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趣的接待来访经历

2010-11-02 08:35杨新人
团结 2010年5期
关键词:民革中央多党合作民主党派

文/杨新人

一次有趣的接待来访经历

文/杨新人

作者2001年3月参加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留影。

1987年春夏之交,我在民革中央任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一天,我接到有关部门电话通知:“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中国国内政治处处长史密斯先生,经外交部和中央统战部介绍,将来民革中央访问,了解中国民主党派有关情况。”我把电话内容向民革中央驻会领导同志汇报后,经研究,认为来客级别不高,决定由我出面接待,并请秘书处叶莉君同志参加并记录。

是日下午,史密斯先生如约而至。来客中年人,身材也不十分高大,穿着随便,一口流利的中文出乎我的意料。他的随员为看似混血的年轻女子,大概是备而不用的翻译吧。

宾主双方在会客室寒暄坐定,上茶之后,史密斯首先发问:“杨先生今年多大年纪?”

我以为客人是客气,称赞我年轻的意思,随口答道:“50岁左右。”

没有想到客人接下来的问话使人惊讶:“那么1949年杨先生只有12岁,你是什么国民党呢?”

从这个问话中,我意识到这是在问解放快40年,原国民党退败台湾去了,大陆上何来国民党,你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是些什么人组成的呢?

我随即作了一个简短的说明,民革是由原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所创建的一个民主党派,是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我们现在的领导很多是原国民党的高级政要(当时屈武、朱学范、裴昌会、钱昌照、郑洞国、侯镜如、孙越崎、赵祖康等同志都健在)。本党吸收的成员多数是与原国民党或台湾、海外华人有联系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在机关的工作人员中,有一部分是和原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员或后代。我本人就是一例,家父原为重庆市长,1949年去台湾之后,曾担任台湾的“国策顾问”、台湾体育协进会理事长、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这样一些人在一起工作,大家彼此也了解和熟悉。

客人接着提出了第二方面的问题。

问:“贵党的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问:“那么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的近期目标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问:“既然两个党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什么要搞成两个党呢?”

客人的问话充分反映出他所理解的西方政党制度的理念。一部分人以同样的政治目标为目的,通过组建政党进行活动和斗争、夺取政权、掌握和控制国家权力的运作。而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的多党合作理论和制度,与西方完全不同。一个目标、多党合作,一党领导、共同奋斗,这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适合中国的国情,也是我们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有鉴于此,我耐心向他作了较详细的说明。从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成立,谈到各民主党派在1948年5月1日之后纷纷发表声明响应中共的“五一口号”,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推翻蒋介石政权、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建新中国的斗争中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又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努力。

十年“文化大革命”对中国而言是一个灾难,民主党派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遭受空前的浩劫。

新时期以来,在中共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掀起了建设“四化”的高潮,民革迅速确立了新时期的工作方针和任务,把工作方针转移到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以祖国统一为重点上来,开展了大量的如兴办业余学校、智力支边、咨询服务、引进资金技术等。

不同的民主党派联系社会的不同阶层,代表他们的利益,通过建言献策来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多党合作制的长期方针。从历史、从现实、从以后各方面观察,拥有相同政治目标的不同党派是可以共存的是可以合作的。

我的这一番解释和宣传也不知客人是否能听得进去和听得懂,但他未在多党合作的问题上作更多的纠缠。

随后的谈话继续,客人又问:“你们中国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我不明白他的意思,反问道:“你所说的是什么问题?”

“如果没有问题,你们搞什么改革呢?”

我这才明白他问的是什么。我说:你所问的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为了发展经济,为了增强国力,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必须寻求一个适合现实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所以我们要大力地进行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和新秩序。同时,我们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打破封锁和闭关自守,我们要逐步对外开放,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我们也要学会利用世界的资金和市场。总之,改革和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可能是客人来访的重要问题已经得到回答,谈话渐趋轻松。在谈到“文化大革命”的一些情况时,史密斯先生说,“她很了解”,并指着他的随员。那个年轻女士表示,她当时也是红卫兵。

客人的来访在友好气氛中结束。

20多年前的一场访问和谈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我深感西方国家或某些人士,除别有用心者外,对我国的很多事情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不了解不清楚所致,我们要尽可能地搞好宣传。同时,我们要更努力地进行科学发展,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杨新人,原民革中央常委、民革中央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调研部部长/责编 刘则永)

猜你喜欢
民革中央多党合作民主党派
新媒体时代民主党派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路径探析——以呼和浩特市民主党派为例
永留一片丹心在 好为人民服务来——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钱昌照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履职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浅谈如何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同声遂相应 同心自相知——忆与民主党派同志在合作共事中结下的深情厚谊
凝聚政治共识 汇聚改革力量
民革中央举办厅级以上实职干部专题研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