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歌唱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0-11-16 12:56崔景秋
电影评介 2010年6期
关键词:变声变声期音域

歌唱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听到和看到的一门音乐艺术。在学校更受学生的欢迎,而歌唱教学是学校音乐课教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它是人们本身就具有的最方便的一种乐器,那末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如何教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呢?

一、学习歌唱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呼吸决定着歌唱的好坏,气息又是歌唱的原功力。

歌唱者悦耳的声音是建立在良好的气息运用基础上的。声带受气息的震动而发出声音,动听的声音必须依靠正常而适度的气息作为原动力,因而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技巧之一,是获得正确发声的关键,是歌唱学习的第一步。一般人横膈膜上下活动的幅度约为4cm,经过呼吸训练,可达6到7cm。在一定限度内,呼吸的深度和频率是可以改变的,歌唱就需要对气息进行调节和控制。

(一)呼吸的种类:

1.胸式呼吸法

这种呼吸法主要是靠肋骨的呼吸运动来实现的。这种呼吸发出的声音紧张、虚而不实,作为艺术歌唱发声不适当。

2、腹式呼吸法

这种呼吸法主要是靠横膈膜的力量来完成的。外观上可以看出其腹部一鼓一塌地波动。

3.胸腹式呼吸法

这种呼吸法是靠肋骨和横膈膜共同的运动来实现的。是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联合应用。胸腹式呼吸扩大了下部肋骨,增强了横膈膜的紧张,使胸腔容积扩大,这种呼吸是歌唱艺术所采用的科学的方法。

(二)呼吸的练习方法:

预备姿式可双手叉腰或自然放松下垂。

吸气:像闻花香一样吸气,此时横膈膜下降,两肋自然向外扩张。

保持:吸气后稍停片刻。

呼气:如蚕吐丝,徐徐均匀地呼出,此时横膊膜随之上升,下肋部逐步还原。卡鲁索说:“为了正确地吸满气,必须挺胸收腹, 而在吐气时则进行相反的过程。可以把横膈膜的功能比做风箱,它执行着风箱的工作,呼吸的练习是身体各功能联合活动的过程。

呼吸练习往往结合歌唱进行,具体方法有:练习缓慢平稳地吸气,慢慢地、均匀而轻地吐气;锻炼小腹的收缩技能和横膈膜的弹性,快吸短吐,吐一次气则收小腹一次,同时伴随两助向外扩张一次。初练时速度可慢,熟练后可快一些,也可变换速度,如忽慢忽快,忽停忽起。富格森说:“姿势对于养成正确的呼吸习惯至为重要。”所以正确的姿势是好的发声的基础。从呼吸法的观点看,胸腹式呼吸方法的姿势是良好的呼吸姿势。即:两腿稍为分开,使身体平稳重心稳定,头部自然端正平直,上身、肩、手、头要自然放松,不压迫喉头,姿态端正。无论坐姿或是站姿,身体都不向前弯或后靠,以不妨碍发声为目的。

二、歌唱还必须了解歌唱呼吸的生理、心理特点

歌唱学习的特点之一是:必须了解歌唱呼吸的生理、心理特点,了解呼吸与歌唱技巧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声音基础。

(一)声区

最早由西班牙的加尔西亚提出,至今尚无定论。有的人认为人声应分成三个声区,常见的是分成二个声区,即头声区和胸声区,用这种方法划分,较适合青少年歌唱教学。

(二)发声

这是歌唱技术中最基础的技术问题。发声一般根据声区划分为胸声发声和头声发声。儿童歌唱的发声必须是高位置的头声发声,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歌唱发声教学首先考虑的是优美的音质而不是音量,只有当学生学会用头声轻声地歌唱后才能解决音量问题。歌唱教学中就必须掌握尺度地适当用轻声歌唱,体会发声器官在歌唱时的协调感;禁示大声喊唱。特别是男孩唱高音时,用大本嗓子的胸声发声大声唱,出现喊叫,脖子出现青筋,表现出吃力、费劲难受膜样此现象应避免。训练头声,无论唱高音或低音区都应以头声发声的方法来歌唱。

训练头声的方法:教师可形象地告诉学生,鼻尖以上的头部是“楼上”,鼻尖以下是楼下”。歌唱时声音往上向“楼上”送,感觉声音在“楼上”响,反之,如果掉下“楼下”的没有色彩的声音就是常说的“白声”。靠听觉辩别头声,训练头声的练习很多,开始学习时下行音阶的练习是便于学生体会头声唱法的有效途径。

人的嗓音可分三层,即最高层是假声、中间层是“咽音”,最低层是“真音”。训练头声初级阶段为了获得头声,应以“假声训练为主,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应要求学生唱得“轻一点、柔一点、暗一点、直一点”。即:轻、柔、暗、直歌唱,但并非松垮无力,应是积极主动、有气息支持,像唱轻声那样的状态来歌唱,否则达不到预期果。

(三)变声

变声期是中学音乐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知道,音色和音域突然发生显著的变化是青春期第二次性特征之一。人在少年期男女的声音基本上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到了青春期,身体开始具备男女的显著特征,如在声音方面男生音域突然下降,胸声增多,沙哑,甲状骨突出,声带充血,音色暗,音域窄。女学生开始出现声音枯竭、涩滞声带充血现象,后来声音变得丰满,音域却稍为宽广了,音色带有女性光泽的变化。这种声音变化现象叫变声,这一时期就称为变声期,变声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经过的伴随成熟的过渡期的现象。因而,歌唱学习中,应根据变声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安全度过变声期。

(四)变声期

变声期可分为变声前期、变声中期、变声后期。变声期根据性别、气质、气候、地理环境以及生活条件的不同,使学生出现个人差异。男学生一般在十三四岁,女学生一般十二三岁。男学生一般经半年到一年,女学生3到6个月就结束了。

由此可知,初中大部分学生处于变声中期,初中毕业到高中时变声结束,歌唱教学不能忽视这一现状。

变声期的音域:

变声结束,女学生没有大变化,男学生下降了一个八度。

(五)变声期学生的心理

男女学生对自己的声音特别关注,精神不稳定。有时不愿跟他人说话,唯恐别人笑话,歌唱时不愿开口,怕唱不准音。歌唱的时间持续短,极易疲劳。如果教师此时不能给以适当的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对歌唱的兴趣。根据这些情况,不仅在音乐课中而且在一般教育中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教育。首先是让学生认识到变声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正常自然现象,是较短的过渡期。其次,教育学生注意变声期的卫生,是为了避免喉头过度的负担,不大声喊叫,不长时间高声说话。然后,对变声期的声音运用给以适当的指导。

(六)变声期与歌唱

1.选择音域较窄的歌曲教材

移低调轻松地歌唱,音域控制在八度之内,唱的时间要短。如果唱高音困难,允许学生降低八度唱。

2.采用男女生分声部唱

变声的男学生唱低音声部、或唱同声合唱的低音声部的方法。

3.适当地进行呼吸、发声训练促其喉部正常发育,在教师指导下适当的锻炼是有益的,有助于促进健康的身体发育。

4.经常了解学生音域、音色的变化

及时发现变声现象,也可将变声学生安排在离教师距离近的位置,对学生给予关心和适当指导,创造良好、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会感到有压迫感。

5.加强卫生教育

防止感冒和呼吸道感染,少吃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导致发声器官炎症疾患。

6.调整音乐教学的内容、手段

此阶段因喉头充血不能长时间歌唱,就应避免高音发音,毋宁说这时期歌唱活动是消极韵,不如用演奏器乐、欣赏音乐来满足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根据以上变声期生理和心理,我们可知歌唱学习的特点之一,即认识把握变声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对症下药学习歌唱,既让学生安全度过伴随成熟现象的变声期,又要使学生在变声期中根据自己的特点获得歌唱技能的发展,增加对音乐的欲望,是中学歌唱教学较难处理的课题。

三、歌唱的咬字吐字一定要字正腔圆

“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腔由字生,字正而腔圆”。歌唱中字音的准确意味着旋律与字音声调的关系是否协调。

咬字吐字的训练方法:

(一)口腔活动机能训练

开始可用轻声慢速演唱较轻松活泼短小的歌曲,如唱《嘀哩嘀哩》时,应强调声母“d、l”的训练,在舌尖部位咬准,口形不能过大,咬字器官松弛灵活。可用念绕口令、朗读词的方法练习。

(二)咬字训练

歌唱咬字指咬准每个字的声母。要达到声母发音正确喷吐有力,口腔则应先形成该字韵的形态,然后发音。如唱“妈”字,口内先形成“a的形态,然后发出“m”。可用同音反复、音阶、琶音、歌曲片断来练习。

(三)吐字的训练

歌唱的吐字指把单字的韵母部分引长唱清楚。韵母在字音中占大部分时值。加强韵母的训练是歌唱中的重要环节。如唱一字多音的长音时,口形不变,有控制地将韵母引长唱清楚。

一般说,唱欢快活泼歌曲,咬字吐字应轻快、敏捷、字音清晰;唱抒情舒展,速度较慢歌曲,咬字则应柔和圆满,字头声母相对占有值略长些;唱激昂、雄壮有力的进行曲,咬字声母应发音短促喷吐有力。

总之,歌唱教学首先应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歌唱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望大家能够灵活运用,从而搞好歌唱教学。

[1]音乐基础与欣赏 马西平 主编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年12月

[2]大学综合性音乐教材 曾炎宣 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年1月

猜你喜欢
变声变声期音域
融合CNN和Transformer编码器的变声语音鉴别与还原
木星地
青少年变声期怎样保护嗓子?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真人变声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变声期这般护嗓
论变声期的声乐教学
午晤念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