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竞争力分析

2011-01-09 14:31邹祝英陈桂芬罗清海李岳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民办竞争力办学

邹祝英,陈桂芬,罗清海,李岳平

(1.南华大学 文法学院;2.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3.南华大学 城市建设学院;4.衡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南 衡阳 421001)

民办高职院校竞争力分析

邹祝英1,陈桂芬2,罗清海3,李岳平4

(1.南华大学 文法学院;2.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3.南华大学 城市建设学院;4.衡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南 衡阳 421001)

文章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机遇以及在市场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如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内部管理、提升师资队伍、保证就业率以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

民办高职院校;竞争力;策略

民办高职院校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民办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探讨其竞争力提升策略,对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未来消费的预测分析,未来十年中,居民储蓄支出17%用于教育,教育支出将处于消费支出的首位。21世纪的中国蕴藏着一个巨大潜力的教育消费市场,等待各级各类高校大力开发,尤其是具有竞争力优势的民办高职院校将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一、民办高职院校的竞争优势

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历经近20年的发展积累,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用社会需求。民办高职院校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专业人才。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实施 “模块化、项目化、职业化”的教学模式,坚持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之路,因此培养了大批企业单位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民办高职院校注重技能实训,大力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双证书”制度,近年推行的高职 “2+1”和本科 “3+1”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办学特色愈加鲜明,展现出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

2.注重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创建。民办院校的办学历程中,很多是从职业培训机构发展成高等学院的,在职业技术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通过扩张规模,整合资源,完善管理,得以在某些学科形成特色和品牌。越来越多的民办院校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已经崭露头角,在学校的后续发展中赢得先机。一些民办高职院校的一次就业率超过很多公立普通本科院校,近年甚至出现本科生毕业后回炉接收职业技术教育再就业的现象,这也说明了民办院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日益增强。

3.按需聘请,人力效率较高。民办院校的竞争力也体现在它的人力管理方面,根据教学需要设定岗位,按需聘请,管理灵活,竞争压力下人力效率较高。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师资聘用包括专职和兼职两类,实行完全的聘任制。民办高职院校更容易消除公立学校教师终身制的缺陷,避免了人浮于事、学校包袱过重的弊病。民办院校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追求管理队伍的精干高效,行政人员比例、中层干部的比例、部门机构的规模都远远低于绝大多数公立高校,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保证行政管理系统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

4.办学目标明确,发展定位适当。在投资风险压力下,民办高职院校不得不慎重分析不同专业的市场需求和办学门槛,专业设置不追求大而全,而是选择特色兴校。民办高职院校充分运用机制灵活、决策自主的优势,主动适应市场差异化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通过产学结合的途径,实施 “2+1”或 “3+1”的办学模式,实现教学与需求的零距离对接,这是与公办院校的最大不同之处,也是最大特色之处。

二、民办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挑战

1.民众对民办教育存在偏见。民众偏见是民办高职院校发展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也是当前束缚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人们对民办高等教育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其性质、地位和作用存在着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针对制约民办高职院校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民众偏见”选项比例高达55.1%,是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表1 制约民办高职院校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2.政策落实不到位,竞争地位不对等。我国民办教育法虽然已颁布,但相对于民办教育的发展,立法是滞后的,影响了民办高职院校投资者的信心,制约了民办高职院校一些积极的、建设性的做法。另外,现有的民办高职院校在生存和发展上与公办高校存在不平等的待遇,主要表现在:政治待遇不平等,经济待遇不平等,收费标准不能体现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在民有民办、以学养学的办学模式下,学费一般占办学总体资金的70%以上,其次是银行贷款,得到的捐助往往只能占其运行经费的很少比例。学校在资金使用上不得不精打细算,在办学专业选择上不得不慎小慎微,约束了学校发展步伐。

3.公办高校的挑战。随着公办高校扩大招生,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相对压缩和偏移。由于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国家投入资金加大,公办高校的经费状况优越于民办高职院校。公办高校在用人制度上的进一步改革,使得民办高职院校争取和聘请兼职、专职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公办高校的历史积淀、品牌影响力也大于民办高职院校。公办高校通过合并、共建,将会具有目前民办高职院校无法比拟的规模优势。调查表明,师资力量是制约民办高职院校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其它相对于公办高校的主要不利因素包括:生源竞争、办学经费、政策法规等。

4.国外教育机构的冲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领域已成为一个面向世界的开放市场。国外一些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较高社会声誉的名牌高校陆续涌入中国市场,这些高校或培训机构凭着高水平的师资、高标准的教学得到人们的青睐。这对公办高校形成了威胁,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影响愈加严重。因为竞争对手的增多将导致生源的争夺,而民办高职院校大多先天不足,基础不牢,在这种竞争中将处于劣势。生源的下降会影响民办高职院校的资金收入,从而威胁到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

5.民办高职院校的内在不足。民办民有、以学养学的民办高职院校,在某些传统文化理念和现实市场经济观念的多重影响下,难以避免会出现某些内在不足。调查表明,民办院校的内部劣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理想,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比例偏低;师资队伍稳定性差,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吸引力不足。(2)学校后勤服务追求利润的行为引起学生不满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进而影响学风和校风。(3)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过于刻板,缺乏人文关怀,会压抑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健康向上的校风形成。(4)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家属式管理色彩浓厚,核心管理队伍对高等教育规律认识不足,不能适应现代高校管理的需要,同时,外聘师资和管理人员难以产生对学校的心理归属感。

三、民办高职院校的竞争力提升策略

1.创新办学模式,整合内外资源。职业教育风起云涌,民办高职院校不得不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坚持创新,特色兴校是规避风险,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法宝。“2+1”和“3+1”的 “双证”培养模式,就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创新,勇于探索,不断完善的最典型例证。

目前,越来越多的职业技术院校与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盟,为 “双证”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平台。合作的内容主要是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订单式”培养,企业接受学生毕业前的专业实习,学院向企业优先推荐优秀毕业生,校企之间开展技术和人才的交流合作;学院聘请企业资深专家和管理骨干参加学院各专业的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设置和建设工作;企业为学院派出的专业教师考察、调研和技术进修提供条件等等。另外,民办院校还可以与区域内公立、民办院校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共享名师资源、图书资源、实训资源,加强专升本的沟通与衔接,加强专业设置的合作与协调,避免发展空间的相互挤压。

2.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从职业培训机构、中等技校逐步发展成为高等院校,是很多民办院校走过的创业历程,因此在民办高职院校创办初期,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并不凸显。然而,随着办学档次、办学规模的不断提高,学科建设将成为决定学校能否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因素。

学科建设也要坚持创新,突破传统办学模式的局限。学校可以利用已有的优势,重点扶持市场需求量大而进入门槛高的专业,以避免同行业之间低水平重复建设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培育特色、品牌专业;可以在已有的优势专业基础上繁衍新的专业,形成新的专业生长点,使新设专业与原有专业在教师、教学设备等资源上实现共享共用;还可以通过市场发掘或学科专业交叉整合,培育有广阔前景的新专业。另外,通过校企、校际合作联合办学,在兼职教师、实践环节等方面借助行业的力量予以补充,形成教育资源共享,也是民办高职院校突破学科建设资源瓶颈的重要策略。

专业设置除应发挥育人功能外,还应成为生产、科研、技术服务的综合实体,发挥其科技开发、技术辐射、生产经营、咨询服务等功能,以使专业设置发挥最大的效益。

3.优化内部管理,提高资源效益。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优良精干的管理队伍,同时完善效益、情感激励机制,以事业留人。(2)合理调配办学经费。负债经营是自主办学取得跨越式发展的有益尝试,但也加大了投资风险和压力,应努力避免资金投向结构性不合理和浪费流失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分散融资风险。(3)推进后勤改革。高校的后勤工作也是办学育人的环境因素,具有一定的教育属性。要给予师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努力满足不同生活习俗、不同消费层次的差异化需求,增强师生对学校环境的亲近感、归属感。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建立专职和兼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民办高职院校靠兼职教师起家,但是,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大部分教学任务依赖兼职教师,已无法满足教学质量提高的要求。应努力吸引、培养一批专职骨干教师队伍,形成以专职教师为核心,专、兼职构成合理的师资队伍。(2)加大资金投入,稳定教师队伍。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都归结为资金不足。因此,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广泛募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待遇,才能聘请和吸收一批高水平的教师,构建一支稳定的、精干的师资队伍。(3)提高专职教师的科研素质和水平。培养人才、发展知识和服务社会也同样是民办高职院校的三大职能,以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培育为目标,民办高职院校要确立 “教学立校、科研兴校”的两翼齐飞的指导思想。完善科研奖惩体制,建立学术阵地,疏通学术科研成果社会化渠道,为青年教师科研素质的提升营造良好氛围和平台。

5.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民办高职院校实行 “以学养学”,如果没有高就业率的优势,就缺乏对生源的吸引力,甚至将会引发学校的生存危机。学校应该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学生顺利就业。一是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与各级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的联系,提供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二是把人才市场引进学校,通过与院校、机构合作的方式,定期、不定期举办人才招聘会专场,增加学生就业机会,降低就业成本。三是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开设就业指导课。通过系统教学训练,使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及人才需求的变化,掌握求职技巧和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给自己合理的定位和就业期望值。

6.培育优秀的校园文化。高校的竞争力是在学校的发展演进过程中长期积累而成的,它孕育于大学文化,并深深地融合在大学的内质之中。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正是因为学校独特文化的融合才变得难以模仿和替代。但并不是说有一定办学历史的大学就会有竞争力,只有进行自觉的文化建设,有目的地培育和形成一种独特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品质,才能为竞争力提供生长的土壤。

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历史不长,文化积淀不深,校园文化尚处于形成阶段。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要着重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1)努力构建平等、积极和自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加强教师文化建设,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促使教师认同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从而自觉形成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观念和行为。(3)发挥学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辐射、导向和示范作用,增进学校与社区间的协同与合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口碑。

在提升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策略方面,民办高职院校应该始终坚持勇于探索、创新发展的理念,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培育特色和品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层次;优化内部管理,提高资源效益;提高就业率,提升招生竞争力;同时,培育优秀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1]方铭琳.提升民办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管理体制研究[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4 (01):26-29.

[2]胡腾,王小丁,谷林娜.论民办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9(05):138-140.

[3]周国平,胡一波.民办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09):15-17.

[4]郭寒宇,毛晨蕾.打造核心竞争力:民办高职院校的战略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09 (23):29-30.

[5]伍飞军.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竞争力[J].高教论坛,2009 (08):6-8.

[6]罗华陶.民办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2007,28 (02):77-80.

[7]曾小军,邓云洲.民办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5(05):17-21.

[8]任万钧.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提升民办高职院校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4 (24):29-30.

Analysis on Competitiveness of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

ZOU Zhu-ying1,CHEN Gui-fen2,LUO Qing-hai3,LI Yue-ping4
(1.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Law,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2.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Biology;3.School of Urban Construction,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4.Hengyang Municipal Federation of Social Science Circles,Hengyang Hunan 421001,China)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private colleges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And some suggestions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were proposed,including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strengthen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optimizing internal management,improving teaching staff,ensuring the employment rate and strengthening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so on.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competitiveness;strategy

G71

A

1673-0313(2011)05-0142-03

2011-08-02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 (08D064);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2011B004)。

邹祝英 (1974—),女,湖南衡阳人,讲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民办竞争力办学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