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探*

2010-12-13 03:41刘六五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院校高职

刘六五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湖北黄冈438002)

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探*

刘六五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湖北黄冈438002)

基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及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分析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提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试图为高职院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

体育一词,其英文本是physical education,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它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科学技术等要素。体育可分为大众体育、专业体育、学校体育等种类。

法国作家卢梭,1762年在《爱弥尔》一书中,首次使用“体育”一词来描述爱弥尔进行身体的养护、培养和训练等身体教育过程。在我国,“体育”一词最早见于1904年,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提到“保全身体之健旺,体育发达基地。”1907年我国著名女革命家秋瑾在绍兴也创办了体育会。同年,清皇朝学部的奏折中也开始有“体育”这个词。辛亥革命后,“体育”一词才开始使用。

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提高高职在校生身体体质、素养为中心,培养终生体育习惯,养成正确锻炼身体的能力,促进学生终生做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只是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复制,没有高职教育的个性化特色。这里,以黄冈职院的体育课程教学为例,提出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思路,试图为高职院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资源匮乏

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短缺、师生比例不合理、场地器材缺乏和陈旧,这些是制约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

(二)体育课教学课时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特殊性与实践教学的“多轮制”,使体育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产生冲突。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本实现1:1的教学结构,三年学制硬性减少三分之一的基础上,再减去实践教学期间不上体育课,实际只有一个学年的体育教学时间。因此,不少高职院校现在实际上体育课只开设一年。体育课教学时数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正常进行。

(三)教学观念滞后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数体育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已不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需要,体育教学中的竞技体育、阶段体育、体质教育等传统意识顽强地抗拒着新观念的推行。习惯了的“讲——示——练”三段式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单一。并且,仍然强调体育的知识性,技术与要领的技巧性。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做什么。这种滞后的教学观念和落后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的需要。

(四)课程内容落后

原有体育课内容,是按竞技体育、训练运动技巧观念编写的,偏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学生体育习练的兴趣,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与终身体育思想相违背。而且体育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竞技运动为中心,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更不能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五)评价标准单一

现行体育课程评价标准一刀切,采用绝对性评价。体育教育不同于其他课程,在身体素质、掌握技术的能力等方面受遗传因素、生活经历、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而我们现行的评价方式与标准,是以平时上课表现、考勤情况及几项技术考核组成。统一项目、统一标准,从根本上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没有针对不同体质类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

高职教育的职能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的应用型人才,处于社会“宝塔型”人才结构的底部上层区域。按《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高职教育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等特点。

素质,包括身体素质,而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其身体健壮度与身体综合素质比其他类型人才要求更高。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教育是大众化教育,如何提高国民大众的身体素质,是我们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核心问题。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及应对措施

为了克服旧的教育模式弊端,更好地实现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宗旨,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应确立多层次、多维度、多类型的体育教学目标;树立“健康第一”的新理念;强化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锻炼习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健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接轨;让高职学生能顺利完成“自然人——健康人——社会人”的角色转换。

(一)制定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1、体育课的课程设置

体育课以普修课、选项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分三个阶段进行(如表一)。

表一:

第一阶段为普修课,在第一学期开设,以行政班级为单位。

第二阶段为班内选项课,在第二学期开设,以行政班级为单位。

第三阶段为选修课,在第三、四学期开设,在全校的范围内打破专业和班级的限制,采用网上选课,以专选的形式进行教学。

为了进一步发展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育专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项目,同时吸纳运动水平突出的学生进入学校运动训练队,代表学校参加校际比赛。

这样既弥补了学校体育课时的严重不足,又可以丰富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园文体生活,还能张扬学生个性,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一石三鸟。

2、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理论课:为了提高学生健康保健知识水平、体育欣赏能力,在普修课、选项课及选修课期间,开设体育基础理论课,授课时数和授课方式如表二。

表二:

实践课:为了提高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专项技术水平,教学中,在保证一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职业身体素质,为学生更好、更快、更顺利地融入社会做准备。授课内容和组织方式如表三。

表三:

第一阶段普修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教学内容。

第二阶段班内选项课,根据我校的师资、体育设施和教学体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选择2到3个项目为教学内容。

第三阶段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专选项目。

3、体育课成绩的评定

考试内容包括体育理论、专项技能、运动参与三部分:体育基础理论考试为笔试,考试内容由体育与健康教研室统一组织,考试时间为第一学期末;专项理论考试,根据各选项课项目特点,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考试内容以作业的方式完成。在专项技能考试中,学生自主选择1-2个考试内容。由该选项课教师进行考核,对技术提高幅度较大、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与一定的加分。运动参与考核由选项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考勤、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4、尝试新的体育课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宗旨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通过高职体育教学使学生强健体魄、练就职业保健习惯、体现职业精神,为胜任职业岗位提供保障。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为专业服务。为此,应根据现有的体育师资和院、系设置情况,按体育教师的专长分配到各个系部,进行“对口”教学。

体育教学要想真正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最理想的办法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一对一地进行“个性化”的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是不可能做到的。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基础教育的课程教学,仍然还是实行大班教学,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少则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甚至七八十人。一个教师上课,面对拥有几十个人而又具有明显个性差异的学生群体,要想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是很难的。

如何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据体育统计学专家的调查统计,一个班级学生的体育水平,基本上属于正态分布,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处于两头的占少数。为此,我们把每个选项的学生分成2-3个小组,从不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分组教学,应当说是可行的,也是一个相对比较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也应由“教授”型向“学习指导型”转化,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体育教学管理机制

体育教师应进行再教育,接受继续教育再学习。通过培训、进修提高体育教育新观念下的教学规律、方式、方法,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基础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以保持知识结构的合理性、适应性和先进性。

团结、务实、精干的体育教学管理,是高职学校体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应不断健全和完善体育教学管理机制。在体育设施的配置上应对学生、教师、场地、器材进行高要求合理配置,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积极支持教师的体育教学改革,积极回应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提出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能够有序推进,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

三、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健康体育教学模式

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积极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追求的目标应当包括四个方面:学生的体质基础、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是对灌输式学习的一种必要的有益补充,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弘杨学生的主体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各种学习方式,防止盲目性和只追求表面形式而不顾及效果的倾向。同时,还要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他评价方法,给学生以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

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使学生锻炼能力能适应未来的职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该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下对体育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促进教师角色转换,研究学生心态与体质需要,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实用性课程体系。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C].2002.

[2]张霖等.健康体育理念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J].1体育教学研究,2005,(4).

[3]沈家聪.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Probe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 IU L iu-wu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Huanggang 438002 Hubei)

Based on the speciality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the author analyzed the statusof PE teaching,put forwards th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with the higher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trying to offer reference for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PE and health cours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ports and health courses;Teaching reform

G423.07

A

1672-1047(2010)03-0039-04

10.3969/j.issn.1672-1047.2010.03.13

2010-4-20

刘六五(1964-),男,体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llw@hgpu.edu.cn

[责任编校:秦春娥]

猜你喜欢
体育课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体育课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