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业的发展趋势

2010-12-04 05:44
关键词:信托业信托公司信托

陈 岩

(东北财经大学 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中国信托业的发展趋势

陈 岩

(东北财经大学 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信托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明确的经营定位和稳定的赢利模式,直到2007年银监会实施"信托新政",信托主业才逐渐清晰.在回顾信托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分析信托生存发展的环境,进而对信托业务进行定位,预测其发展趋势.

信托业;信托公司;业务定位;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活动的增多,作为我国四大金融主业之一的信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从1979年我国第一家信托公司成立,到现在已走过30多个年头.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信托业走过了一段曲折探索之路.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经济政策环境下,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再次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

一、中国信托业发展历程回顾

回顾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从1979年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成立到1999年第五次信托整顿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信托探索阶段,也是信托发展最为曲折动荡的阶段.这符合新生事物的初期发展特征,也是与我国经济改革的发展阶段相一致的.信托投资公司数量最高达到1000多家,业务品种以经营信托贷款为主.这为解决当时金融机构数量少、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问题,支持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同时,由于监管不足,内控机制缺失,信托贷款形成了大量坏账,信托公司也出现许多管理问题,处于待清理整顿的边缘.

从1999年第五次清理整顿开始到2007年银监会实施"信托新政"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信托规范阶段,也是信托回归主业阶段.以信托业归位为立足点,形成了以《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办法》为基础的信托法律法规框架,并相继出台了信托会计制度、信托专用账户制度等配套制度.在此基础上,信托投资公司以资金信托、财产信托和公益信托为核心业务的经营范围基本确立,为归位后的信托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经过重新登记,信托公司数量骤减,规范性提升,并开始推出真正意义上的信托产品,信托业开始显露生机.

从2007年银监会实施"信托新政"到现在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是信托发展阶段,也是信托规模急剧扩张、产品创新活跃的阶段.新的形势、新的环境促进形成新的监管体系,在规范中信托业开始走上蓬勃发展之路.

从信托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以下经验教训.一是健全的制度架构、有效的监管体系和良好的经营规则是信托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石和保障.我国信托业之所以历经起伏、几番整顿,与制度缺失、监管乏力、规则不明有直接因果关系.信托投资公司违规经营,经营风险加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托业的社会声誉和信托投资公司的诚信形象.二是信托的发展以经济的发展为支撑并与之同步.信托无法跨越经济发展阶段去发展,只有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产生对信托的需求.需求是信托发展的市场基础,需求的变化决定了信托产品的方向.三是信托业发展离不开合理的业务定位.也就是说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信托业务要主动符合需求.业务定位不准,与需求脱节,就不会有好的效果.要根据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业务定位.四是信托业要与时俱进,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壮大实力、练好内功.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市场参与主体众多,同业竞争激烈.信托公司只有有效增强自身的资本实力,切实改善信托公司的治理机制和内控制度,树立品牌和信誉,推出具有特色的产品,才能提升竞争力,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二、当前信托业所处环境分析

信托的发展以经济的发展为支撑并与之同步,因此有必要对当前信托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以找到信托的业务定位和判断信托业发展趋势.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

1.经济环境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动荡、经济下滑.在这一背景下,2009年我国政府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用加大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这一政策已有效抑制住经济快速下滑局面,到下半年,我国经济开始缓慢触底回升.虽然保增长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大量的货币投放使资产价格快速上升,消费价格指数节节攀升,我国又面临着通胀的压力,货币政策退出在所难免.进入2010年,宏观经济环境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一大经济背景下,信托业的发展受到直接影响.首先是货币政策的转向影响信托公司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收益水平.其次是证券市场进入震荡调整期,信托公司证券类的产品发行受到影响.最后是房地产信托产品放款利率降低,融资成本上升,项目收益率下降.据用益信托网统计估算,2009年平均信托报酬率仅为0.74%,达到近年来最低水平;资本利润率由 2008年的13.19%下降到2009年的12.77%,信托业务总收入由2008年的93.48亿元下降到2009年的84.08亿元.这表明经济环境的变动对信托业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2.政策环境

2010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不会再继续,更多的是区域振兴计划和行业振兴计划.货币政策相比2009年从紧,并逐渐回归常态.扩内需、调结构成为主线,管理通胀预期被提上日程.在大的政策背景下,2010年相继出现了几个有影响的政策事件.一是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新的"国六条"实施,九部委联合出台调控新政《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的通知》,开始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二是全面清理地方政府平台融资.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四部委又出台细则加以贯彻,地方政府平台融资开始规范收紧.三是证券市场推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有了做空机制,意在解决中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单边市的局面,防止大起大落.四是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加强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政策目标直指信托公司,加强信托业务监管,规范信托公司经营行为.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具体的金融监管政策,对信托业务的压力和冲击都是明显的.证券投资类信托业务、房地产资金信托业务、政府基建信托资金业务和银信合作理财业务一直是信托公司的主打业务,占比超过90%,政策的变动、收紧、规范势必实质影响信托业务,信托公司需要适应政策变化,调整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

3.竞争环境

金融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信托在现有业务领域面临的竞争加剧.银监会新规要求房地产信托融资比照银行贷款管理.在贷款条件相同情况下,银行在融资成本方面比信托具有优势.在理财业务市场,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相比,信托公司在实力、信誉及专业化方面也不占优势.在股权投资和证券私募方面,信托公司在机制、人才、经验方面与私募基金相比还有差距.在市场竞争面前,信托公司凸显出专业能力与自主资产管理能力不足.这种不足直接导致信托公司无法有效抵御市场波动风险,也直接造成信托公司在金融市场中没有专属业务领域和专属业务优势.

三、中国信托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信托业的发展必然是全面竞争的态势和格局.竞争既来自信托同业也来自金融同业.实力、品牌、信誉、产品构成竞争的基本要素.谁协调解决了以上要素,谁就处于竞争优势地位.

1.自主管理能力决定发展速度

目前信托公司普遍存在着"广种薄收"、"以量取胜"、片面追求规模的粗放式经营现象,业务同质化严重,以"管道""平台"角色所开展的银信合作、信证合作业务比重过大,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低,收益水平微薄.这种低效粗放式经营有悖信托本质和经营主旨,与"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专业理财机构形象相差太远,更像是普通中介机构,凸显主动管理能力的不足.好在这一现象已引起监管层的思考并付诸行动,对信托公司采取分类管理、综合考评的方法,在"信托业务综合管理能力"项下包含信托业务规模、信托报酬率、信托报酬率增长率、信托业务收入、信托规模增长率、投资类业务收益水平、融资类业务收益水平等具体监管指标.同时又出台相关政策规范"管道""平台"业务,以求在监管推动下促使信托业务回归主业,增强自主管理能力.但信托公司要实现自主管理,关键还需内生动力来推动.

自主管理对信托公司有着莫大的价值和益处.首先是信托公司尽职尽责的表现.尽责是信托公司履行受托人职能的基本素质和要求,不能尽责,何以受托?尽责构成委托人信任的基础,而信任又构成信托存在的前提,正所谓"无信不托".其次是可有效控制规避信托过程中的风险.信托公司如果不亲自处理信托事务,不进行自主管理,就无法发现潜在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信托财产的可规避损失发生实际是对委托人或受益人利益的损害.同时也可能存在因信息披露不足导致委托人对信托公司的不信任,影响信托公司声誉.最后是可最大限度发现机会、创新产品,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建立先发优势和专属优势,在市场中拥有一片真正属于信托公司的天空.自主管理关系着信托公司的信誉、能力、客户质量和产品定价,因此,信托公司自主管理能力有多强,发展速度就有多快.

2.品牌信誉能力决定成长高度

既然未来信托定位为专业理财、高端理财,那么没有品牌、信誉是无法被委托人认知和认可的,信任本来就是信托存在的基础,无信不立,无信不托.未来信托市场竞争必然由价格竞争上升到品牌竞争,提升品牌竞争优势是提高信托公司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品牌不仅是企业名称、商标符号,还是品质、信誉、实力的集合,更是消费者的忠诚和信心.品牌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品牌是培育、发展、管理的过程和结果.品牌建立不仅需要长期积累和培育,还需要全方位规划和推广,其中涉及信托公司本身、产品、服务、文化、差异性多个形成要素.

信托要搞好品牌建设,信托公司首先应从人才策略、产品策略、营销策略、管理策略、服务策略、信息质量策略等分策略入手,提升质量和水平,从而形成综合实力,领先对手.其次是通过营销、产品、服务等取得投资人认知.三是提供投资人认可的产品、特色的产品和差异化的产品,满足投资人需求.四是形成信托公司企业文化,找准定位点,使竞争对手无从模仿.品牌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品牌的大小有无决定了信托发展的空间和高度.

3.产品创新能力决定赢利幅度

信托公司经营范围非常宽泛,除现在的资金信托业务外,还可以经营财产信托,比如动产、不动产信托等.从市场跨度讲,信托可以同时进入货币、资本、实业多个市场.由此可见,信托发展的空间和优势还是很大、很明显的.这为信托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深度和广度.

信托产品的创新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产品易被投资人认知和接受,程序清晰可操作,具有规模和效益.信托公司在资金信托领域如私募股权投资、QDII、房地产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可以凭借信托制度优势,进行产品创新.产品创新关键是要彻底摒弃传统的项目融资贷款业务模式,全面采用基金产品的设计原理和运作、管理流程,实现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品牌化,这样的创新才有价值和意义.

在财产信托方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难以计数的不动产资产.这些资产需要专业机构推出特色产品来管理,完全可以成为信托的专属业务空间.虽然受制于政策,难以大规模开展,但却是大势所趋.信托公司进行研究、尝试、创新还是大有可为、符合长远利益的.产品创新是信托业生命、生机的源泉,也是信托公司差异化的标志,更是效益的来源和保证.

[1]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调查统计处.天津市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华北金融,2005(9):19-21.

[2]汪 戎,熊 俊.中国信托业发展30年评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1):86-92.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 trust industry

CHEN Yan

(Colleg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Dongbei Univ.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116023,China)

There has long been no clear position and stable operating profit model for trust.CBRC implemented"trust new deal"until 2007,trust principal industry began to slowly clear up.The pape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of trust.Based on lessons learned,it analyze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ust,and then located the trust business and forecasted its development trends.

trust industry;trust company;position of profession;development trend

1671-7041(2010)06-0016-03

F830.8

A*

2010-08-03

陈 岩(1972-),女,辽宁锦州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信托业信托公司信托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信托QDⅡ业务新征程
中国信托业2016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谁来化解债券违约危机与信托兑付危机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信托业协会:应逐步解除刚兑魔咒
规范信托营销上海银监局重提信托代销面签
关注我国信托金融
信托项目终止未被取回的信托财产的管理和核算办法初探
信托业:最后一次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