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全合成β-胡萝卜素中二氯甲烷残留的工艺研究

2011-01-14 04:12沈仲兴
浙江化工 2011年8期
关键词:庚烷精制二氯甲烷

沈仲兴 王 力

(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浙江 上虞 312369)

β-胡萝卜素是类胡萝卜素之一,也是橘黄色脂溶性化合物,它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存在也是最稳定的天然色素。许多天然食物中,例如:绿色蔬菜、甘薯、胡萝卜、木瓜、芒果...等,皆存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解毒作用,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在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白内障及抗氧化上有显著的功能,并进而防止老化和衰老引起的多种退化性疾病,应用十分广泛,全球每年销量在400t以上[1]。β-胡萝卜素的制备方法有生物发酵法、植物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受技术和条件所限,生物发酵法和植物提取法的产量较小,主流市场上使用的β-胡萝卜素主要为化学合成产品。通过化学合成所得的β-胡萝卜素需要通过有机溶剂的萃取洗涤提高含量和生产效率,因二氯甲烷具有较好的溶解度、较低的沸点和低廉的价格在试剂生产中大量使用[2-3]。利用二氯甲烷生产的β-胡萝卜素中二氯甲烷的溶剂残留严重超标。

二氯甲烷作为一种有毒溶剂,因具有损害人体造血功能、减少红血球等危害被严格限制。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的《溶剂残留量的指导标准》Q3C(R3)中规定其上限为600mg/kg,客户常常提出不得检出二氯甲烷的要求,因此寻找一种可行的工艺,去除β-胡萝卜素中二氯甲烷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实验主要以正庚烷作为溶解溶剂,以乙醇为精制溶剂,从产品含量、溶剂残留量、收率三方面展开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试剂

乙醇:分析纯,杭州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正庚烷:优级纯,德国默克;甲苯:溶残级,默克公司。

1.2 材料

β-胡萝卜素粗品:含量92.3%,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研究所提供。

1.3 主要仪器

10万级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一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R206D旋转蒸发器: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S212恒速搅拌器: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气相色谱仪GC-2010:日本岛津;Cary 50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瓦里安。

2 实验方法

2.1 制备去除二氯甲烷的β-胡萝卜素(以下简称脱溶品)

称取一定量的β-胡萝卜素,按照比例加入一定体积的正庚烷[4],在一定温度下保温搅拌一定时间,然后经旋转蒸发仪真空脱溶,得到的固体真空干燥,制备出脱溶品。脱溶品取样测其中的二氯甲烷及正庚烷残留,并分析正庚烷的用量、搅拌时间、搅拌温度对去除二氯甲烷效果的影响。

2.2 制备β-胡萝卜素成品(简称成品)

β-胡萝卜素难溶于强极性溶剂,因此选用乙醇作为精制的溶剂[1-2]。向已脱溶品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在78℃下回流搅拌一定时间后冷却结晶,所得晶体经真空干燥箱烘干得到成品。成品采用紫外分光法测β-胡萝卜素的含量。考察乙醇用量、乙醇含水量、精制温度对含量及收率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去除β-胡萝卜素中二氯甲烷

3.1.1 溶解温度对去除β-胡萝卜素中二氯甲烷效果的影响

当β-胡萝卜素溶于正庚烷中,其中的二氯甲烷就从中逸出,从而减少β-胡萝卜素中的二氯甲烷残留量。由于β-胡萝卜素是具有正溶解性的物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6],因此选择50℃、60℃、70℃和80℃进行考察。称取一定量的β-胡萝卜素,加入30倍(v/w)体积的正庚烷,分别在以上4个温度条件下搅拌2h,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温度对二氯甲烷去除效果的影响

从表1可知,温度对β-胡萝卜素中二氯甲烷的去除具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温度的提高,正庚烷对β-胡萝卜素中二氯甲烷的去除效果明显增加,当温度达到70℃及以上时,β-胡萝卜素中二氯甲烷的残留量基本上检测不出。由于高温条件下β-胡萝卜素容易发生异构反应[1],故选择70℃为最优温度条件。

3.1.2 正庚烷用量对β-胡萝卜素中二氯甲烷去除效果的影响

称取一定量的β-胡萝卜素,加入不同质量体积倍数(v/w)的正庚烷,70℃下保温搅拌2h条件下,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正庚烷用量对二氯甲烷脱除效果的影响

根据表2中结果显示,正庚烷的用量对中去除β-胡萝卜素中的二氯甲烷具有明显的作用,随着正庚烷用量的增加,β-胡萝卜素的二氯甲烷残留量逐渐降低,当正庚烷的使用量为30倍时,二氯甲烷的残留量基本检测不出。考虑到成本等因素溶剂倍数不宜过大,因此选择30倍(v/w)为去除二氯甲烷的最优倍数。

3.1.3 搅拌时间对去除β-胡萝卜素中二氯甲烷效果的影响

称取一定量的β-胡萝卜素,加入30倍(v/w)正庚烷,在70℃下搅拌,选取搅拌时间分别为1h、2h、3h和4h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搅拌时间对去除二氯甲烷效果的影响

由表3可知,搅拌时间为2h或以上时,未能检测出β-胡萝卜素中有二氯甲烷残留,由于β-胡萝卜素在高温条件下长时间停留容易发生异构反应,因此以2 h作为最佳搅拌时间。

3.2 精制以提高β-胡萝卜素成品含量

3.2.1 乙醇含水量对脱溶品含量及收率的影响

称取一定量脱溶品,加入20倍(v/w)体积的不同含水量的乙醇,在78℃下保温搅拌2h。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乙醇含水量对含量和收率的影响

根据表4可知,随着含水量的降低,β-胡萝卜素的含量逐步上升,收率逐步下降在确保成品合格并兼顾收率的前提下,应选择含水量为5%的乙醇作为精制溶剂。

3.2.2 乙醇用量对脱溶品含量及收率的影响

称取一定量脱溶品,加入不同质量体积倍数(v/w)的含水5%的乙醇,在78℃下保温搅拌2h,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乙醇用量对二氯甲烷脱除效果的影响

由表5可知,当乙醇用量加大时,β-胡萝卜素的含量上升,但收率下降。国家标准中规定全合成β-胡萝卜素的含量要大于96.0%,综合考虑质量和收率的因素,我们把20倍(v/w)作为最优的倍数。

3.2.3 精制温度对脱溶品含量及收率的影响

称取一定量的脱溶品,加20倍体积含水5%的乙醇,不同温度下保温搅拌2h。实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精制温度对含量的影响

根据表6可知,随着精制温度的上升,β-胡萝卜素含量上升但收率下降,考虑到质量的因素,我们选择78℃为最优精制温度。

4 结论

在研究中初步探讨了去除β-胡萝卜素中二氯甲烷工艺。通过正庚烷的用量、搅拌时间、搅拌温度、乙醇含水量、乙醇使用量、精制温度6个因素进行考察,优化了去除二氯甲烷的工艺。结果表明:30倍(v/w)体积的正庚烷溶解β-胡萝卜素,在70℃下搅拌回流2h,再经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干后,加入20倍(v/w)体积的含水5%的乙醇,在78℃下搅拌2h,冷却结晶后能够去除β-胡萝卜素中二氯甲烷,并且去除二氯甲烷后的β-胡萝卜素具有96.8%的含量,整个工艺使收率可达88.6%。

[1]王业勤.天然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生产、应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

[2]詹豪强.β-胡萝卜素的工业合成[J].化工生产与技术,1997,4(2):14-17.

[3]邬春艳.β-胡萝卜素的生产方法与应用进展[J].山东科学,2006,19(4):31-35.

[4]梁静娟,庞宗文,螺旋藻.β-胡萝卜素的工业合成[J].工业微生物,1997,27(2):21-24.

[5]安徽农学院.茶叶生物化学[M].第2版.北京: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6]朱跃辉,房科腾,姜建国.杜氏藻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条件的研究及比较[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3,19(4):18-19.

猜你喜欢
庚烷精制二氯甲烷
超重力过程强化在废弃二氯甲烷回收精制中的应用*
初始油温对变压器油点燃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
花生替代精制谷物或有益心血管健康
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废水中二氯甲烷的含量
甲烷-正庚烷双燃料二阶段着火的动力学特性
九思膜过滤技术在一次盐水精制中的应用
九思膜过滤技术在一次盐水精制中的应用
黄芩提取物在纯化精制过程中的味道变化
野马追倍半萜内酯精制工艺的优化
微型圆管中正庚烷/空气预混催化燃烧特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