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修复功能初探
——以武昌蛇山片区概念设计为例

2011-01-24 01:03潘牧樵徐齐帆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空间

黄 立, 潘牧樵, 徐齐帆

(1. 武汉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2.深圳市政设计研究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广东 深圳 518029;3. 长江大学 城市建设学院, 湖北 荆州 433200)

中国高速的城市建设在关注效率、解决数量的同时,给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文化特色的保持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压力,我们在经历诸如土地无序开发、空间环境恶化、文脉断裂、特色丧失等困境后,应积极反思、调整城市设计和规划的原则、方式,应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转变到对建成城市空间和环境的修复工作上来。在中国,一旦当前的建设热潮趋于停止,城市修复工作即将成为所有城市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1]。

1 城市设计的修复功能

修复的本意是对错误和缺陷进行纠正的作用和过程。修复这个词和这件事本身都具有现代意识,修复一栋房子不是去维护它、修理它,也不是重建,而是把它复原到一种完整的状态,这种状态很可能从未在任何特定时间存在过[2]。城市设计修复在此基础上有更广泛的内容,即在现有城市环境的基础上,精细空间结构、优化动态行为、改良自然环境,以期达到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和人类聚居环境。

1.1 城市空间修复

1.1.1整体性修复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工业革命的发生致使现代城市的结构、功能和性质都较以往有巨大的改变。突出问题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的块状开发、城市更新的碎片式演进,导致城市空间整体性的丧失。正确、有效地进行城市空间整体性修复,根据城市历史的布局特征,完善整个城市的空间系统发展形态,为城市各类形态的空间(自然的、人工的、封闭的、开放的、主体的、过渡的、带状的、发散的)建立起易于识别感知、富有特色的有序联系和发展态势,形成逻辑有机、具有个性的整体空间形态。

1.1.2延续性修复

当代中国的许多城市不仅在城市形象方面完全西化,城市居民甚至在生活方式、审美趣味等方面也呈现出西化倾向,城市中许多昔日风俗、街巷和环境,在城市大发展中逐渐消失,形成的城市空间是一个缺乏联系、缺乏历史感和认同感的物质形态。城市空间的延续性修复,目的就是不割裂城市的历史,使新的城市空间与所处环境相适应,对已建成空间环境持续维护和整治,以达到城市新旧空间元素的协调共处[3]。

1.1.3多样性修复

城市公共生活的展开建立在公共场所基础上。当公共空间的条件不理想时,人们只能发生必要性活动,只有当城市空间具有较高质量时,不仅必要性活动频率不会发生变化,而且时间有相对的延长,还会促发大量自发性活动。

在空间修复过程中,不仅要在城市中心区各主要土地使用之间提供界定清晰的联系,制造视觉上有连续感和感觉上令人心旷神怡的公共空间背景,更重要的是创造空间成分上的多样性。

1.2 动态行为修复

1.2.1公共活动的组织

人的公共活动区别于公共空间的物质供给,在中国城市现状条件下,当公共空间的物质条件不能满足人的公共活动需求时,人们的活动除了在公共活动的物质空间上开展,还利用一部分非公共活动的设施和空间,甚至会压制部分的活动。因此需要在充分调查区域内人们公共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同一时间活动的平面组织和不同时间活动的纵深混合,以适应公共生活的有机性和多样性。

1.2.2公共意识的修复

在芒福德的眼里,给予市民的说明是:“市民认为,城市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力”。他对市民社会的评价在于说明城市是属于市民的,市民对城市拥有权力。正因为市民认为自己对城市拥有权力,才能出现公共意识。

中国当代城市环境一直很少思考其在公共领域中的定位,一方面是受制于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更主要的是因为市民自身公共意识的缺乏。在未来的城市设计中,应着手使市民参与设计,以此重建市民的公共意识,激发起他们对城市生活的热情,并主动参与到城市的公共生活中来。

1.2.3平等理念的修复

对人的行为的修复还需要通过另外一个角度来实现,即完善某些社会人群(诸如残障人士、妇女、老人以及无小汽车者、步行者或公交车试用者)的选择机会。对于这些人群,各种物理障碍会限制他们对城市领域的使用。中国有8000万的残障人士,占总人口的6.2%,只有营造了这类人群在城市的行为机会,才能使城市设计更完善、更人性化,也更符合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1.3 城市生态修复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具有易变性,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它是由外力作用下维持正常运转的非平衡的生态系统,这些外力作用一方面增加了城市运营的成本,另一方面加大“非平衡型系统”的运行风险。城市生态修复则主要针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差而采取的人工补救的一系列措施,如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恢复自我修复等经济功能。

1.3.1城市自然风貌修复

城市自然风貌主要是指一座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由自然条件构成的、在人的感知层面上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表征。城市地域自然生态学条件(如气候、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一直对城镇规划和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现代城市发展中有些自然生态要素仍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这些条件的合理处理也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关键。

1.3.2城市水土修复

城市水土生态修复的前提是要消除和改善损害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障碍因子。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原有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疏松、潮湿、具有植被覆盖的土地被砖石、沥青、水泥等坚实不透水的建筑材料铺筑,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原来下垫层的性质和生态环境状态。传统的硬化铺地使地表温度高,是形成城市热岛现象的因素之一,同时导致径流水量增加,加大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造成很多城市在暴雨时排水能力不足或人为淤塞而出现内涝。要对城市水土进行修复,就要改善城市铺地状况,疏导水流、调节气温、优化动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1.3.3城市绿化修复

在城市绿化修复中尽量保留城市现存的植物,减少修复对城市已有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使人工绿化植物与周边植物相协调;增加绿化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如硬性护坡、绿化屋顶、竖向爬藤等手法的运用;选用生命力强盛,根系发达,耐旱耐贫瘠的乡土植物;采用多种草种混种,使其在覆盖度、根系、生长期、抗逆性等方面优势互补,增强适应性;在营造或复原景物时,应尽量配合四周地形;修复绿化应符合一般的美学原则,如色彩与层次、统一与连贯、比例与规模、花式与质感、节奏多变等等。

2 武昌蛇山片区概念设计

2.1 区域现状

武昌蛇山片区位于武昌汉阳门,属武昌临江大道中部,西靠平湖门,东邻中华路,南面解放路,北望长江,处于武汉三镇连接处,同时是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口。曾是武汉近代最重要的码头——汉阳门码头所在地。有着边缘空间的独特性,对城市空间定位起着决定作用,也为未来武汉都市环境的实现提供可能[4]。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武汉原有的城市历史形态和山水格局遭到了破坏。蛇山形态隐没,山体绿化的改造造成城市整体生态语境的隔离与断裂,过去喧嚣的码头消解,城市公共生活削弱和公共功能破碎化,遗留在城市空间中形成结构的创伤性踪迹。本文希望通过城市设计修复的设计手法,疏通城市山水空间、供给城市公共生活、凸显城市生态绿脉。

2.2 设计理念

2.2.1优化空间结构

图1 武昌蛇山片区区位图

武汉依山而立,得水而优。山水文化是武汉历史文化的沉淀,而山轴和水轴也一直控制着武汉的空间结构,尽管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战乱的磨励,老城却一直保持着山、水、城和谐相融的空间特质。龟蛇二山既是城市的地标,也控制着城区的整体空间轮廓,是武汉与生俱来的城市基质(图1)。董必武也曾留下了“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风流甚美”的山水印象诗句。武昌蛇山片区是关系到城市空间和文化整体意义的关键位置,但其山水格局散乱,形态破碎,缺乏联系,人们在其中的活动也就受到极大的制约,形成了近山不见山,临水不知水的现象。这种在区域内孤立的演变,割裂了武汉城市空间的整体性和历史延续性,肢解了武汉城市具有独特价值的标志和载体。因此在城市设计层面提供趣味性的安排、人性尺度的设置以及为特别节日活动制造机会等,都有助于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基于此点,在本区域设计中确定两条新的轴线(图2)。力图通过这两个线性空间来提高显示度,一是山与水客观存在的形态显示,使其可读性加强,形成结合紧密的图形并具有清晰的信息传递,试图建立一个能被识别的城市部分以及山水相牵的特定空间形态;二是城市人群主观活动的视线显示,形态的凸露反映在活动人群视觉方面就是区域中的人对于表征的直观阅读和重绘空间的关联,通过对环境的认知将山与水结合,形成连续统一的城市印象[5]。以此来重新描述城市文化和空间的逻辑,从整体上组织和完善城市空间体系。

图2 武昌蛇山片区概念设计轴线

2.2.2重组动态行为

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活是城市中最具魅力的因素。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一方面受到各种发展和变化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公共空间供给不足,限制了市民的参与。武昌蛇山片区曾一度是城市户外生活和聚会的场所,是集市、庆典的场地。而今市民在该区域的活动仅是边角空间的零散利用,处于被挤压、阻碍甚至是排斥的境况。

图3 戏曲码头节点

图4 戏曲码头

在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之一是调适空间开放状态,推进城市空间公共性。着手戏曲广场、戏曲码头、喷泉广场、临江走廊、可接近植被和遗留建筑墙体展示化设置,以不同程度的开敞边界符号和差异性情节的安排,创造一个市民公共活动的鼓动性场景,使其具有的共同性价值得以恢复和保存,并任由社会公众自由介入和参与(图3、图4)。设计之二是丰富公共活动层系,以足够的弹性容纳不同种类的活动。以戏曲广场为中心,水平铺展喷泉广场、戏曲码头、临江走廊及延生至江面的戏曲游船等多个层级的功能;垂直叠加山体绿化、上人屋面和解放路的不同标高步行系统空间,搭建起一个纵横交错的活动结构体系,表达不同的生命体验,适应社会成员的各种感受和满足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需要(图5)[6]。

2.2.3改良自然环境

“城市的基本特点来自场地性质,只有当它的内在性质被认识或加强时,才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城市” (I.Meharg, 1969)。城市特色形成来源必然包含反映城市生态和自然环境条件的自然系统。自古以来,武汉一直保持着“两山夹峙、绿水拥城”的空间格局,“两江(长江、汉江)交汇,两山(龟山、蛇山)雄峙”是形成武汉独特城市地域自然生态学的条件及要素。而现代城市的大规模和无序开发,导致城市自然风貌表现出肌理的破坏,多种自然风貌符号、形态统一性散失的结果就是自然风貌走向消解和灭亡,进而导致城市风貌特色的弱化和散失,也使得这些景观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形成了近山不见山的局面。因此,在修复中要提高景观的“显示度”,增加城市“绿视率”。为了稳定城市风貌和生态系统,设计中采取设立“绿脉”的措施,建立沿山脊、河道、道路的线形开放空间,将城市生态绿地贯联起来(图6)。在武昌蛇山片区概念设计中,根据相邻景观效果的形式,修复还原山体植被、绿化上人屋面,柔化临水边界(图7),加强由汉阳梅子山——龟山,延续至武昌蛇山——洪山——珞珈山——南望山——喻家山及磨山的山体序列和绿化轴线,形成可读的、连续的城市纹理,凸显武汉城市非终极的、开放的个性特征[7]。

图6 临江走廊及戏曲游船

图7 上人屋面

2.2.4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统一

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在未来必将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作用。与此同时,相应的环境恶化问题也将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追求的应该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的协调统一。因此城市规划不能单纯服务于经济发展,应该将社会公正、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融入其中,制定出多目标之间的最优组合。因此,本次设计利用斗级营的巷道关系和建筑材料,将拆迁过程中的青砖作为生态公园的铺地,以此来搭建展览空间,唤起人们对汉阳门老城门以及斗级营里巷的记忆[8]。而在营造蛇山自然生态空间时,结合商业和服务来搭建商业绿色屋面,以营造“寻幽访绿、层楼叠嶂”的意境,同时也恢复了山体在平原水网地区的景观特征和标志性作用,强调龟蛇两山的重要地位,尊重山之形、山之性,利用山之貌,营造融山入城、迎山接水的空间特征,同时也突出了传统水域的地理优势。

3 结 语

在我国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热潮中,由于规划思想和观念长期滞后,造成了许多令人痛心、无可挽回的“建设性破坏”。回顾和反思城市建设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同时,我们更关注今天的现实,建立正确的发展观和面对未来的理性精神,树立一个阶段性科学合理、可望可及的修复目标,进行改善、调适和提高,这个过程是一种“进化”,而非“革命”。

在武汉的城市建设中,一方面应该延续老城区的肌理,保持城市总体空间格局的完整性,重点修复自然山体、恢复植被,营造自然生态、优化观赏游线,建设野趣盎然、人文荟萃的城市森林。并与城市相关设施相整合,严格控制建筑物高度,形成山体景观融入城市空间的特色城市形态。

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发挥河流湖泊的景观功能,保留滨水自然界面,将自然水体与公共活动空间、绿化空间和居住空间有机结合,建设滨河休闲景观带、水景楼盘等,增加人们亲水近水的机会,将水体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让人深切感受伴水而居的江城文化。通过保护自然山体,梳理水系,增加绿地,建立“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色空间”的可持续景观生态网络,关注人文生活和生态环境,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完善功能设施配套,利用各种形式的建筑空间,与水体、绿地相互渗透,达成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相融,以“修复、生长”为主旋律,建立和谐共荣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营造武汉特有的城市新空间,实现城市的有序生长[9]。

[1] 克劳兹·昆斯曼,刘 健. 北京2005:首都城市研究议程[J]. 北京规划建设,2006,(2):166-169.

[2] 蔡 晴, 姚 赯. 梁思成先生与中国的历史遗产保护事业[J]. 新建筑, 2005,(4):69-71.

[3] Matthew Carmona, Tim Heath, Taner Oc, et al. 城市设计的维度[M]. 冯 江,袁 粤译.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4] 刘宇辉. 武汉三镇山水及历史建筑特色景观审美结构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07.

[5] 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M]. 方艺萍, 何晓军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2.

[6] 陈纪凯. 适应性城市设计——一种实效的城市设计理论及应用[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7] 蒋涤非. 城市形态活力论[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

[8] 汪丽华. 保护传统建筑艺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N]. 中华建筑报, 2006-11-04(9).

[9] 孙 婷, 董丽丽. 建设武汉 重塑江城——对武汉城市特色建设的思考[J]. 华中建筑, 2006,(8): 110-112.

猜你喜欢
空间
您好!新“第三空间”
NewsPicks GINZA创意空间
Dust of Time-Maò空间
创享空间
空间是什么?
PLAN B地下居住空间
十月·空间
创享空间
创享空间
结婚后为什么还需要独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