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化学复习课中使用思维导图的两点思考

2011-01-08 10:36群李德前
化学教与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绘制导图概念

欧 群李德前

(1常州市花园中学 江苏 常州 213016;2徐州市西苑中学 江苏 徐州 221002)

对化学复习课中使用思维导图的两点思考

欧 群1李德前2

(1常州市花园中学 江苏 常州 213016;2徐州市西苑中学 江苏 徐州 221002)

对一节化学复习课上,学生绘制复杂而漂亮的思维导图和只绘图不做题的做法提出质疑;结合新课程理念,提出了教学建议。

思维导图;复杂;漂亮;质疑;教学建议

不久前,笔者在参加“国培计划(2010)—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期间,观摩了一节利用思维导图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的公开课。

授课教师是一位很有开拓精神的年轻教师,她相信学生,敢于放手,注重还课堂于学生,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她教态得体、落落大方,语言清晰流畅富有感染力,因此课堂气氛宽松而又热烈。但是,笔者对这节化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产生了一些质疑。在此,特提出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案例回放

授课教师主讲的内容是立足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化学教科书(上册)设计的单元复习课——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的开始,授课教师要求学生分组绘制4组不同概念(涉及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等)的思维导图。课堂上,学生们立即忙碌起来,或思考、或讨论、或执笔;授课教师或参与、或倾听、或指导;听课教师或拍照、或走近、或对话。

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耗时30多分钟,终于构建了不少形态各异、丰富多彩、错综复杂、构思巧妙的思维导图。随后,授课教师“精心”挑选了如下4幅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并点评:

第1幅是有关元素的思维导图,是根据金字塔的层级关系绘制的;

第2幅是有关物质构成的思维导图,是根据海洋中鱼的种类、大小来体现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的;

第3幅是有关原子、分子的思维导图,是利用树叶的脉络体现微粒的隶属关系的;

第4幅是有关离子的思维导图,是根据树、树上的果实和切开的果实来表示离子的形成、性质、变化等。

另外,如果根据这4幅思维导图中几组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4幅图形还能顺次连接起来。

授课教师对其他同学的思维导图则没有任何的展示和点评。

顿时,很多听课老师发出了啧啧的赞美声——这4幅思维导图看起来真的是复杂中折射出漂亮,漂亮中充满创新,充分体现了学生们相当的美术功底和很好的艺术修养。当然,也有不少窃窃私语的质疑——这节复习课真的是妙不可言、完美无缺吗?

二、两点质疑

1.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就是要追求复杂而漂亮吗

笔者以为,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既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涂鸦,也完全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把思维导图画得复杂而漂亮(学生毕竟不是某些行业的专业人员);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不管多么漂亮,如果过于复杂就是好看不实用!

我们做老师的千万不能给学生一个 “好看即实用、漂亮就科学”的误导,因为思维导图追求化繁为简,注重提纲挈领,体现乱中求序。对于那些绘制出复杂而漂亮思维导图的同学,我们在夸奖他们创造性的同时,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以下两点:思维导图不一定要好看,但一定要简洁、有序、科学;绘制思维导图最常用的方法是树状法。

2.复习课就是绘制思维导图而不要做题吗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如果我们在复习课上恰当地运用,则有利于学生区分概念层级、明晰概念关系,也有利于激发课堂生机、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但是,在本节复习课中,学生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已把所有的兴趣和精力都集中在思维导图上了(学生画图30多分钟,教师点评又花费10多分钟),居然没有演练一道习题,这就有失妥当了。

另外,有关物质构成的这几个概念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水平层次要求很低(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复习时只需绘制一幅简单的思维导图就足够了,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去盲目深化概念;复习时教师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帮助学生利用基本概念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两点建议

1.对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评价建议

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后,教师应适时展示并评价,但不应该有明显的优劣区分;教师既要表扬富有创意的绘图,还要肯定学生绘图的合理部分,尤其要指导学生对欠缺之处继续修改、对思维方式进行优化。笔者认为,对思维导图的评价可以参考以下标准:“主题”层次分明,没有遗漏,充分体现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知识点”延伸合理,没有盲目深化、无序拓展;“关键词”言简意赅,能够承上启下;“线条”粗细均匀,流畅整洁;可以使用彩笔,但是色彩要搭配协调、浓淡相宜;可以利用实物图寓意,但要符合化学情景,不能牵强附会,过于夸张……

总之,整幅图形应该科学而不繁杂、简洁而不呆板、美观而不花哨。

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即:在绘图时是否自然地流露出对化学的情感,是否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是否把自己满意的思维导图收藏、粘贴,是否独立思考、主动质疑,是否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等。教师这方面的评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交流。

2.对本单元复习课的建议

笔者认为,本单元复习课完全可以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引导学生构建简明扼要的思维导图(如下图);然后更多的时间是安排学生演练习题、巩固知识。当然,教师要重视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注重练习题的趣味性、基础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的突出主题、凸显重点、突破难点。

[1]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何露.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09,(12 上):47-49

[4]马艳,王秋.概念图在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2010,(7):1-3

1008-0546(2011)08-0009-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08.004

猜你喜欢
绘制导图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幾樣概念店
超萌小鹿课程表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放学后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