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峨眉武术的起源及对“白猿起源说”的质疑

2010-12-08 02:13王亚慧代凌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峨眉峨眉山起源

王亚慧,代凌江

(1.乐山师范学院峨眉武术文化研究所,四川 乐山 614000;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试论峨眉武术的起源及对“白猿起源说”的质疑

王亚慧1,代凌江2

(1.乐山师范学院峨眉武术文化研究所,四川 乐山 614000;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峨眉武术”的概念是指:起源于四川峨眉山地区的峨眉山道、僧武术与民间武术,主要流传于峨眉山地区,并广泛流传于整个巴蜀地区乃至其它地区,以峨眉命名的各种拳术、器械、功法和武术理论等武术内容和形式的总称。峨眉山武术起源于峨眉山道家养生功。峨眉山武术“白猿起源说”是一种典型人为的编造、嫁接和附会,是对峨眉山地域武术起源的有意误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山地域武术;白猿起源说

在中国传统武术的三大流派——少林、武当、峨眉中,少林武术、武当武术的起源清晰而明了,只有峨眉武术的起源扑朔迷离,峨眉武术的概念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峨眉山武术与巴蜀武术之间的峨眉武术名份之争难分彼此,更有战国时白猿祖师司徒玄空首创峨眉山白猿通臂拳之说,以至于世间人不闻其实,也人云亦云,一直误传到现在,反而真实的峨眉武术起源却掩盖在历史的尘埃之下,无人知晓。2007年峨眉武术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峨眉武术遗产的探究、挖掘、整理和保护难题摆在所有峨眉武术研究者的面前。此文通过广泛查阅有关峨眉山地域历史、文化资料,深入探究白猿通臂拳的起源,详尽对比有关峨眉山地域武术起源的现存历史、传说资料,实地考察峨眉山地域武术现状以及对当今峨眉山地域武术传承人、地域文化工作者的当面访谈,对峨眉山地域武术“白猿起源说”的形成过程进行详细的推理与考证,从而得出对非遗背景下的峨眉武术概念、峨眉武术起源的正确认识和提出对峨眉武术“白猿起源说”的质疑。

1 有关峨眉武术起源的观点

在 2007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材料《峨眉武术》中对峨眉武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峨眉武术是指产生起源于四川峨眉山并广泛流传于整个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武术的总称。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峨眉武术的核心即是峨眉山地域武术,新时期的“峨眉武术”与“巴蜀武术”在概念上已不具有同一性。有关峨眉武术起源的官方及民间认识还有“白猿起源说”、“少林起源说”、“巴蜀起源说”、“三大起源说”、“尼姑起源说”、“道姑起源说”、“佛道起源说”等多种版本,现表述如下。

(1)峨眉武术“白猿起源说”:《四川武术大全》第四十八章《通臂拳源流》记载:春秋战国时由白猿公所创(姓白,名士口,字衣三,道号动灵子,即:四川峨嵋山的司徒玄空。司徒玄空年迈时人称白猿道人,在峨嵋山授徒甚众)。在民间辗转流传中,逐渐形成了通背猿猴,白猿通臂等拳套。[1]其后出版的官方文献如《峨眉山志》、《乐山市志》、《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等均采用了以上说法,目的是要以此证明峨眉武术的源远流长。“白猿起源说”也是特指峨眉山地域武术的起源。

(2)峨眉武术“少林起源说”:代表人物程大力认为:明代的峨嵋武术大致自成体系的,但与少林武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明代的峨嵋武术,因为明末动荡的摧残,已经基本消失而不复存在。清代的峨嵋武术,从渊源上讲,很大一部分与天地会关系密切,从而与少林武术关系密切。同时程大力还认为:所谓峨眉武术就是四川武术。[2]此说与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说一脉相承,同时与非遗背景下的峨眉武术概念有一定的差异。

(3)峨眉武术“巴蜀起源说”:据《四川体育史料·武术专辑》(1984年 5期)所刊“峨眉武术初探 (初稿)”一文认为:峨眉武术是在巴蜀各族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峨眉武术,是以四川的名山—峨眉山而命名…到了宋代,逐渐形成了峨眉武术的体系…峨眉二字,广而言之,为古巴蜀之称。因此,无论过去和现在,凡在四川内流传久,根基深,具有地方风格的拳种,均属峨眉武术。[3]峨眉武术传承人汪键也认为:从广义上讲,巴渝武术统称为峨眉武术。[4]此说错误有二:一是峨眉二字曾经是古蜀国的代称,有西蜀峨眉之说,但没有代表巴。二是所有在名称上与峨眉相关的武术内容,细探其起源无一不自称与峨眉山相关。

(4)峨眉武术“三大起源说”:四川武术协会副主席肖家泽认为:武术派系讲究根源。虽然很多外来武术跟峨眉渐渐融合,自称峨眉派,但由于在川内找不到根,都不是土生土长的正宗峨眉,从 1984年起,通过追根溯源、找传承人,以及武术风格特点综合论证,25年后,四川省武协终于确定了正宗峨眉的三大发源地,即川西一带的黄林门、峨眉山本土的拳种、内江资中的盘破门。[5]“三大起源说”其实是 2009年才出现的对于巴蜀武术起源的全新提法。黄林门、盘破门均是现四川境内发展得相当好的地域武术内容,完全可以独立成派,但因两门派武术都起源于清代的历史,我们认为如果作为峨眉武术的起源时间太短了。

(5)峨眉武术“尼姑起源说”:金庸在其著名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1961年)通过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的弟子俞莲舟之口对峨眉武术起源有一个著名结论:恩师与郭女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后,此后没再见过面。恩师说,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个人,那便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杨过。郭女侠走遍天下,找不到杨大侠,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6]明眼人一看就知此说法纯粹为小说家杜撰,但因为金庸先生武侠小说的流行而畅行天下,知之者甚众。另据《峨眉山佛教志》记载,峨眉山在唐代有位法号慧续的比丘尼在黑水寺修住,其后无人为继。时至 1956年,以常清法师为首的一批比丘尼进住伏虎寺。至此,峨眉山才开始又有比丘尼修住。

(6)峨眉武术“道姑起源说”:河南拳师孟宪超在其《峨眉拳全书》中记载:(峨眉拳)祖师原为一道姑,后入佛门,是为道门修练,佛门正果。是时,师善技击,喜研各家拳法,虑各家拳法繁杂,莫衷一是,女子御侮,另有不同,遂探各家之拳意,另僻蹊径,创不接手之拳法,独树一帜。仰大慈悲法力,喜龙女化身,积十三年,始臻大成。身旁弟子习之,呼之玉女拳法,同道相誉,称曰峨眉拳,后弟子至峨眉山,偶谐振其者,始称峨眉,此拳名之始末也。并自述其1958年在重庆市(原属四川省)十三中读书时,得吴先绪先生峨眉拳真传。[7]此说在峨眉武术的发源地峨眉山以及四川武术界虽无人响应,但河南峨眉拳却是以峨眉命名的、在峨眉山之外发展得最好的一支武术内容,其与峨眉山的关系还有待考证。

(7)峨眉武术“佛道起源说”:朱明忠在其《峨眉武术—中国佛教文化的瑰宝》一文中认为:佛、道两教传入峨眉山以后,僧人和道人在参禅静坐、念经拜佛之余,也经常习练拳脚、弄枪使棒,一则为强身健体,二则也为保寺护院。由于他们平时参禅打坐,具有深厚的内功;再加上僧、道两家在练拳使棒中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各创新路,因此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峨眉武术。峨眉武术兼有佛家和道家之长,既吸收了道家的动功,又吸收了佛教禅修的静功,故而创造出一套动静结合的练功方法。这种方法与各种拳术、器械、散打及气功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庞大的峨眉派武术体系。[8]

我们认为:非物质文化背景下的峨眉武术起源于峨眉山地域道家养生功法。原因有二:一是峨眉山是先有道教再有佛教。在佛教传入峨眉山之前,就有方士、仙家、隐者在峨眉山修道、隐居。道教吸收了古代巫术、方士、神仙家的观点,主张清静无为、养生修炼、长生成仙,因此,道家与道教导引术最有可能成为峨眉山地域武术的最初内容。[9]二是现存最早的、并有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的峨眉武术内容——峨眉十二桩的创编者白云禅师原本是峨眉山一道士,峨眉十二桩是依据道家《黄庭内外景经》、《太上清静经》与《阴符经》创造发挥的,其以《黄庭内外景经》为练功的纲目指南,动作名称及技术内容明显有道教养生功法的特点。[10]另外记载峨眉山武术最早的诗是明代抗倭寇名将唐顺之 (1507-1560年,江苏武进人)在《荆川先生文集》中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中有“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深山白猿授”,因习练武术的目的与峨眉山佛教教义相去甚远,因此我们认为此拳歌中所描写的也是道家的武术内容。

2 对峨眉山地域武术“白猿起源说”的文献记载与质疑

在有关峨眉武术众多起源的不同认识中,尤其以峨眉武术“白猿起源说”为最盛,而认真地究其来源,峨眉山武术“白猿起源说”只是上个世纪 1979年开始的四川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后,四川官方及民间的武术家、武术文化学者以现有的武术文献资料记载与部分通臂拳古谱中的传说对峨眉山武术起源的一种推断,其真实性是非常值得怀疑的。我们首先从上个世纪的1979年四川武术挖掘整理之后对峨眉山地域武术“白猿起源说”的种种表述,以时间为序将其罗列如下:

(1)1989年《四川武术大全》“通臂拳源”中记载:春秋战国时由白猿公所创 (姓白,名士口,字衣三,道号动灵子,即:四川峨嵋山的司徒玄空。司徒玄空年迈时人称白猿道人,在峨嵋山授徒甚众)。在民间辗转流传中,逐渐形成了通背猿猴,白猿通臂等拳套。[11]

(2)1997年《峨眉山志》记载为:战国时,有白衣三者,号动灵,亦名司徒玄空,仿山猴动作创编“峨眉通臂拳”,攻防灵活,在峨眉山授徒甚众,今流传于成都、重庆、攀枝花市等地,后人称他为“白猿祖师”。[12]

(3)2001年,《乐山市志》记载为:白衣三,相传战国时仿山猿动作创编峨眉通臂拳,攻防灵活,在峨眉山授徒甚众。[13]

(4)2004年,峨眉武术传承人汪键在其所著的《习峨眉武功》一书中完全采用了《四川武术大全》、《乐山市志》、《峨眉山志》中的记载,认为北京牛街流行的白猿通臂拳也系峨眉派的一分支,司徒玄空创编了“猿公剑法”,并认为此剑法即是后汉赵晔撰《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九》记录的猿公传授越女的剑术。[14]

(5)2005年,峨眉山地域文化研究学者魏亦雄也发文支持峨眉通臂拳“白猿起源说”,而且将《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九》的“袁公飞身上树,变成白猿”的中的“白猿”与明代搞倭名将唐顺之 (1507-1560,江苏武进人)在其所著《荆川先生文集》中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中的两句“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山中白猿授”中的“白猿”联系起来,认为此“白猿”即是彼“白猿”,“白猿“、“袁公”、“白猿祖师”是同一个人。[15]

(6)2007年,峨眉山市政府、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编印的《中华武术文化之瑰宝:峨眉武术》一书(内部资料)对峨眉武术起源的记载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位名叫司徒玄空的武士,姓白名士口,字衣三,号动灵子,他隐居峨眉山中,长期与峨眉灵猴相处,模仿猿猴的动作,创编了一套动作灵活的“峨眉通臂拳”,并广收门徒,世代相传,因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徒众尊称他为“白猿祖师”。这是有史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同年的峨眉武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中也引用了以上说法来证明峨眉山地域武术的历史悠久与渊源流长。[16]

以上白猿通臂拳起源的说法与武田熙 (日)所著的《通背拳法》一书有关。武田熙,1903年生于日本崎玉县,少年习武,曾与日本武师齐村五郎练过“剑道”。1921年,武田熙随师到中国考察,后于 1924年被日本政府征训,并以外务省名誉派驻中国北平(北京)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留学,研究中国文化和收集情报信息。为掩人耳目,武田熙拜北平(北京)祁家门老派通背拳第四代传人贺福元为师,平时由师兄白乐民代师传艺操习通背拳。[17]武田熙在其编撰的《通背拳法》(1937)第一章第二节《通背源流》中称:通背门,为战国时白猿者所传,至今已两千余年。白猿,姓白,名士口,字衣三,道号动灵子。[18]武田熙是首次在正式出版物中提出了白猿通臂拳为战国白猿者所传之说。查阅1994年成立的北京武术协会牛街民族武术社所公布的古拳谱资料,其中白猿通背拳源流传说记载:白猿通背拳尊白猿公为太始始祖,白猿公俗家名姓白,名士口,字衣三,修道练功模仿猿之长臂为形,猿之灵快为意,操练拳法功成名就,人称道号“洞灵子”。白猿艺成后传给三友李义,王道,韩成,上传下承历经后世已无法考查。另有诗云:昔日伯阳守桃园,偶遇偷桃一小仙,三卷天书成大道,白猿传授通背拳。行拳通背猿猴拳老谱记载:大宋年间有得道异人姓:司徒,名:玄空,道号白猿老人,系峨嵋山峨嵋派,始创少林通背。后传陈摶老祖…至大明万历年间,陈摶老祖隐修,通背门遂失传。后又由司徒玄空老祖再度出世,仍在峨嵋山修炼三五之功,下山传艺…据侯成鼐拳谱抄本——峨嵋通背心猿家拳谱记载:唐末宋初,有陈摶、字图南、安徽亳洲真源人,赐号希夷。…服气避谷,凡二十餘年,感五气龙君,授以睡法拳法,睡法为运转法,拳法练通背心猿二十四式,…后游峨嵋山遇一人,姓:司徒,名:玄空,陈摶将此功传给玄空道人,后称曰:白猿老人。[19]北京牛街武术协会官方网站也认为:白猿通背源流众说不一,有说孙膑、白猿公、陈抟、惠可、司徒玄空等创拳的,但都无确切的历史考证。有关白猿通臂拳起源最正式的说法为:清代,白猿通背拳在山东济南府黄县、潍县地界流传,之前起源待考。清道光年间,山东济南府潍县周村人鲁云清经营皮货生意至京,传白猿通臂拳于弟子石洪胜,此拳自此落户京城。石师艺传牛街回族马晓合等,自此白猿通背拳开始牛街地区传承。从清道光至今也不过 190余年,但牛街通臂古谱中提到了两点对后来峨眉武术白猿起源说的产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一是通臂拳曾经起源于峨眉山峨嵋派,二是白猿公和司徒玄空两位人物的出现。[19]

当然,伴随峨眉武术“白猿起源说”的产生,提出质疑者并否认的观点也不少。松田隆智 (日本)所著《图说中国武术史》、成都体育学院教授习云太所著《中国武术史》、辽宁省武术协会副主席韩宝轩所著“武田熙《通背拳法》一书的讹传”均认为此说为伪造和传说。另外有二个有趣的事实:一是峨眉山地区在1963年曾出土了大量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似乎与司徒玄空出现的年代相近。二是现在峨眉山地区依然流传的峨眉通臂拳其历史不超过三十年,其名称也不是白猿通臂拳,而是六合通臂拳,师承为原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家王树田。

3 结论

通过以上对峨眉武术概念、武术起源问题的探究和有关峨眉武术“白猿起源说”的质疑,我们认为:

(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峨眉武术”的概念是指:产生、起源于四川峨眉山地区的峨眉山僧、道武术与民间武术,主要流传于峨眉山地区,并广泛流传于整个巴蜀地区乃至其它地区的,以峨眉命名的各种拳术、器械、功法和武术理论等武术内容和形式的总称。

(2)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峨眉武术起源于峨眉山武术,起源于峨眉山道家养生功。而后通过峨眉山道家、佛家及民间三条途径流传至今。

(3)峨眉山武术“白猿起源说”和峨眉山武术创始人为司徒玄空的说法,源自于武田熙所著的《通背源流》一书中对白猿通臂拳源的介绍和北京牛街民族武术社流传的有关通臂拳源于古拳谱中的传说,并人为地将各种内容牵强附会形成的,是一种典型的编造、嫁接和附会,是对峨眉山武术起源的有意地误读,是毫无事实根据的。

[1]四川武术挖掘整理小组.四川武术大全[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89:1533.

[2]程大力.峨眉派渊源考证.2007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峨眉武术论坛论文集[M].中国武术协会,2007:8.

[3]四川武术挖整小组.四川体育史料·武术专辑 [M].1984 (5).

[4]汪键.习峨眉武功[M].成都: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13. [5]陈松.25年追本溯源,峨眉武术首定三大发源地 [J].成都商报,2009-9-25.

[6]金庸.倚天屠龙记[M].广州: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242.

[7]孟宪超.峨眉拳全书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1.

[8]释永寿主编.峨眉山与巴蜀佛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135.

[9]四川峨眉县志编纂委员会.峨眉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626-628.

[10]傅伟中.峨嵋临济气功 -峨眉十二桩述真[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8:156.

[11]四川武术挖掘整理小组.四川武术大全[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89:1533.

[12]峨眉山志编纂委员会.峨眉山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8.

[13]乐山市志编纂委员会.乐山市志[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2001:726.

[14]汪键.习峨眉武功 [M].成都: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 13.

[15]魏亦雄.峨眉派武术源远流长 [J].巴蜀文化研究通讯, 2005(2).

[16]峨眉山佛教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峨眉武术[M]. 2007:25.

[17]韩宝仪,武田熙.通背拳法[J].精武,2008(7).

[18]武田熙 [日本 ].通背拳法 [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局, 1984,12.

[19]北京武术协会牛街武术社——历史渊源[EB/OL]:http:// www.bytbq.cn/news.asp?NewsId=399.

Tentative Study into the Origin of EmeiW ushu and Doubt on the Saying of"W hite Ape Origin"

W an Ya-hui,Dai L ing-jiang
(Research Center for EmeiWushu Culture,Leshan NormalUniversity,Leshan 614000)

EmeiWushu refers to Daoist,MonkWushu and civilWushu originating in the EmeiMountain area and spreading to the whole Ba-shu area and other areas.It is a conglomeration of various boxing,apparatus,Kongfu and Wushu theories named after Emei.EmeiWushu originates from Daoist health-preserving Kongfu in EmeiMountain. The saying that itoriginates from thewhite ape is a typical far-fetched fabricated lie and an intentionalmisinterpretation of EmeiWus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EmeiWushu,White Ape Origin

G85

A

1001—9154(2010)05—0051—04

book=51,ebook=225

G85

A

1001—9154(2010)05—0051—04

王亚慧,男,四川眉山人,副教授。

2010—02—04

猜你喜欢
峨眉峨眉山起源
你就是那个峨眉老妖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下
峨眉峨秀湖即景(排律八韵)
峨眉上翠氛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贵州最大的峨眉含笑树现身习水
峨眉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