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时刻见证中巴友谊
——记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巴基斯坦救援

2010-11-02 07:46王海鹰
中国应急救援 2010年5期
关键词:救援队中巴友谊

王海鹰

患难时刻见证中巴友谊
——记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巴基斯坦救援

王海鹰

2010年7月下旬以来,巴基斯坦遭受了自1947年独立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受灾人口达到1800万,死亡1600多人,超过120万间房屋被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巴基斯坦正面临一场“慢动作”的海啸,其破坏力将继续积累和增长。在此灾难面前,我国政府和人民感同身受,及时高效地向巴基斯坦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援助,帮助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8月26日,在巴基斯坦人民遭受洪灾肆虐的危难时刻,我国政府派遣中国国际救援队前往灾情最为严重的信德省特达地区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

一、出发

2010年8月26日上午8时,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南机坪集结,经过短暂的送行仪式后,搭乘国航包机前往巴基斯坦执行为期三周的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中国地震局赵和平副局长、巴基斯坦驻华大使、总参、武警部队和北京军区的有关领导前来机场送行。本次中国国际救援队共出动55名队员(其中包括15名女队员),携带物资近18吨。这同时也是救援队第一次执行洪水救援任务。

10时,飞机载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和巴基斯坦人民的期望准时起飞,目的地是首都伊斯兰堡。可是由于时间匆忙,此时还未确定我们的所要开展救援工作的地点。

15时50分(当地时间12时50分),飞机降落在伊斯兰堡空军机场,我驻巴刘健大使、巴基斯坦贾维德副部长来到机场迎接。经过与巴方的协商,确定救援地点为信德省特达市。特达市位于信德省首府卡拉奇以东100公里,是重灾区之一。

二、抵达

8月27日上午10时,中国国际救援队在伊斯兰堡空军机场搭乘C130运输机前往卡拉齐。由于运输机没有座位,队员们只能坐在挂在墙上的简易座椅上,而且飞机非常颠簸,很多队员翻江倒海的吐了。

13时飞机降落在卡拉奇军用机场。我驻卡拉奇领事馆的工作人员和当地华人居民打着横幅迎接救援队的到来(可以加一张图片,简报里有)。在机场,张建新总领事向黄建发领队介绍了特达市的受灾情况:100万人口中有50万人房屋被洪水淹没,无家可归。当地疾病以皮肤病、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为主。

15时,救援队乘车前往特达市,18时30分,抵达当地警察局,并将此处作为营地。经协调,警方同意将院中一处13间联排平房提供给救援队当作宿舍使用,并将院内一处空地为搭建流动医院使用。队员们一方面开始搭建营地,一方面外出查看灾情。警察局附近大量聚集灾民,他们露宿街边,发烧、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病例较多。队员们通知他们明天可到流动医院来接受治疗。

三、接诊

本次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以医疗救助为主。28日流动医院搭建完成后,附近的灾民就纷纷奔走相告,前来我流动医院接受治疗。截至9月8日发稿时,36名医护人员在12天内共接诊超过8000人次,平均每天接诊700人次。在疾病种类上,皮肤病、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为患者人数最多的疾病;在患者年龄性别上,妇女儿童占到总数的3/4。因此,皮肤科医生和儿科医生就是最忙的两位,每天的接诊量都要到120人以上,工作强度非常大。

四、中巴友谊

在这两周的救援工作中,队员们和巴基斯坦军人和志愿者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他们负责营地的安保、医生患者之间的翻译、帮助我们进行对外协调和后勤保障,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队员和志愿者之间经常互赠小礼物,表达对对方的感谢和友谊。

9月4日下班之后,巴基斯坦志愿者给队员们赠送了很多Ajrak,一种彩色的布,他们通常用来包头用的。大家高兴的像过节一样,女士们把布像围巾一样围在头上,男士们把布卷起来像少数民族小伙子一样裹在头上,队员们和志愿者们不停的合影留念,大家都很开心,真是民族大联欢。

五、结语

救援工作还没有结束,我们依然在特达灾区为巴基斯坦灾民们工作着,为传播中巴友谊而努力着。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猜你喜欢
救援队中巴友谊
以城为“媒”话友谊
Message from TCL Pakistan CEO Sunny Yang
美好的友谊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中巴纺织贸易投资新方向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友谊之路
中国电信建成首条中巴陆地直达光缆
中巴建交
防化医学救援队的培训与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