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国与美国大学自主创新能力的比较

2010-11-15 07:49刘江华黄国强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美国大学专利论文

刘江华 黄国强

(1.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财经大学 科技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试谈中国与美国大学自主创新能力的比较

刘江华 黄国强

(1.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财经大学 科技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通过对中美大学自主创新成果的比较分析,以及对美国大学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的介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近年中国科研创新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中国的科研创新能力在世界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就科研创新能力而言,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大学的自主创新情况,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显得十分重要。

自主创新能力;中美大学;比较

一 近年来中国科研创新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很大发展,2006年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与此同时,我国的科技事业也得到很大发展,科研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科研实力日渐提高。2005年我国科研人员已达381.5万人,绝对数量名列世界前茅,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为256.1万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 67.1%。科研创新工作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科技竞争力中,我国高新技术的竞争力进步最快,在国际上的排名不断上升,现已位居世界的第5位。成为唯一一个进入前五名的发展中国家,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

科技论文产出方面,收录到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三大权威国际论文检索系统的论文快速增长,1996年收录的我国论文仅 2.7万篇,排名世界第11位,而2005年,三大论文检索系统收录的我国国际论文总数达15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近7%,居世界第五位。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中,大学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做出了重大贡献。2007年,SCI、EI和ISTP三系统收录我国高等学校论文16.63万篇,占我国总论文数的84.6%。专利产出方面,2000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0.4万件,居世界第13位,而到2005年,我国授予专利权共21.4万件,已跃升至世界第4位。2006年国家产权局受理专利申请57.3万件,授予专利权26.8万件,比2005均有大幅度提高。(材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科研创新能力在世界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而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以下。大量引进成熟技术,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却未能得到同步提升。就科研创新能力而言,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

每年SCI论文数量的比例,美国基本稳定在30%左右,日本也在 8%左右,而中国仅占 5%左右,而从衡量科学知识生产质量的论文引用率来看,我国在国际上发表科学论文的引用次数与美、日等国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以2003年为例,当年SCI、EI、ISTP共收录世界科技论文1834994篇,其中美国564090篇,约占30.7%,而中国93352篇,仅占约5.1%。

专利代表了企业或国家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专利主要分为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三种,其中最能体现科研创新水平的是发明专利。从历年来国内三种专利占总授权量比重的看,发明专利授权在数量上一直处于最低水平,所占比重增长速度一直比较缓慢。2005年我国专利授权量达到21.4万件,其中,外观设计专利8.1万件,实用新型专利7.9万件,而发明专利仅5.3万件,三种专利占授权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8%和37%和25%。

就中美发明专利授权量而言,我国与美国也有很大的差距,详见下表。

表1.中美发明专利授权量表

材料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工业产权统计》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讲话《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提出:“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各高等院校、大学责无旁贷。在这种情况下,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大学的自主创新情况,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十分重要。

二 中美大学自主创新成果的比较

(一)中美两国大学论文数量和质量的比较

2007年,SCI、EI和ISTP三系统收录我国高等学校论文16.63万篇,占我国总论文数的84.6%;收录科研机构论文2.73万篇,占总论文数的13.9%;收录公司企业论文1667篇,占总数的0.9%;收录医疗机构论文916篇,占0.5%。

2007年,世界SCI收录中国内地论文8.91万篇,占世界份额的7.0%,所占份额比2006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按论文数排序,我国继续位居世界第5位。自2004年起我国已连续四年保持在这个位置。论文数排世界前4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据SCI数据库统计,1998年至2008年(截止2008年8月)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57.35万篇,排名世界第5;论文被引用265万次,排名世界第10,较上一年度统计排名上升3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4.6次,与世界平均值9.56次还有较大差距。1998—2008年间,SCI论文累计超过20万篇以上的国家共有14个,按篇均被引用数排序,我国位居第12位。所有学科的SCI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各学科篇均被引用次数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变化较大。这反映了我国各学科仍存在 SCI论文整体质量不高和学科的科研水平不均衡等问题。

近年来,SCI、EI收录美国学者论文占总数的30%左右,而这些论文的作者大多数来自大学。1988一1991年发表的科技论文与专著中,来自大学的作者占总额 71.99%,1992一1994年为72.44%,1995一1997年为73%。1998年世界上发表论数最多的200所大学中,美国就有80所大学入围。

美国《Science》和英国《Nature》是国际公认的代表人类最高科学水平的学术期刊。在《Science》、《Nature》上成批地发表论文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然而,在中国的大学,能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论文的学者很少。1998-2000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在《Science》、《Nature》上共发表了15篇论文。同一时期,哈佛大学发表在两个刊物上的论文合计387篇,剑桥大学为143篇,东京大学为129篇。2002-2004哈佛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与中国六大高校合计发表的论文数目分别为:415篇、159篇、120篇和34篇。

1999年全世界大学发表的Nature和Science第一作者论文数情况为,论文数4篇以上的大学有93所,5篇以上66所,6篇以上55所;而发表10篇以上的有33所,15篇以上22所,20篇以上6所。位居前10名的大学分别是:哈佛大学65篇,斯坦福大学33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32篇,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27篇,麻省理工学院26篇,牛津大学25篇,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科尔·伦敦大学并列,均为19篇。以上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国内一流大学科研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有很大差距。

(二)中美两国大学专利数量与科研成果转化情况对比

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技术是夺取和保持经济领域国际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是以专利为重点的知识产权竞争。专利的拥有量是衡量企业、大学乃至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学术机构在发明创造、技术转让及企业合作等知识产权方面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拥有专利意味着可以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建立公平合理的保护和激励机制,对充分保障研究者权利,激发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目前的很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片面重视论文和获奖,当科研有成后,往往忙于发表论文、申报奖项,却坐失申请专利良机,使很多成果不能被授予专利而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国内高校尽管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但整个九十年代,获得专利的数量很少,90年仅获得国内发明专利326项,占当年专利授权数和发明专利授权数的百分比分别1.4%和8.5%。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高校的专利数量有了很大增加,至2006年,大专院校的发明专利增长到近6200项,但仍然只占当年专利授权数和发明专利授权数的2.3%和10.7%。详见下表:

表2.1990 年以来国内专利授权数量表

2004年,河南全省的82所高等院校中,仅有12所高 校申请过专利,90%以上高校的知识产权工作处于“五无”状态,即无人员、无制度、无经费、无专利、无课题。在全省 118家中央和省属科研院所中,也有 95%的科研院所是“零”专利。

美国各大学也存在与中国类似的问题。增长显著,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学获得的专利数量每年仅为250一350件,仅占当时专利授权量的1%左右。2001年美国大学获得的专利数量为3200余件,占发明专利总量的5%强。到2001年为止,美国已经有190所学术机构获得了专利权。但是专利的分布情况还是集中在几所主要的研究型大学里。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表明,1994年,全美国排名前20的研究型大学专利数合计为915项,占全美高校专利数的52%。

与美国相比,国内高校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产业化率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只有10%-15%。大量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造成了巨大的科技浪费。而西方发达国家科研成果产业化率一般不低于30%。美国大学通过转让专利获取了高额回报,增强了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形成了良性循环。以美国名校斯坦福大学为例,到1998年,斯坦福大学的专利收入已达到3亿美元。

(三)中美两国大学获得诺贝尔奖对比

诺贝尔奖是国际公认的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和成就。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无一人获得诺贝尔奖,而美国从1900年至2000年共有204人获得此项殊荣。在这此人中,只有10人无在大学工作的经历,占获奖总人数的4.9%,170人获奖时(或退休前)是大学教授,占获奖总人数的83.3%,另有24人获奖时不在大学任教,但在获奖前后有大学任教经历,占获奖总人数的11.8%。

在20世纪的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有诺贝尔奖获得者8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11人获诺贝尔奖。截至1998年,哈佛大学已有36人获得诺贝尔奖,哥伦比亚大学已有34人,芝加哥大学已有22人,加州理工大学15人。

而我国一直沿用的学校管理体制是针对教学型大学所制定的,体制十分僵化,难以适应现代科学研究的要求。为完全繁重的教学任务,老师不得不开上许多课程,严重影响学术研究。各高校现行的职称评定制度缺乏良好的学术评价机制,造成科研活动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导致各种低水平重复的论文大行其道,小型科研活动的遍地开花。

[1]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5.

[2]亨利·埃茨科威兹(周春彦译).三螺旋[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6.

[3]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4]杨玉良.发挥高校综合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5,(6).

[5]邬大光等.也谈高等教育的功能和高等学校的职能[J].高等教育研究,1995,(3).

[6]尚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5,(3):4.

[7]邓光平,郑芳.论研究型大学在美国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

[8]耿益.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与大学创新力的发展——基于制度创新视角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9).

[9]胡长生.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科技创新的路径依赖与社会作用分析——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硅谷)为主要例证[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4).

[10]李联明,陈云棠.政府支持大学搭台企业加盟——从加州大学校企合作解读美国官、学、产研发创新机制[J].高等理科教育,2009,(1).

[11]李寿德,李垣.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9,(1).

[12]李越,叶赋桂,蓝劲松.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基准[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

[13]李志民.加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5,(1).

[14]刘永贵,郑旭东.专业协会在大学创新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成功之道探秘[J].复旦教育论坛,2009,(1).

[15]谭源渊,黄孙庆.影响我国高校自主创新的若干问题[J].高教论坛,2007,(1).

[16]沈红.从美国研究型大学看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1998,(4).

[17]肖玲,孙道进,祝青山.高校科技创新创业的典范——美国斯坦福大学案例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4).

[18]易红郡.美国高等院校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2,(2).

[19]查啸虎,姚本先.高校科技自主创新: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6,(6).

[20]张保明.大学科技创新之路——美国“科技中心计划”浅析[J].国外科技动态,2002,(12).

(责任编校:燕廉奚)

G40-01

A

1673-2219(2010)11-0204-03

2010-10-13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06YB-308)。

刘江华(1964-),女,江西宜丰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副教授。黄国强(1970-),男,江西靖安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江西财经大学科技管理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美国大学专利论文
专利
躬身践行修己身:从留美文科博士到美国大学系主任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发明与专利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课程服务及其启示
美国大学财务管理模式对中国大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