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男护生的心理特点探讨其临床带教模式

2010-12-26 11:01孙翔云唐丽玲周丽华方红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23期
关键词:男护生男护士心理特点

孙翔云 唐丽玲 周丽华 方红霞

结合男护生的心理特点探讨其临床带教模式

孙翔云 唐丽玲 周丽华 方红霞

目的:探讨男护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基于此的临床带教模式。方法:使用自制量表,对我院 2006~2009年 89名男护生进行调查。结果:男护生在临床工作中心理存在一定的问题,期望新的适合男护生的临床带教模式。结论:男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原因较多,传统带教模式不利于男护生的带教,应结合男护生的心理特点改善目前的带教模式。

男护生;心理特点;临床实习;带教模式

10.3969/j.issn.1672-9676.2010.23.056

随着社会进步和护理专业的发展需要,男护士以其自身的优势逐渐走上护理岗位。男护生也出现在医院各个科室进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变的过渡阶段,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时期。但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一直以培养女性护生为特点,没有根据男护生的实际特点进行临床带教,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忽视了男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不理想[1],而且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毕业后能否喜爱并从事护士这一职业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基于此,对我院 89名男护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关研究,以期解决男护生临床带教问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 2006~2009年在我院实习的 89名男护生为研究对象,年龄 20~23岁,平均 (21.92±1.95)岁。在临床实习 4个月以后,采用自填式问卷,现场回收,回收率为 100%。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量表进行测评,内容包括男护生临床实习心理特点调查和对带教现状、带教模式的调查。问卷设计好后,经专家审阅,在预调查的基础上反复修改用于正式调查。

2 调查结果和分析

2.1 男护生带教现状的调查结果 (表 1)

表 1 男护生带教现状调查情况(n=89)

2.2 对男护生心理特点的分析

2.2.1 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学习护理目的不明确,职业心态不稳定。调查显示,超过 30%的男护生内心并非真正喜欢护理专业,而是想通过上学脱离农村生活,或出于就业的考虑,甚至只是想先取得一个文凭。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导致学习护理的目的不明确,职业心态不稳定。理想与现实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差距,使得专业思想不牢固[2]。与以往认识不同[3,4],男护生不愿从事护理的主要原因不是传统观念和世俗的偏见,也不是不喜欢护理工作,而是对未来缺乏信心。

2.2.2 对自身角色的排斥使男护生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甚至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角色从社会价值观来说,就是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以及与其身份相应的行为方式[5]。虽然男护生在心理上对自身角色有一定的认同,但仍有一定的排斥心理。他们回避带教老师、临床医师,甚至患者对其选择护理专业的好奇,有超出 1/5的男护生遇到此类相关问题的询问会很反感。当患者因不信任而拒绝他们护理操作时,他们会表现为生气,感到患者不尊重自己,工作积极性下降,下次会拒绝为该患者护理,甚至不愿走进这间病房,并对患者产生冷漠情绪。当男护生不能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学习环境时,就会产生焦虑心理和抑郁情绪,沉重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并怀疑自身价值。

2.2.3 择业观使男护生在操作中有偏科现象。男护生的就业理想是手术室 (73.03%),ICU病房 (60.67%),或非临床科室(62.92%),所以在内外科临床护理实习中,对如静脉输液、肌内注射、备皮、导尿等护理操作比较积极热情,感到这些操作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而在床单位清洁、为患者做基础生活护理时明显缺少积极性,认为清洁擦洗都是女护士的事,个别男护生甚至在带教老师做生活护理时会袖手旁观或躲开。

2.2.4 男护生复杂的心理特点使得他们不愿与他人主动交流,导致他们缺乏主动交流。男护生和患者交流较少,男护生为了回避患者的好奇、询问和不理解,往往羞于向患者介绍自己“男护士”的身份,所以不愿意主动向患者介绍有关护理常识或进行疾病的健康教育,而大部分患者因很少在临床上见过男护士,也不会主动询问有关疾病的护理知识。男护生和带教老师交流同样较少,目前,大多数带教老师为女性,男护生往往不愿与她们进行过多的交流,实习过程中往往存在“无问题可问,有问题自己也可以解决”的心理,即使有疑惑也极少沟通。

2.3 对男护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将近一半男护生 (48.31%)认为带教老师能力不行。目前,带教教师以往是选年龄大、护龄长的护士担任带教工作,而这些带教教师往往学历层次较低、带教方式陈旧、授课能力差。她们虽然有丰富临床经验,但是缺乏讲授知识的能力,一般只注重传授操作技能,疏于强化理论知识,使护生只会机械操作,缺乏对男护生的整体素质的培养。部分带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为与其让护生做还不如自己做可靠,甚至只允许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事务,因而往往让护生看的多,护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的机会少。另外,老师带教中仍然按照传统的带教模式,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没有考虑男护生的特点,缺少沟通,有时令男护生感到不适甚至反感。

3 对男护生的带教模式探讨

传统的带教模式很少考虑到护生的心理特点。很明显,这非常不利于男护生的临床实践学习。因而重视男护生教育的特殊性成为临床带教老师带教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应根据男护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3.1 教师以身作则,引导其对角色的认同,形成稳定的职业心态

护理职业态度是现代护理人才素质的重要成分,培养健康稳定的职业态度,对于稳定护士队伍和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6]。研究显示,有一部分男护生并非自愿报考护理专业[7,8],缺乏对护理专业的热爱。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男护生 (56.18%)比较喜欢护理工作,可能是因为本次调查是在男护生进入临床实习 4个月后进行。因此,带教老师以身作则,爱岗敬业的精神对他们影响很大,使他们端正自己对护理工作的认识,让他们在护理患者过程中,体会患者痛苦,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和爱心观念。

实习过程中,尊重男护生的职业选择,临床带教工作首先是保证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其次,带教老师应与患者沟通,增强患者对男护生的信任,给男护生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最后,在男护生取得成绩或较好地完成某项任务后,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可增强男护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女护士相比,男护士有诸多优势,如:男护士的身体素质明显强于女护士,男护士的控制能力强,决策能力强,逻辑理性思维强,遇事沉着冷静,处事果断,独立性强;接受新信息快,创造性与动手能力强,往往对高新技术掌握较快[9];男性的稳重、果敢能给人以信任感,能更好地与患者沟通[10]等等。让他们了解临床对男护士的需要以及国内外男护士的执业情况、工作心态、敬业精神及各种成就,帮助他们认识自身价值,稳定专业思想,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前途和未来,提高实习工作中的主动性和依从性。

3.2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强化心理素质

实习过程中,男护生常常由于性别因素会遇到各种挫折,如遇到患者拒绝其操作或护理时,信心受挫,表现为生气、情绪低落,这是他们最大的心理障碍[11]。带教老师不仅要关心他们,更要增强其挫折承受力。当男护生遇到心理挫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时,临床老师要及时发现,多花些时间主动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开导,通过经常的沟通、交流、安慰和开导,使男护生在思想上战胜自己,把周围的偏见当成前进的动力,更加自觉,更加自信地安心实习。

3.3 结合男护生的兴趣特点,培养男护生的“一专多能”

男护生接受新信息快,创造性与动手能力强,往往对高新技术掌握较快,并有较强的钻研精神。有时要结合男护生的兴趣特点,重点使他们对某些专科非常精通,例如:I CU、急诊科室、手术室等等。但同时也要求他们的护理基础能力要有全面的掌握。

3.4 强化带教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男护生的综合素质

带教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态度以及实习行为和效果。选择具有高度责任心、医德高尚、理论知识扎实,又具有临床实际经验、业务水平较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指导能力较好的护师担任带教老师,这是确保男护生完成实习任务的重要步骤。多提供让他们与患者交流的机会,加强其沟通能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关,正确认识自己的护士角色。临床工作中带教老师可以主动同男护生联络感情,询问其工作及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帮助解决其思想及业务上的疑惑,使其消除顾虑,自然地投入到沟通交流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综合素质。

3.5 制定适应性强的教学目标,使用多种评价方式

针对男护生的特点,制定出适应性较强的教学目标。在保证男护生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情况安排在不同的科室实习,重视重点教学,集中教学手段,加强护生综合素质培训。同时,在评价学生实习情况时,不采用一刀切的方法,采用多种方式评价,使男护生能找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实习的成就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4 结 论

男护生的心理特点并不十分利于临床带教。男护生自我角色的认同仍不理想,职业心态不稳定,轻视基础护理,在与患者、带教老师和医师等的交流也有一定的障碍。

必需结合男护生的心理特点,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带教模式。基于男护生的心理特点,必需在专业思想上给予正确引导,在业务能力上给予帮助指导,在综合素质上给予重点培养,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 杨 维,杨则秀,高凤英.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医学,2004,25(8):941-942.

[2] 程家娥,黄 毅.男性护理大专生专业态度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6,21(12):68-69.

[3] 杜新艳,王云平,赵俊敏.男护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2):62-63.

[4] 施小利.男护生现状分析及带教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2):61-63.

[5] 刘永芳编著.社会心理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46.

[6] 刘锦丹,王志红.本科护生专业思想稳定性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9,23(2):399-401.

[7] 张 颖,郑蔚颖.男护生的职业困惑及临床带教思路[J].护理研究,2004,18(10):1775-1776.

[8] 廖成红.男护生对护理专业认知调查与培养对象[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5,7:86-87.

[9] 张 衍.男护士哪里去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9):406-408.

[10] L R R.Perceptions of nursing students on men entering nursing as a career[J].Aust J AdvNurs,1999,17(2):36-41.

[11] 李素红,许艳春,魏淑霞,等.男护生心理特点及其心理调适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7,4(2):62-63.

Based on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e students nurses discusses their guidance and teaching pattem.

SUN Xiang-yun,TANG L i-ling,ZHOU L i-hua,et al(Yijishan Hospital ofWannanMedical college,Wuhu 241000)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male students nurses and corresponding clinical teaching patterns.Methods:To investigate 89 male students nursesworking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2006 and 2009 by adoptiong self-made scale.Results:The investment results show thatmale nursing students have,more or less,psychological harassments in clinicalwork.So it is necessary to bring forward new teaching pattern which is better adapted to male students nurses.Conclusion: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male students nurses’clinical work and part of our traditional guidance and teaching pattern are not so good for present situation,it is meaningful,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e students nurses,to improve present teaching pattern.

Male students nurses;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Clinical practice;Guidance and teaching pattern

241000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孙翔云:女,大专,护师

本课题为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2008sk102

2009-12-12)

(本文编辑 曹素文)

猜你喜欢
男护生男护士心理特点
男护生在妇科实习期间的应对及带教技巧
乐山市在职男护士健康素养水平调查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男护士渐成“香饽饽”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我院在校男护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
不同学历男护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
手术室男护士入职临床带教体会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