沉降2h,排水1h,闲置1h,周期为11h;

2)pH值为7.0;

3)进水COD为900 mg/L。

在优化条件下运行15天,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优化条件下运行效果Tab.1 Operation effect on the optimized process conditions

从表1中可以看出SBR工艺处理效果较好,运行稳定,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1.8%,出水COD平均值为172mg/L,达到造纸行业排放标准。

3 结论

1)通过试验确定SBR工艺处理造纸废水的运行参数为 :进水 1h,曝气6h,沉降2h,排水1h,闲置1h,周期 11h。

2)试验结果表明,在造纸废水的pH为7.0,进水的COD在400mg/L~1 400mg/L时,COD去除率为81.8%,且系统运行稳定,有一定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造纸行业废水排放标准。

[1] 贺延龄,陈爱侠.环境微生物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 王龙,李思敏,李艳平.臭氧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试验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2):50-54.

[3] 于晓彩,徐微,扬艳杰.SBR法处理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的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2006,32(6):26-28.

[4] CHIU Y C,LEE L L,CHANG C N,et al.Control of carbon and ammonium ratio for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a sequencing batch bioreactor[J]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Biodegradation,2007,5(1):1-7.

[5] 刘中平.SBR法处理洗浴废水的设计标准化研究[J] .给水排水,2007,33(s1):146-150.

[6] 叶柳,彭永臻,唐冰,等.含盐污水SBR法生物脱氮模糊控制参数[J] .化工学报,2008,59(4):995-1000.

[7] 宋志伟,梁洋.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性能[J]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18(3):164-167.

[8] 董平,矫健,张鑫.碱性过硫酸钾—水杨酸法测定脱水污泥总氮[J]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19(4):258-261.

[9] 陈韬,彭永臻,田文军,等.两段SBR法与普通SBR法的比较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02,28(6):335-338.

[10] 李晖,高有清.SBR工艺设计经验探讨[J] .2009,35(2):43-45.

[11] 张勇,于德爽,王洪娟.SBR工艺处理高盐度生活污水试验[J] .环境工程,2008,26(1):27-29.

[12] 董国日.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R)自动化控制及工艺性能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废水处理污泥去除率
不同温度下弹性填料对ABR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
一种O-A-A-O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内圆磨削ZTA陶瓷材料去除率预测
电化学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上旋流厌氧反应器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金刚石多线切割材料去除率对SiC晶片翘曲度的影响
几种新型混凝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