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支出与国内需求关系检验——基于Bootstrap仿真方法的实证分析

2010-12-27 01:07李晓嘉
财经论丛 2010年5期
关键词:居民消费财政支出因果关系

李晓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一、引 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面对出口下滑和外需萎缩压力,我国政府再次全面启动积极财政政策,努力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财政支出作为政府行使职能的重要体现,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其规模的合理化和结构的优化对于扩内需、保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财政支出与国内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却颇有争议。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对民间需求和国民经济起到刺激作用。Schclarek[1]等基于不同的假设,通过对不同国家经验数据的分析,证实了政府支出同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一种互补关系,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有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效应。Barro[2]等经验研究认为,公共支出的增加促进了私人投资。相反,古典、新古典主义者则认为,由于政府投资对民间需求具有挤出效应,进而降低经济增长速度。Ahmed and Miller[3]等研究表明政府支出不仅可能挤出了私人投资,而且消费具有非凯恩斯主义效应,即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明显替代关系。

国内学者对政府支出是否会导致国内需求的增加同样存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财政支出对国内需求具有挤入效应,即居民消费需求和私人投资随着财政支出的增加而增加。马栓友[4]认为财政支出与社会总需求存在正相关关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促进消费增长有重要作用。刘溶沧和马拴友[5]的经验分析发现我国财政投资并没有明显挤出私人投资,而且政府公共支出与私人投资具有较强的互补效应。另一种观点认为,财政支出对国内需求具有挤出效应。王宏利[6]等人的研究表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明显挤出作用。陈浪南和杨子晖[7]比较了不同类别的财政支出和融资方式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发现我国政府公共投资提高了私人资本的边际产出,但社会文教费支出则对私人投资有负面影响。

有关财政支出对国内需求影响的研究之所以得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除了研究的假设前提和理论视角不同之外,一些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存在缺陷是重要原因。一是采用横截面分析数据时,没有考虑到经济个体之间的异质性,其结论缺乏稳健,而且OLS回归结果只能表明财政支出与内需有关系,并不能说明两者是否在因果关系。二是运用简单线性回归对时间序列数据建模时,忽视数据平稳性要求,往往产生“虚假回归”,得出的实证模型缺乏解释力[8]。

为了克服横截面分析和简单线性时间序列方法的缺陷,近年来应用协整技术与误差修正模型(ECM)、VAR模型分析政府支出与国内需求的Granger因果关系成为主流。基于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采用渐进临界值进行推断,结论只能在渐进程度上保证推断可信,而且误差项服从独立同分布的白噪声是重要前提,否则可能导致对原假设的过度拒绝,得出虚假的因果关系[9]。然而,我国缺乏长时间数据,实证分析中这种苛刻的假设往往无法满足,那些基于渐进理论和小样本的统计推断,其正确性和有效性值得商榷。

为了克服小样本导致的推断不可靠问题,Shukur和Mantalos[10]提出了利用数据的真实经验分布,通过Bootstrap计算机仿真的技巧来构建新临界值的方法,改进了似然比 (LR)检验。这种方法较基于渐近理论的传统检验方法更优,不仅放松了误差项独立同分布的假定,而且完全依赖于数据本身的信息分布特征,即使数据生成过程是非平稳的、变量之间缺乏协整关系,也能够得到可靠的结果。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的真实经验分布,通过基于VAR模型的Bootstrap仿真方法来构造似然比检验的新临界值,据此对我国政府财政支出与国内需求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统计推断。这里的因果关系是指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即如果一个变量是由另一个变量Granger引起的,意味着第二个变量对第一个变量的预测有显著作用。

二、计量模型选择与数据指标处理

(一)计量模型选择与介绍

考虑二个变量滞后k期的VAR模型:

如果零假设成立,H0∶π12,j=0,j=0,1,…,k,则认为X2t不是X1t的 Granger原因;否则认为X2t是X1t的Granger原因。

为方便描述,采取Hatemi-J(2002)[11]的方法定义以下矩阵:

采用矩阵记号后,两变量的VAR模型可以写成矩阵形式:X=ΠZ+δ。

使用Eviews 6.0编程实现VAR(2)模型Bootstrap似然比检验的步骤如下:

1.将所需检验的零假设代入VAR模型式 (1),得到约束模型。对约束模型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到系数矩阵与随机扰动项的估计值

4.重复以上步骤B次,得到B个LR统计值,按其升序排列,得到各分位点的临界值。本文参考Hatemi-J等人的做法,取抽样次数B=1000。

5.直接利用原始数据分别对无约束与约束模型进行回归,得到LR统计值,如果LR统计值位于Bootstrap仿真的临界值之外,则拒绝原假设。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根据我国支出国内生产总值的算法,国内需求等于总需求减去国外需求也就是净出口额,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部分构成。本文采用的是1978-2009年宏观经济年度数据。其中,2009年之前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财政年鉴》;2009年的消费与投资数据是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计算而得,财政数据来自财政部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报告。所有数据经GDP平减指数折算成以1978年为基期的实际值。考虑到对变量取对数之后不会改变变量的性质及关系,且容易得到平稳序列,本文对上述时间序列数据分别取对数值。

图1 国内需求与财政支出:总额与实际增速

三、模型的估计及结果分析

(一)财政支出总量对国内需求的影响

首先采用ADF、PP、KPSS等检验方法对内需 (lnDM)与财政支出 (lnFE)进行单位根检验。先采取最为一般的数据生成过程和估计模型:既带有时间趋势项,又带有常数项。趋势项显著的则保留趋势项,趋势项不显著的进一步检验常数项是否显著;常数项显著的则保留常数项,常数项不显著的则检验既无趋势项又无常数项的模型。滞后长度根据BIC最小准则选定。检验结果列在表1中。

表1的检验结果显示,三种检验方法在5%显著水平上都支持lnDM与lnFE是非平稳时间序列,而经过一阶差分后,得到了平稳的时间序列,这说明InDM与lnFE是一阶单整序列。

表1 内需 (lnDM)与财政支出 (lnFE)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考察两者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滞后长度的选择同样基于BIC最小的准则,考虑到所使用数据是低频样本,所以最大滞后长度设为4,检验结果列在表2中。结果显示,在5%显著性水平上,lnDM与lnFE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国内需求与政府支出之间有长期稳定关系。

表2 基于Johansen极大似然法协整检验结果

当我们以基于传统渐进理论的方法对lnDM与lnFE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时,未能检验出存在任何方向上的因果关系,因此未能说明是财政支出拉动了国内需求还是国内需求增加了财政支出。然而,在VAR系统中,两个时间序列都存在单位根和协整关系,即具有共同的随机趋势,那么可以确定两者应该至少在一个方向上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显然,基于传统渐进理论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无法令人信服。鉴于Bootstrap仿真方法可以在两者存在协整关系以及两者都是单整序列的条件下,得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稳健临界值,下一步我们使用基于VAR的Bootstrap似然比检验方法验证两者究竟在哪个方向上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在前文VAR模型 (1)中设定Xt=(lnDMt,lnFEt)′建立lnDM与lnFE的VAR模型,滞后长度基于BIC最小准则定为2。按照检验步骤,首先进行Bootstrap重复抽样1000次得到1000个LR统计值,并将它们升序排列;然后取其中的第50、100个数值作为各个估计值在5%和10%水平上置信区间的下限,也就是5%和10%分位数对应的临界值;最后把原样本代入约束模型与无约束模型进行估计,得到LR检验统计值。将LR检验统计值与Bootstrap仿真得到的临界值进行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两者的确存在单向因果关系。1978-2009年期间,我国内需增长对财政支出的反向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但财政支出对内需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

表3 基于VAR模型的Bootstrap似然比检验结果

进一步,估计经标准化后的协整方程如下:①括号中为估计的标准差,“**”表示在1%以上水平上显著。

可见,我国国内需求与政府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正相关性。具体来说,两变量协整方程中政府支出 (lnFE)的系数为0.94,且统计量非常显著,说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政府支出与国内需求的变动比率可视为1:0.94。由于政府支出对内需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财政支出每增长1%,会引致国内需求增加0.94%。

(二)财政分类支出对国内需求的影响

当前,财政各项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备受关注。自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民生的理念以来,“民生财政”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具体来说,“民生财政”就是指通过制度性合理安排,实现财政用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项目的支出占到较高比例,以利于推行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每个社会成员全面发展,切实保障和提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在“民生财政”的指导思想下,我国政府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结构,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是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使财政支出逐步向民生方面倾斜[12]。

本文在财政支出的分类方面,根据财政支出项目与民生问题的关系密切程度,将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财政主要支出项目表中的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政策性补贴支出和支农支出合称为民生支出;将基本建设支出、增拨企业流动资金、挖潜改造科技三项费用和地质勘探支出等四大项合称为基本建设支出;将包括行政管理费、交通流通部门事业费和国防支出的三类支出界定为政府经费支出[13]。下面,我们进一步考察财政基本建设支出 (lnFE-I)、民生支出 (lnFE-C)和政府经费支出 (lnFE-E)对国内需求主体即居民消费 (lnC)和民间投资 (ln I)的影响。

1.财政分类支出与民间投资 (图2)

图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与民间投资比重

由于缺少民间投资的官方数据,我们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减去预算内投资后的投资总量作为民间投资的代理变量[14]。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投资所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逐年上升,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超过90%,近年来稳定在95%左右,是我国国内投资需求的最主要部分。

采用同样的步骤和方法,我们用VAR模型的Bootstrap似然比方法考察不同类别财政支出与民间投资的相互影响,结果如表4所示。可见,政府基本建设支出与民间投资的关系最为密切。Granger检验结果显示,双方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基本建设支出是民间投资的Granger原因,即政府支出对民间投资的影响比较显著。

表4 基于VAR模型的Bootstrap似然比检验结果

通过单位根检验,财政基本建设支出 (lnFE-I)和民间投资 (lnDM-I)均为一阶单整序列。Johansen极大似然法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协整关系,标准化后的协整方程为:①括号中为估计的标准差,“***”表示在1%以上水平上显著。

可见,基本建设支出与民间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正相关性,Bootstrap方法显示基本建设支出对民间投资有单向的因果关系。可以说,基本建设支出每增加1%,将带来1.33%的民间投资的增长,政府基本建设支出有效地拉动了民间投资。这表明,我国现阶段政府的公共投资已经对私人投资形成了挤入效应。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公共投资主要投向了基础设施领域,完善的基础设施供给有利于提高私人资本的边际效益和边际生产率,促使私人增加投资,带动经济良性发展。

2.财政分类支出与居民消费 (图3)

居民消费是我国消费需求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比重一度高达80%。近年来,居民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占总消费的比重有所降低,但2008年仍高达73%。

同样,我们用VAR模型的Bootstrap似然比方法考察不同类别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相互影响,结果如表5所示。检验结果显示,双方存在明显的双向因果关系,民生支出能显著影响居民消费,而居民消费的变动对民生支出的反作用也很明显。

通过单位根检验,民生支出 (lnFE-C)和居民消费 (lnDM-C)均为一阶单整序列。Johansen极大似然法的协整检验表明两者存在协整关系,标准化后的协整方程为:①括号中为估计的标准差,“***”表示在1%以上水平上显著。

可见,民生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非常密切,两者不仅存在长期均衡的正相关性,而且互为因果关系。样本期间,民生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带来居民消费增长0.21的百分点,政府民生支出有效地拉动了居民消费。这表明现阶段我国政府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社会事业,能够改变居民的支出预期和边际消费倾向,从而放松消费约束,使全社会居民消费总量的增长加快[15]。

图3 最终消费与居民消费比重

表5 基于VAR模型的Bootstrap似然比检验结果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传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建立在渐进理论基础之上,结论只能在渐进的程度上保证推断可信,如果VAR系统中存在单整序列或者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可能导致检验失效。在研究我国财政支出与国内需求关系时,应该考虑时间序列的小样本特性,否则得到的结论无法令人信服。本文采用适用于小样本的Bootstrap似然比检验方法考察了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和国内需求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在1978-2009年期间,二者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财政支出对国内需求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进一步,对政府财政分类支出与国内需求主体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基本建设支出与民间投资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说明基本建设支出的增加明显带动了民间投资;政府民生支出与居民消费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说明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支出有效地拉动了居民消费,两者存在长期均衡的正相关性。

综上所述,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对国内需求存在着较明显的挤入作用,增加财政支出可以有效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2010年,我国财政预算支出8.45万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11.4%,由此可粗略地估算出2010年新增财政支出将拉动国内需求总量增加约3.4万亿元。另外,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优化支出的结构。一是继续增加民生财政支出,不断完善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使其与私人消费形成互补关系,为居民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条件。二是调整政府经济建设投资的范围和领域,对于那些可由私人部门替代的、不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部门要坚决退出,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如交通、能源、通讯等方面的建设),与私人投资成互补关系,提高私人资本的边际效益,进一步拉动民间投资需求。三是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提高政府行政经费支出的效率,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1]Schclarek,Alfredo.Deb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and Industrial Countries,Working Papers,Lund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Economics,2004(34).

[2]Robert J.Barro.Optimal Debt Management,NBERWorking Papers,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1995(5327).

[3]Habib Ahmed&Stephen M.Miller.Crowding-Out and Crowding-In Effects of the Components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Working Papers,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Departmentof Economics.2000(2).

[4]马栓友.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刘溶沧,马拴友.赤字、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J].经济研究,2001,(2).

[6]王宏利.我国政府支出调控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J].世界经济,2006,(10).

[7]陈浪南,杨子晖.中国政府支出和融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的经验研究 [J].世界经济,2007,(1).

[8]胡宏兵,郭金龙.中国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检验—基于Bootstrap仿真方法的实证分析 [J].宏观经济研究,2010,(2).

[9]Panagiotis Mantalos.A Graph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Size and Power of the Granger-Causality Tests in Integrated-Cointegrated VAR Systems. Studies in Nonlinear Dynamics&Econometrics[M],Berkeley Electronic Press,2000,4(1).

[10]Ghazi Shukur,PanagiotisMantalos.A simple investigation of the Granger-causality test in integrated-cointegrated VAR systems[J].Journal of Applied Statistics,2000,27(8).

[11]Hatemi-J,A.Money Supply and the Inform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Stock Market in Korea:Evidence from an Alternative Methodology[J]. Journ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2002,17(3).

[12]马海涛,和立道.积极财政政策凸显民生财政 [J].甘肃金融,2010,(1).

[13]李树培,白战伟.改革开放三十年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动态演变 [J].财经科学,2009,(9).

[14]陈浪南,杨子晖.中国政府支出和融资对私人投资挤出效应的经验研究 [J].世界经济,2007,(1).

[15]储德银,闫伟.财政支出的民生化进程与城乡居民消费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

猜你喜欢
居民消费财政支出因果关系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中严重不负责任与重大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2018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做完形填空题,需考虑的逻辑关系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帮助犯因果关系刍议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介入因素对因果关系认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