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军官参加华北地道战

2010-12-26 16:10
世纪 2010年1期
关键词:敌后边关大娘

李 迅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炮兵副司令员、黄埔十期学生、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高存信将军晚年曾回忆了一段奇特的经历。抗战后期,他曾作为冀中军区联络科科长接待美军观察团成员参观根据地的地道,并与日军意外遭遇。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日益扩大。当时,在中国战场上,我敌后根据地的战略地位引起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重视,他主动提出,希望能派美军观察组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考察。经中共中央同意,1944年12月下旬,美军开始向敌后根据地派观察组,其中一名叫艾斯·多兰的美军上尉被分到冀中抗日根据地考察。当时,冀中军区临时成立了联络科,高存信任联络科长负责陪同接待工作。根据安排,多兰先后参观七、八、九分区,高存信带他参观了各式各样的地道口,有炕沿下的,锅底下的,夹皮墙里的,磨盘底下的……同时还带他钻了两条地道。多兰看了既感新奇又钦佩。

1945年1月21日晨,多兰到了九分区,同去的还有摄影记者石少华以及参谋、干事等。为了保密,高存信、多兰一行换上了便衣,打扮得和老百姓一样。这天下午3点多钟他们到达九分区驻地——任邱县边关皮里村。晚饭后,高存信带多兰开始参观村里的地道。这里的地道,有干线、支线,村内户连户,向外通各村;地道内设有通气孔、嘹望孔、射击孔;能防毒、防水、防烟;地道不仅能容纳全村所有村民,还能容纳几百人的战斗部队。多兰不断赞扬地道的巧妙和工程的巨大,并不时竖起大拇指表示钦佩。

当晚,考察团一行在边关皮里村落脚,准备第二天去白洋淀考察,谁知就在这天晚上出现了敌情。凌晨4点多钟,突然一阵枪响,把考察团从睡梦中惊醒。向外一看,日寇的骑兵由南向北压来,边跑边打枪,情况十分危急。高存信急中生智让大家钻地道,由于洞口小,多兰个子大,钻洞时费了点劲。还没等屋里的几个人完全下去,南边的平房上已经上来了敌人,接着就向房内开枪。大家刚入洞,敌人就破门闯进了院里,气势汹汹地向北屋冲来。由于情况紧急,多兰下地道时把照像机、地图和笔记本忘在了屋里,敌人发现了这些东西,可能认为地道里藏的人不一般,因此就拼命破坏洞口。他们先是向洞里扔了几枚手榴弹,接着就大声喊叫:“放毒!灌水!挖洞!”为防万一,大伙脱下棉衣堵在地道的拐弯处,然后每人把包头的毛巾拿下来,撒上尿,准备应付敌人放毒时捂在嘴上防毒。皮里村的地道是防御性的蛇形地道,比较狭窄,在里面行动得弯着腰,低的地方还要爬行。多兰个儿高,曲着腿弯着腰坐在那里,翻译马振武挨着他坐着,向他介绍敌情的发展和对付敌人的办法,他一边听一边点头,显得比较镇静。日伪军第一次下地道时吃了亏,不敢贸然再下,于是就在上面挖。先是放水,后又用烟熏,结果均告失败。黄昏前,地面上的枪声停了,地道里传来上面的通知:敌人撤了,大家可以出来了。多兰伸了伸已经蹲得麻木了的腿,从洞中钻了出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伸了伸腰,紧张情绪顿时消失了。此时天已黑了下来,分区魏洪亮司令员赶来决定,马上撤离皮里村。

出了地道方知,敌人来时,房东大娘为了掩护大家,没来得及下地道,惨遭了敌人毒打。大娘一声不吭地躺在炕上,被敌人砍伤的手用毛巾裹着。原来,敌人进屋时发现了多兰没来得及带走的皮包、照相机和笔记本,抓住房东大娘,逼问地道里藏着什么人,大娘宁死不说,鬼子挥起大刀凶残地向她砍去,大娘用手一挡,手指被砍掉了,立刻昏了过去。听了乡亲们的诉说,大家都十分敬佩。多兰听了翻译给他讲的情况,竖起大拇指,连声说:“伟大!伟大!”

像边关皮里村这样的战斗,在冀中平原上可算是家常便饭,但对多兰上尉却是一次洗礼,使他第一次见识了冀中平原敌后根据地军民依托地道坚持抗战的实践。多兰回到军区驻地,杨成武司令员接见了多兰,向他询问了钻地道的感想,多兰赞扬说:“地道了不起!日军必败!中国必胜!八路必胜!”

美军观察员多兰上尉在我军的军史中曾被提及,但他参加华北平原地道战的经历却史所未载。如果不是通过高存信将军的回忆,它也许会像千千万万生动曲折的历史细节一样,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猜你喜欢
敌后边关大娘
王汉桥
边关月组诗
边关战歌
王大娘钉缸
治癌,深入“敌后”包抄
我在边关深爱着我的国,也深爱着我的家
临阳联队的敌后抗日斗争
推销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好媳妇有眼力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