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瑜:我比男人更强硬

2011-01-16 08:21苏永通
人民周刊 2011年5期
关键词:外交部外国

◎苏永通

这是一个帅哥美女扎堆的特殊群体。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力量与语言风格,诠释着中国国策。面对中外记者的“刁招”、“怪招”、“险招”……他们沉着应对,智解妙答,使自己也成为充满神秘与峰回路转的风景。作为女发言人,性别并没有给姜瑜的职业生涯带来太多影响,反倒是为她赢得了更多的媒体关注。

“我比男人更强硬”

2010年12月28日,46岁的姜瑜在结束例行发布会后,接受了韩国《中央日报》独家访问。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称,这是她接受的首次正式采访。

报道称,由于近期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促使姜瑜在韩国“人气急升”,成为普通韩国民众都久闻其名的人物。因此,该报力邀现年46岁的姜瑜接受访问。

当姜瑜被问及她在韩国“人气急升”的感觉时,姜瑜强调,这表明“中国的影响力已经得到世界公认”。针对国际媒体将她评为50名全球美女官员之一,姜瑜表示,自己对于这种评选一点都不在乎,“我觉得没有任何的意义。但是,《中央日报》此次将我选为‘年度最受瞩目人物’,我非常感谢。”

不过,当记者说到,有人评论她是温柔的女性时,她马上摇手进行了反驳。“你说温柔吗?我没有这样觉得。我觉得我发言时,有的时候表现得比较强硬,甚至有的时候比男发言人还要强硬。但是,要看是什么问题了,涉及国家的主权,这种问题上,我比男人更加强硬。”

大学时代:稳重理性

“我叫姜瑜,是外交部新任发言人,我愿意在今后的工作中跟大家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2006年6月13日,42岁的姜瑜作为外交部新任女发言人首次亮相时讲的第一句话。

姜瑜这天身着一袭白衫黑裤套装,戴了一副无框眼镜,在给记者提问机会时总是保持一丝优雅的微笑,她的首次亮相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是外交部上一位女性新闻发言人章启月卸任一年半之后,中国外交部历史上出现的第四位女性发言人。为了第一次登台,姜瑜进行了大量的准备。有知情人透露说,除了熟悉前几任发言人的主持风格外,姜瑜还曾在新闻发布大厅多次演练,让同事扮作外国记者对她提问。而且,姜瑜重新“像一个学生一样”查阅了大量材料,仅背景资料就有厚厚的一大本。

1982年,18岁的姜瑜考入素有“外交官摇篮”之称的外交学院,学制5年。这一年,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针对勃列日涅夫讲话,发表了一次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此后,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成为外交部的惯例。24年之后,姜瑜成为自钱其琛算起外交部第23任发言人。

时隔20 余年,曾给姜瑜上过课的老师大多已记不清她当时的样子。英语系系主任范守义教授曾是姜瑜的英语精读课老师,范教授关于姜瑜的记忆只有“很用功”三字。不过在同学们的印象里,姜瑜的成绩不错,是女生中比较突出的一个。而且,“在那个时代的那个年龄的孩子里,她显得比较稳重,理性,稳稳当当”。

进入外交学院那一刻其实也就大致划定了姜瑜未来的方向。1987年毕业后,姜瑜被分配到北京外交人员服务中心,这里专为外国驻华机构提供服务。

私下里:清雅健谈

无论是在外交部新闻司,抑或联合国还是香港,姜瑜的大部分工作都和新闻联系在了一起。对于姜瑜成为新的发言人,人们评价她是“行伍出身,靠真才实学”。而且,由于长期与媒体打交道,她的待人接物也给外国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0年9月,当时还是《亚洲周刊》(英文版)特派记者的郑天任,在外国记者新闻中心第一次见到姜瑜。当时,外国记者新闻中心刚刚成立,负责为驻华记者提供相关服务,姜瑜是该中心的首任主任。郑天任回忆说,姜瑜会主动询问他,在北京生活习不习惯,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忙,需要外交部提供什么服务。“她为人善良,说话客气,素质很好。”

新加坡《联合早报》驻港记者戴庆成对此也有同感。他记得2004年的时候,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曾经邀请新加坡媒体参加一个餐会,那时负责在门口迎接的就是姜瑜。她很有礼貌,而且也很会应变,席间但凡有冷场,总是姜瑜出来调节气氛。

戴庆成还特别提到了姜瑜的业务能力——她记得见过的每一个记者的名字;会事先做很多功课,才会跟记者谈话;主动参加一些外交论坛,认真听,记笔记。而且,负责处理对外新闻的姜瑜“发稿的速度很快”,经常是驻港特派员刚发表完讲话,新闻稿就已经传真到了报社。

姜瑜私下里很“健谈”,丝毫“没有官调”。这一点其实也是姜瑜给许多境内外记者留下的印象。一位知情人说,姜瑜平时非常低调、谦和,看似柔弱的她,其实很有性格,有时候也会挺身而出,为记者争利益。

了解姜瑜的人介绍说:“姜瑜是个很清雅、淡泊的人,不爱化妆。”得知她可能出任发言人后,很多朋友、记者都曾在穿衣、化妆上给她提些建议,但姜瑜说:“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口径。”

猜你喜欢
外交部外国
外国公益广告
“非典型”外交辞令及其翻译——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
外国幽默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