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腔留管冲洗注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126例

2010-11-22 06:41陕西省旬邑县妇幼保健院旬邑711300
陕西医学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窦炎庆大霉素脓液

陕西省旬邑县妇幼保健院(旬邑 711300)

乔小明

慢性鼻窦炎是五官科常见疾病,经多次手术仍不能得到根治。鼻窦炎的非手术治疗仍需要我们去探讨和发展。我科于2001年8月至2008年8月,应用上颌窦腔留管冲洗注药方法,对126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126例患者中,男85例,女41例,年龄 18~50岁。病史3个月至5年。全部病人有头痛、鼻塞、黄涕或脓鼻涕等症状。X线证实窦腔密度增高,上颌窦穿刺均抽出脓液。随机将病人分成 3组。A组 58例,用 3%过氧化氢冲洗;B组 46例,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C组 22例,用 0.9%氯化钠冲洗,三组冲洗后均向窦腔注射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注射液 8万单位。

2 治疗方法 先用血管收缩剂收缩鼻腔粘膜及上颌窦自然窦口,后用1%丁卡因麻醉下鼻道,作上颌窦穿刺。确定穿刺成功后拔出针芯,分别用 A组:3%过氧化氢;B组:甲硝唑注射液;C组:0.9%氯化钠作冲洗液,冲洗上颌窦腔至冲洗液清亮,后向窦腔注入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注射液,然后用消毒好的硅胶管缓慢从穿刺针中放入窦腔,退出穿刺针,将硅胶管一端留于窦腔,另一端固定于鼻翼,术侧鼻腔填少量棉片以防导管滑脱,次日冲洗前取出棉片。每日冲洗注药1次,无需重复穿刺,7d为1疗程,1疗程无效即改为手术治疗。

3 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治愈:头痛、鼻塞、黄鼻涕等消失,X线证实窦腔密度恢复正常,窦腔回抽无脓液,冲洗液清亮。有效:上述症状消失,重复冲洗及抽液少许混浊。无效:症状减轻,重复抽吸及冲洗见脓液。

4 结 果 3种冲洗注药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疗效,见附表。结果显示,3%过氧化氢上颌窦穿刺冲洗注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疗效更佳。

附表 窦腔留管冲洗注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疗效比较

讨 论

鼻窦粘膜上皮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与修复是慢性鼻窦炎发病与治疗的关键。这个结构的正常决定于各种因素,包括鼻气流、窦口开放、窦内氧气压和粘液纤毛清除率等。Stammberger的研究表明,慢性鼻窦炎中一旦解除鼻道复合体处阻塞,鼻腔内氧分压升高,鼻腔粘膜是可以恢复的。保持鼻腔粘膜正常,并保持各鼻道及窦腔通畅,使粘膜功能恢复正常而治愈鼻窦炎。

上颌窦穿刺冲洗注药是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最常用方法之一。通常穿刺后不留管,多用生理盐水或其他药液作冲洗液。我们应用 3%过氧化氢作冲洗液并留管,避免了反复穿刺,并可做到每日一次冲洗注药。通过对58例观察,一次穿刺冲洗注药总有效率达100%;明显优于其它两组。3%过氧化氢与上颌窦脓液相遇时瞬间产生大量泡沫,脓液越多产生泡沫越大,泡沫产生的机械压力使自然窦口完全开放,可将窦内脓液彻底冲洗,同时释放的氧气充分纠正了窦腔粘膜缺氧状态。留置的硅胶管,方便了连续冲洗和注药。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混合药液可改善窦腔粘膜的炎性和水肿状态,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的原因。但庆大霉素的毒副作用,尤其是用于儿童,应值得特别注意,慎用或改用其他抗生素。

猜你喜欢
窦炎庆大霉素脓液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研究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乳腺炎患者乳腺脓液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硫酸庆大霉素临床药效学研究进展
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矾冰液调制金黄散联合庆大霉素用于高危药物外渗致肿痛及水疱的疗效探讨
庆大霉素高渗盐水在手足外科感染性肉芽组织创面换药中的应用
我院2013年病原菌种类及药敏分析研究
牙源性上颌窦炎漏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