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休闲运动社会功能的大众认知比较

2010-12-08 22:16莫永成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竞技大众功能

莫永成

(广东药学院体育部,广东广州 510006)

中美休闲运动社会功能的大众认知比较

莫永成

(广东药学院体育部,广东广州 510006)

大众对休闲运动的社会功能的认知可以解释他们休闲行为的原始动机,也可以预示休闲运动的社会发展倾向。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美部分休闲领域的学者进行调查,以间接调查的方法了解中、美大众对休闲运动的认知。结果显示,中、美大众对休闲运动的认知存在根本的差别,这种差别根源于中美社会历史文化的差别。

休闲运动;社会功能;认知 ;行为 ;价值取向

对于中国人来说,“体育”是个外来词,由“physical education”翻译而来。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首先进入学校,因而人们见到的体育活动多现于学校体育课堂或课外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活动的增多,社会上的各种体育活动也渐渐多了起来,而无论是群众体育还是竞技体育,人们都将其称为“体育”。这就使得人们对体育这种社会活动的认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局限,对体育社会功能的理解也就难得全面。事实上“运动”具有更广、更丰富的内涵,而中国人常以“体育”来代替“运动”。进入 20世纪 90年代,西方体育文化再次席卷中国大地,它迫使人们对体育社会功能产生再认识。当“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运动康复”、“运动休闲”等新名词出现的时候,人们开始从奥运金牌和学校田径运动会的沉迷中清醒过来,思考和尝试更多、更丰富的体育活动,并从中得到新的体验和收获。如今,休闲体育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并迅速普及。大众的追逐和学界的关注都已证明,休闲运动将会以社会风潮之势深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当下大部分休闲运动方式皆源自美国[1],但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这些舶来品又发生或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这种变化将会影响休闲运动的社会功能和人们的休闲观。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中、美大众对休闲运动的社会功能及休闲价值取向的比较,探明休闲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为休闲研究和休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社会认知的研究应以大众为直接研究对象,本研究对中国与美国的情况进行比较。由于条件所限,只能采取间接调查的方法,因此选择参加“第十届世界休闲大会”和“2009国际运动休闲与健康国际论坛”的中美学者 32人(中国学者14人、美国学者 18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部分学者进行了访谈。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分别以“运动休闲”、“休闲运动”、“体育休闲”、“休闲功能”等为关键词,进行不同组合,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搜索;以“leisure”、“recreation”、“sports leisure”、“outdoor activity”为关键词的不同组合,在 SSCI、ISTP文献库进行英文文献搜索。对搜索到的 130多篇中、英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

1.2.2 问卷调查法 对 32名运动休闲领域的中美学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 100%。中文问卷表采用选择题式问答量表进行,内容涵盖休闲运动现状、休闲运动的大众认知、大众对休闲运动的价值取向等方面。问卷最后设置开放式回答的空间,以搜集学者个人的观点作为对本问卷的内容、结构的补充。英文版问卷调查表由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美籍华人教授根据中文问卷表翻译。问卷表的专家效度为 0.87,重测信度为 0.82。

1.2.3 专家访谈 对部分受调查的学者进行了当面访谈。访谈内容涉及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休闲教育、学生休闲运动行为以及休闲运动的社会功能等理论问题。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美大众对休闲运动的社会功能认知的比较

透过中、美学者对大众的了解和他们自身研究的经验,发现中国与美国大众对休闲运动功能的理解及其价值取向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别之中折射着中、美文化的差别。中国大众认为休闲是业余时间的事,是工作之后的业余活动,是可有可无的。从事休闲运动活动是幸福的,是那些成功人士的专享,因而自己从事休闲运动是在赶时髦和享受生活。这正印证了早期的休闲与社会阶层论的观点[2]。在美国人看来,休闲是每个人的权利,而且神圣不容侵犯。他们拼命工作就是为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享受休闲。从事休闲运动使他们充分理解了生活的意义,体验到了工作取得的成果。美国的节假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神圣的,美国公司、企业、机构最感难做的事就是让员工加班。当遇到非加班不可的工作时,雇主通常要付出几倍的价钱来请员工加班,而且员工有权拒绝加班。美国的法律对此也有十分严格的规定。这就充分证明美国人对休闲的重视和把休闲看作自己的权利。而似乎大部分的美国人都对休闲运动感兴趣,休闲运动是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这已在美国社会达成共识。而从休闲消费的角度考察也可以发现,美国人用于休闲运动的消费可以占到他们食物消费的一半以上[3]。

在中国,由于多年来政府主导下的竞技体育占据着体育活动的主导地位,因此人们谈到“体育”、“运动”时总是有意无意地跟竞技体育相联系。在他们的头脑中,休闲运动与“正规”的体育运动 (竞技运动,通常指奥运会项目)有着严格的界限。这是由我国多年的学校体育教育和举国体制所导致的。中国人从小到大接受的体育教育都是围绕竞技运动项目甚至是奥运会项目展开的,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甚至体操等都是学校体育课的核心内容。对体育的社会功能的认知也被局限在教育方面,比如体育是身体的教育,它可以锻炼人强健的体魄,培养人的坚强意志和集体主义精神等。只是在目前看来,休闲运动作为外来文化传入中国才使得人们对体育的社会功能有了新的认识。美国人将休闲运动和竞技运动视为同一件事。NBA球员打球是在竞技,而自己模仿优秀球员进行的篮球运动则是休闲。所以,在美国这个篮球王国里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各种规格的篮球场地,以此来满足各种身高、技术水平的篮球爱好者的需求。不像在中国,即便是小学的篮球场也一定是比赛规格的标准篮球场。美国人从小接受的体育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体育活动就是一种游戏,而游戏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给人带来快乐、愉悦身心。因此,美国学校毕业的学生大都有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这是在小学的“游戏”中培养出来的。如果让美国人,包括我们调查的学者们对体育社会功能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的话,那将会是休闲娱乐、健身、教育、竞技。所以,美国大众把休闲娱乐看作最重要的体育社会功能的表达[4],快乐地去从事体育运动是首要的前提;如果只为了健身而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甚至是承受着压力 (如为了应付体育考试)的运动活动,那他们可能不会去做。由此看来,在中国大众谈到的体育的社会功能,在美国几乎全部由休闲运动所替代。而中国大众将休闲运动作为体育运动范畴内的一个新成员,是体育社会功能的拓展。

2.2 中美大众体育休闲价值取向的比较

对一个事物的价值评判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活动态度和行为偏向,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目的和方式[5]。从事休闲运动具有其独特的目的性,这种行为的目的性不仅影响着大众对体育休闲方式的选择,而且也反映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体育休闲社会功能的认知的差别。首先,中国人从事休闲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所以他们认为只有那些轻松的、游戏性的运动活动才是休闲运动。在休闲运动和传统的竞技运动之间有着明显的分界线。而美国人从事休闲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发展自身,使自己在工作之余的业余时间里做自己想做的活动,充实和完善自我。因此,他们所青睐的休闲运动多是一些有难度的、能证明自己强悍一面的运动,如攀岩、冒险或是在一种集体活动中改进自己弱点的运动。这似乎与前边所谈到的对休闲运动的社会功能认知的情况有些矛盾。其实美国的教育体系中,学校体育教育就是以休闲教育为主要目的。正因为有了休闲娱乐的体育活动,才使得学生对体育发生了兴趣,形成了运动的习惯。而当一个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时候,他们需要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身体与心智,这时休闲运动又成为他们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手段。他们在学校学习阶段所学到的体育运动都是休闲娱乐体育运动项目,而这些项目的教育功能、健康功能都将以休闲运动方式为手段得以实现。

其次,在美国社会,休闲运动作为休闲的主要方式和内容之一,是社会必须的。而在中国,休闲运动则是可有可无的。美国政府为大众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休闲运动场所,鼓励成立多种多样的休闲运动管理和教育机构,目的在于引导大众积极、健康地从事休闲运动,健康地度过闲暇时间,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中国大众乃至中国政府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休闲运动的重要性,政府仍然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竞技体育领域,而对休闲运动方面的投入则少之又少,说明休闲运动的价值远没有被中国大众和政府所认识。事实上,人们如何度过自己的闲暇时间不仅关乎个人的健康和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和健康发展,甚至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受访的美国学者一致认为,休闲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议题,而休闲运动是休闲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而且他们都坚定地认为美国大部分民众都清楚这一点,因为他们都从小接受过有关的休闲教育。

最后,休闲运动与健身运动的关系问题也存在着明显的中、美差异性解释。中国早期受道教影响的身体运动形式就是以促进健康、延年益寿为其核心目标的[6],因此,运动的形式哪怕枯燥,运动方式哪怕艰苦,这些都不会影响到人们从事运动活动的动机。而美国大众将休闲娱乐与健身融为一体,他们从事运动活动的前提就是迎合自己的兴趣,寻求快乐。即便是在健身俱乐部从事健身锻炼也要从兴趣出发,在快乐中健身。中国不乏起早贪黑练功的人,尤其老年人,可谓练得很苦,但他们的信念是这样练能健身。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人将休闲运动与健身运动视为同一事物,而中国人则对此有着明确的界限。包括受访的中国学者对此问题的理解也存在明显的分歧。

2.3 中美大众休闲运动行为的比较

行为反映着主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认知,反映某事物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的界定[7]。美国人从事的休闲运动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业余时间 (如清晨或下班后)从事的休闲运动活动,这类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去俱乐部活动的,也有在公共运动场地进行的。而活动的规则和组织形式则十分灵活。另一类是节假日相对较长的闲暇时间里从事的休闲运动,通常包括野外生存、攀岩、跳伞、漂流、皮划艇、滑雪等户外运动,其中很多活动被归为冒险运动,在美国很多学校还开设“冒险教育”的课程。无论从事以上所述哪一类休闲运动,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所以,美国的运动场地、设施一定都是建在环境条件较好的地方,因为从事休闲运动的美国人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对环境污染十分敏感。

在中国,从事户外运动或者冒险运动的人相对较少,而受场地条件的限制,人们从事运动时似乎也不在乎环境的好坏,只要有块场地就可以。“街头篮球”一词源自美国,而美国的街头篮球场地一般建在僻静的居住区,而中国许多城市,包括香港,街头篮球场地一般建在繁华的街道旁,人们似乎并不在意场地旁边的车水马龙和尾气排放。从以上分析的行为倾向来看,中国大众对“休闲”和“休闲运动”理解仍比较片面,没有意识到休闲运动与人乃至社会深层次的关系,没有认识到实现休闲运动的必要条件。

3 总 结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休闲运动在中国得到普及,但休闲运动的实质并不为中国人所认识。从休闲运动的形式上看,中、美休闲运动的许多方面仍存在很大差别,这些差别反应了中、美大众对休闲运动社会功能的认知的差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休闲运动的发展和中、美体育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休闲运动在中国大众生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必将引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积极变化。

[1]马惠娣.文化、文化资本与休闲—对休闲问题的再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0):68-73.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 [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

[3]GarryChick,Leisure and Cultural Identity[C],Leisur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impacts on social,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2006,Hangzhou.

[4]Terry Robertson.Foundations of therapeutic recreation[M].Champain, IL:Human Kinetics,2007.

[5]Shogun.D,Characterizing constraints of leisure:A foundation analysis of leisure constraints[M].Leisure Studies,2002,21,27-38.

[6]张 英.荀子的休闲体育观的形成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7,24(2):37-39.

[7]陈志霞,吴 豪.内在动机及其前因变量[J].心理科学进展, 2008,16(1):98-105.

Comparative Study on Cogn itive of Soc ial Function of Leisure Sport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MO Yongcheng
(D ept.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dong Pharm aceutical College,Guangzhou510006,Guangdong,China)

Public recognition can dem onstrate a behaviour tendency and social m otivation.This study investigated som e leisure scholars from china and am erica,aim ed at exploring the difference on leisure sport value and social function betw een Chinese and Am erican peopl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ognition difference exists be tw een the coutries,and it show s the distinction based on history,culture and society.

leisure sport;social function;cognitive;behaviour;value orentation

G811.4

A

1004-0560(2010)01-0067-02

2009-11-10;

2010-01-20

莫永成(1956-),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责任编辑:郭长寿

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竞技大众功能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把党史的功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有效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