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养殖户选择绿色养殖模式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以山东省养鸡业为例

2010-11-02 02:29周玉玺于海生
关键词:林地农户家庭

□周玉玺 于海生

当前养殖户选择绿色养殖模式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以山东省养鸡业为例

□周玉玺 于海生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10个市60多个自然村的农户选择虫子鸡绿色养殖模式意愿的专题调研,以“农户是否选择虫子鸡绿色养殖型模式”作为衡量农户是否选择绿色养殖模式的指标,利用调查所得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从决策者自身特征、农户家庭生产特征、生产组织与经营特征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三方面涉及的影响因素中,家庭可利用劳动力数量、家庭林地主要使用方式、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以及争议解决方式四个因素对农户选择绿色养殖模式有显著的影响。

农户;绿色养殖;加盟;Logistic模型

一、引言

在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食品安全性及其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日渐被人们所重视,2003年的阜阳“奶粉”事件,2006年的“瘦肉精”事件,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等使得人们愈加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当前,关于如何保证食品安全供应的问题在学术界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禽类产品方面,有关保证产品安全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养殖的现状分析、模式建立及宏观对策等几个方面(陈梦林,2004;余建明,2006;陈岩锋等,2008)。

所谓的“绿色养殖模式”是指,在畜禽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采用完全无害的生物方法防治疫病,用无污染、无有害成分蓄积的饲料和水代替对人体健康可能构成危害的化学药品或添加剂,同时加强养殖场环境保护,养殖场废弃物无公害处理,从而保证产品对人体健康绝对安全有益。可以看出,选择绿色养殖模式进行养殖会是保证食品安全供应的有效途径,而绿色养殖模式得以推广的关键在于养殖行为主体——农户对其的选择意愿。由此可见,农户对绿色养殖模式的选择意愿对畜禽水产品的安全供应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本文以山东省的养鸡业为例,通过专题调研,利用采集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农户选择绿色养殖模式意愿的研究,以了解对当前农户选择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从而为调动广大农户选择新型养殖模式的积极性、保证禽肉食品安全供给提供政策建议与参考。

二、对象选择及研究假设

(一)对象选择

在居民肉类消费的绝对量中,禽类产品比重仅次于猪肉,并且增长速度十分迅速。自2000年以来,人均猪肉消费量增长了10%,人均牛肉消费量增长了5%,而人均禽类产品消费量增长了17%。另一方面,在众多养殖项目中,禽类养殖的养殖周期较短,养殖规模较为灵活,进入门槛不高,使得禽类养殖基础十分广泛。因此,从求供两个角度分析,对农户选择绿色养殖影响因素的研究以禽类养殖为对象都较为合理。

在禽类养殖中,鸡类养殖所占比例最大——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鸡肉产量占禽肉总产量的70%。所以,从禽类养殖中具体选取养鸡业作为对象进行研究、进而得到研究成果才更能确保结论的说服力。

在绿色养鸡模式中,虫子鸡养殖是一种全新的商品鸡生产模式和生产理念。具体讲来,就是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有机食品生产的标准,以有机虫子,配合谷类及青料作为鸡饲料,饲养过程中所用原料均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等,保证鸡产品免受污染,生产出高档鸡肉及蛋类产品。经过以上逐步分析,本文确定以虫子鸡绿色养殖作为研究对象较为合理。

(二)理论分析

根据黄宗智效用小农理论,农户既是一个追求利润者和生产者,同时又是一个消费者。前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要采用企业行为理论进行分析;后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要采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进行分析。因此应该从家庭生产功能和消费功能的两个角度分别考察农户的行为和目标。农户家庭所有的行为和目标都要收敛于家庭的满足,而“满足”可以用较为主观的概念“效用”进行表达[2]。所以,农户的行为准则是个人及家庭的效用最大化,从而决定农户的个人及家庭特征对于农户选择绿色养殖模式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西奥金·舒尔茨为代表的理性小农理论,在一个竞争的市场机制中农户的行为是理性的,其行为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由传统的养殖模式向新型的养殖模式的转变需要的是合理成本下的生产要素的投入,如果在现有市场体系和价格水平上,增加投入的生产要素可以保证利润的获得,农户就会成为最大利润的追求者[3],亦即新型养殖模式的选择者。因此,生产模式的转变是基于现存的生产组织和市场体系,在确保合理的成本下进行生产要素的投入。

(三)研究假设

农户是否选择虫子鸡绿色养殖模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将这些因素概括地划分为决策者自身特征、农户家庭生产特征及生产组织及经营特征三个方面,并提出如下假说。

1.决策者自身特征对是否选择绿色养殖模式产生影响

①决策者文化程度对其是否选择绿色养殖模式有正影响。文化程度越高,接收新事物的冲动和能力越强,越可以发现市场发展的趋势和项目的价值,因此选择的倾向越明显。②对农业信息的获取渠道主要有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和他人介绍。农户的信息获取渠道越现代化,其信息获取就越及时、越主动、越充分,从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对农户的刺激就越大、影响就越持久,往往会使农户对绿色养殖模式产生较强的选择倾向。③对相关政策法律了解的农户,往往更能利用相关的扶持政策进行生产,其选择绿色养殖模式的倾向性更加明显。

2.农户家庭生产特征对是否选择绿色养殖模式产生影响

①家庭可利用劳动力数量及常年在家劳动力比例对农户选择绿色养殖模式存在正负双向影响。正向影响表现为家庭可利用劳动力数量越多及常年在家劳动力比例越大,家庭有足够劳动力投入绿色养殖的能力就越强,从而选择绿色养殖模式的倾向就越明显;负向影响表应为家庭可利用劳动力数量越多,家庭收入来源就越多元,这种多元的收入构成,使得让家庭成员放弃原先从事的工作、重新选择从事养殖的可能性降低。②家庭拥有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对农户选择绿色养殖模式有正影响。家庭拥有的耕地或林地越多,在投入土地方面的养殖能力就越强,其选择绿色养殖模式的意愿就越明显。③家庭耕地使用方式对农户选择绿色养殖模式产生影响,但影响方向不明确。因为耕地的使用方式在同一时期内只有一种,农户是否选择放弃种植而改换养殖取决于前后土地使用方式的效益比较。家庭林地使用方式对农户选择绿色养殖模式产生正向影响。因为林地不同于耕地,其具有空间利用性,种植林木同时套养畜禽可以在不减少林木收入的同时增加养殖收入。④家庭收入及其主要来源对农户选择绿色养殖模式的影响方向不明确。其中,收入主要来源为养殖的家庭更愿意发挥其传统优势,其选择意愿较强。⑤养殖经验对农户选择绿色养殖模式有正影响。养殖经验越丰富,对绿色养殖模式就越有信心,选择的倾向就越明显。

3.生产组织及经营特征对是否选择绿色养殖模式产生影响

生产组织及经营特征主要包括意愿合作方式、风险防范措施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等3个因素。①加入相关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选择绿色养殖模式有正影响。加入相关合作组织,可以从中得到技术、资金、信息、市场等方面的益处,有利于增强农户的养殖信心。②风险防范措施对农户选择绿色养殖模式有正影响。防范措施越完善,农户在进行选择决策时顾虑越少,选择的倾向越明显。③争议解决方式对农户选择绿色养殖模式的影响方向不明确。这主要取决于农户对不同解决方式的了解程度和接受意愿。

三、实证模型设计

(一)模型选择

本文分析的被解释变量“农户是否愿意加盟虫子鸡绿色养殖供应链”,是一个典型的定性二分变量,因此可以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分析这一问题。

Logistic回归模型是通过公式(1)对被解释变量发生的概率P进行估计的:

使用颗粒动力学理论[6](Kinetic Theory of Granular Flow,KTGF)模型来封闭守恒方程。颗粒流动力学理论引入“颗粒拟温度”参量描述颗粒的相对无序化的运动过程。颗粒拟温度输运方程为

(二)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自项目组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在山东省范围内进行的“农户加盟虫子鸡绿色生产供应链”专项调查。在这期间,项目组先后在山东省的济南、青岛、烟台等10个地市进行了实地调研,最终有效问卷388份。访谈的调查对象既有专一务农的农民,也有兼务农与务工的打工者,同时考虑了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等方面,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在调查的样点方面,项目组考虑了不同市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地理环境、传统农业经济特点等方面来组织发放问卷数量,力争样点分布广,代表性强。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户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组成及文化程度、劳动力数量、家庭收入总额及构成、家庭拥有的耕地及林地的面积及用途等内容;第二部分为被调查者的从业经验,主要包括是否具有养殖经验以及养殖规模、养殖方式、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等内容;第三部分为农户加盟意愿方面,主要包括农户意愿的合作方式、风险承担方式、争议解决方式及加盟意愿等内容。

(三)样本特征

表1列出了样本的基本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文化程度以高中学历居多,其次是大学本专科、中学及以下和从未上过学者;从家庭规模来看,家庭劳动力数量平均为2.90人,其中常年在家劳动力平均人数占比达75.19%,表明山东省劳动力流动性比较低,人们更加偏向选择当地就业;从家庭所有土地类型及用途来看,家庭平均耕地面积为5.70亩,其中,选择种植粮食作物为耕地主要使用方式,家庭平均林地(包括四荒地)面积为2.08亩,而59.54%的家庭没有林地,表明家庭在林地拥有方面差异性比较大。具体各市农户的基本情况见表1,这些情况基本上可以代表山东省农户的整体状况。

表1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

(四)变量选择与说明

根据第二部分的理论分析及调研获得的数据资料,初步选取15个解释变量来衡量决策者自身特征、农户家庭生产特征和三大类因素,对这些变量的描述详见表2。

表2 变量描述

四、模型结果分析

(一)模型运行

本文研究应用 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处理,选用的解释变量筛选策略为Backward:Wald。在处理过程中,首先将所有可能对被解释变量产生影响的解释变量都代入模型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将对被解释变量影响并不显著的解释变量自动剔除,然后继续检验,直到所保留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都通过显著性检验为止。通过运行,最后得到了对农户加盟虫子鸡绿色养殖供应链影响显著的4个变量:家庭可利用劳动力数量、家庭林地主要使用方式、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争议解决方式。具体的模型运行结果详见表3。

表3 模型运行结果

(二)结果分析

1.从决策者自身特征角度来看,初步选取的三个衡量指标最终均未通过设定的最低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进入方程,表明家庭成员文化程度、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以及对有机农业及相关法律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农户选择加盟与否的影响并不显著。

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显著性影响程度较低,结合这一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农户仍然是通过传统的电视、广播媒体方式获取农业信息。这种渠道对农业信息的传播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对象的针对性也比较差;从反方向来讲,农户以这种方式作为农业信息的主要获取途径,其信息的有效接受性较差,并且十分被动,这必然会影响其对绿色养殖的认识,因此影响了其对绿色养殖的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针对绿色养殖模式的有效宣传不够。

2.从农户家庭生产特征角度来看,家庭可利用劳动力数量、家庭所有林地的使用方式以及家庭收入主要来源这三个变量对农户选择加盟与否有显著影响,其分别通过了5%、10%、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家庭常年在家劳动力比例、家庭耕地面积及使用方式、家庭收入以及曾经的养殖规模这几个变量的影响不太显著。

(1)家庭可利用劳动力数量与农户选择加盟与否呈明显负相关,即表现出单向性。这可能因为,家庭可利用劳动力数量越多,家庭收入来源就越多元,这种多元的收入构成,使得让家庭成员放弃原先从事的工作、重新选择从事养殖的可能性降低;而家庭可利用劳动力数量较少,则有利于提高相互之间的协商效率,使得这种选择性提高。

(2)家庭所拥有林地的使用方式及其作为收入主要来源这两个指标的影响较为显著,这与本文假设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农户具有一定程度的“惜地情结”,农户在需要养殖用地时,往往首先不愿考虑使用其自有耕地。出于对林地回报周期长的考虑,农户往往愿意在种植林木、果树的同时,利用其所拥有的林地进行养殖,以提高林地的利用效率,因此林地使用方式对农户选择加盟与否的显著性影响为正。

3.从生产组织与经营特征角度来看,争议解决方式这一指标对农户选择加盟与否产生极其显著的影响,这与本文假设一致;而其他变量即意愿合作方式、风险防范措施显著性较低。

在争议解决方式方面,单独与公司签订合同及组成专业协会与农户加盟否与呈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农户认为单独与收购公司签订合同的方式使自身处于弱势地位,而对专业协会性质的不了解使农户对此作出谨慎选择,因此,当要求通过以上两种方式作为争议解决的方式时,农户的加盟意愿就会降低。组成专业合作社来解决争议与加盟与否呈正相关,这可能因为农户对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接触较多,因此容易对此产生选择偏好。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以上实证分析表明,在众多影响农户选择加盟绿色养殖模式的影响因素中,家庭可利用劳动力数量、家庭林地主要使用方式、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以及争议解决方式四个因素对农户选择绿色养殖模式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林地用来种植用材林和经济林、养殖收入以及通过专业合作社来解决争议与农户选择绿色养殖呈正相关;而家庭可利用劳动力数量,耕种、林地、劳务性收入来源以及其他的争议解决方式与农户选择绿色养殖呈负相关。

当前,我国养殖业养殖水平比较低,疾病影响大,对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小、散、低的现状突出,这既限制了我国的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又不符合人们日益提高的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的要求。因此,大力推广绿色生态养殖、充分调动农户绿色生态养殖的积极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根据本文的研究,要提升农户选择绿色养殖模式的意愿,进而改善我国养殖业发展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加强现代农村信息化建设。研究表明,传统的农业信息传播渠道使农户无法认识到绿色养殖的意义及广阔前景,进而限制其对绿色养殖模式的选择。应增加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加向农村输入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培训、提高农民农业信息检索能力,促进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第二,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农户在作出是否选择绿色养殖的决策时,也会从土地利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如果在从事绿色养殖的同时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水平,农户就会有较高的接受意愿。因此,应合理规划养殖用地,不断尝试诸如养殖与林地嵌套等新型养殖模式,利用“四荒地”等土地进行绿色养殖,从而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又可以促进绿色养殖模式的推广。

第三,促进新型农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完善。研究表明,在几种合作方式中,大部分农户对养殖专业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具有选择偏好,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争议也愿意通过合作社解决。然而,传统的农村合作社在组织制度、合作方式等诸多方面仍存在不完善之处,也存在如融资、技术交流等功能的缺失。这种功能的缺失或不完善有时会降低合作社的运行效率和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加强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建设,完善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对绿色养殖模式的推动也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注 释:

①生产组织面临的需要解决的争议,涉及成鸡收购价格、日期及付款方面,鸡苗及饮料供应方面,技术指导及服务方面等。

[1]陈岩锋,谢喜平.我国畜禽生态养殖现状与发展对策[J].家畜生态学报,2008,29(5):110-112.

[2]陈美球,何维佳等.当前农户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9,(8):63-69.

[3]苏川东,侯玥,于海生等.养殖户选择生态养殖模式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山东省养鸡业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70-75.

[4]张振兴,李玉峰.我国养殖业生物安全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经济动物学报,2006,10(1):1-4.

[5]向友桃.关于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报,2007,(17)5:65-68.

[6]王克亚,刘婷,邹宇.欠发达地区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调查研究[J].经济纵横,2009,(7):71-73.

[7]刘靖苏,许文娟,赵爱雪.我国农业信息化网络服务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农业经济,2006,(5):38-39.

[8]李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及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7.

[9]吴永红,郭晓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与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1,(10):50-53.

(责任编辑:邓秀丽)

Through the special investigation on the wish of peasant households joining in the insect chicken green cultivation supply chain in 10 cities involving 60 villages in Shandong Province,this article,to chose"peasant household whether to choose to join in insect chicken green cultivation supply chain"as the indicator to weigh whether the peasant households,will choose the green cultivation pattern,and carri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three aspects,the decision-maker’s own characters,the characters of peasant household p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s of productiv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by establishing the Logistic Model in the related theory supposition foundation.The result indicates:in the three aspects,the labor force quantity the family may use,the usage mode of family’s forest land,the household’s main income sources as well as the solution way to the dispute have the remarkable influence in the process of peasant households making decision about whether to choose the green cultivation pattern.

Example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of the Presenting Peasant Households Choosing the Green Cultivation——Taking the Example of Chicken Raising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

ZHOU Yu-xi&YU Hai-sheng(22)

F326.3

A

1008-8091(2010)04-0022-06

2010-10-18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绿色供应链环境下虫子鸡产品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 :081043418)。

周玉玺(1970-),男,教授,博士,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农业产业组织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

猜你喜欢
林地农户家庭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家庭“煮”夫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恋练有词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