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1-01-25 07:35许文娟曾伟南强春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4期
关键词:体重孕妇胰岛素

许文娟 曾伟南 强春芳

妊娠期糖尿病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

许文娟 曾伟南 强春芳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常规治疗组A(饮食控制+运动+中药治疗)、对照组B(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对照组C (单纯中药治疗)比较3组的妊娠结局。结果A组孕产妇在并发症、剖宫产率、早产率、巨大胎儿、胎粪污染的发生率较B、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在血糖控制情况及新生儿窒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较单纯中药、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能改善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中药治疗;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发病率为1%~14%,中国目前发生率为1.31%~3.75%,近年逐渐上升。GDM对母儿危害较大,是目前产科研究的热点及重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可通过饮食管理和运动疗法等,如治疗后血糖仍不能有效控制时,就应该接受胰岛素治疗,而口服降糖药因对胎儿有影响不能使用。中药治疗胰岛素抵抗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已被实验研究证实[1-4]。因此利用中药治疗GDM有了可能,我们采用中药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在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行系统产前检查的孕24~28周的孕妇1896例,常规进行口服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及OGTT试验,妊娠期血糖异常者150例,发生率为7.91%(150/1896),其中糖耐量受损者97例,发生率为5.12%(97/1896),妊娠期糖尿病(GDM)者63例,发生率为3.32%(63/1896)。将150例血糖异常者随机分3组进行治疗,A组采用饮食运动加中药方剂疗法;B组采用饮食运动疗法;C组采用单纯中药方剂疗法。3组孕妇年龄、身高、孕前体重指数、孕产次、孕周及治疗前糖基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表2。

表1 各组孕妇一般资料

表2 各组孕妇治疗前糖代谢参数

1.2 诊断方法与诊断标准被检孕妇于妊娠24~28周进行50 g糖筛查试验,按我国第二界糖尿病学会提倡的方法,1 h静脉血糖≥7.8 mmol/L为阳性。阳性者作糖耐量试验(OGTT),OGTT两次达到或超过下列水平:1993年董志光等报道了我国孕妇OGTT试验研究的结果,制定了系列异常参考值。目前我国75 g OGTT血糖标准为空腹5.6 mmol/L、1 h 10.3 mmol/L、2 h 8.6 mmol/L、3 h 6.7 mmol/L[5]。四项中符合两项,诊断为GDM,符合一项诊断为GIGT。

1.3 孕妇有关体重计算方法①理想标准体重(DBW)=身高(cm)-105(或100,当身高>165 cm时),正常变异范围为10%,>10%为超重,>20%为肥胖;②体重指数(BMI)=孕前体重(kg)÷身高(m2),18~24为正常;>24为超重;>25为肥胖。

1.4 治疗方法

1.4.1 中药方剂治疗知母12 g,葛根15 g,麦冬9 g,黄芩15 g,杜仲12 g。水煎后,口服1次/d,共服用15 d为一个疗程。

1.4.2 饮食疗法热能摄入7500~9200 kJ/d,妊娠早期热能供给基本不变,妊中期每月增加800 kJ;主食325~400 g,含碳水化合物200~250 g;妊娠前半期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1.5 g,后半期每月增加25 g/d;妊娠全过程体重增加控制在10~12 kg,妊娠7个月后,每周体重增加不超过0.5 kg。

1.4.3 运动治疗1~2次/d,20 min/次户外散步。

1.5 治疗效果评价经治疗2周进行评估,若能达到以下标准为治疗有效。

1.5.1 孕妇体重增长及胎儿生长情况孕后期孕妇体重增长以每周0.3~0.5 kg为宜,宫高增长和B超所测胎儿双顶径增长范围,在妊娠图中第50百分位为宜。

1.5.2 血糖控制情况以能达到空腹血糖<5.8 mmol/L、餐后2 h<6.7 mmol/L为宜。

1.6 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数据输入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研究中有31例孕妇未接受任何治疗(包括孕36周以后确诊未治疗的及产后确诊的)列为D组。4组孕妇疗效比较:在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糖基血红蛋白)前3组差异不明显,D组孕妇孕晚期体重指数明显高于他组,与不治疗有关,见表3。

2.2 4组孕妇中妊娠并发症、剖宫产率的比较,A组的并发症、剖宫产率低于其他3组,其中D组最高,B、C两组差异不明显,见表4。

2.3 4组孕妇早产、巨大儿发生率、平均出生体重和胎粪污染等的比较A组的早产儿、巨大儿、胎粪污染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B、C两组差异不明显,D组最高。但新生儿窒息4组无差异,见表5。

表3 各组孕妇治疗后糖代谢及BMI参数

表4 各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剖宫产率的比较

表5 各组新生儿方面比较

3 讨论

现代研究表明,妊娠期分泌的众多激素均有抗胰岛素作用,此时胰岛细胞分泌更多胰岛素,才能维持体内糖代谢平衡。如果孕妇的胰岛素储备功能不足,或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功能降低,则可能发生糖耐量异常,甚至糖尿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GDM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GDM对围生期主要影响有子痫前期、感染、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胎儿发育异常、死胎、新生儿低血糖等。国外文献认为[6]未治疗的GDM,母体并发症明显增加,且围生儿患病率主要与治疗早晚有关。

目前对GDM的处理主要是严格控制饮食,检测血糖,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如通过饮食控制不满意,应及时加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以期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研究证明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能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作用于受体或受体后水平,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或提高其亲和力;抑制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胰高血糖素等的分泌;促使周围组织及靶器官对糖的利用;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及纠正脂肪蛋白代谢紊乱。近年来,随着对GDM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妊娠期母体内胰岛素抵抗(IR)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是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中药治疗IR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已被实验研究证实。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围,妊娠期糖尿病患孕妇发病前大多禀赋不足,贪食甘美,或有劳欲过度,压力过大,肝郁化火等,其根本病机在于阴虚,治疗应以滋阴为主。本研究的中药: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治津伤口渴;知母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葛根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烦热消渴;黄芩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胎漏欲堕,胎动不安。

本文通过采用中药结合运动饮食治疗GDM患者,本资料研究表明,其治疗在减少GDM孕妇并发胎膜早破、子痫前期、剖宫产率、巨大胎儿、新生儿胎粪污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但单独使用中药,不加饮食与运动疗效欠佳,应联合使用。另在研究的方法学上有待完善,有待于更加严谨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安慰剂平等临床试验,以便更加准确、全面的对中医药治疗GDM的疗效做出评价。因此利用中药治疗GDM有了可能,具有广阔研究和应用前景。

[1]谢明智.中药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4):318-320.

[2]汪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中医药学刊,2004,22(7):1282-1283.

[3]王立琴,张洁.芪黄胶囊合黄连素改善糖尿病小鼠血胰岛素抵抗实验研究.山东中医杂志,2005,24(9):560-561.

[4]周燕.中医药治疗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近况.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3):82-84.

[5]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Crowther CA,Hiller JE,Moss JR,et al.Effect of treat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on pregnancy outcomes.N Eng J Med,2005,352: 2477-2486.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GDM

XU Wen-juan,ZENG Wei-nan,QIANG Chun-fang.Putuo Hospital Attached to Shanghai Traditional Medicine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GDM. MethodsWe analyzed 150 cases with abnormal blood glucose level in pregnancy.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B and C.The treatment regimen was group A with dietary control and physical exercis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roup B with dietary control and physical exercises.Group C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mong each group,blood glucose level and maternal-fetal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ResultsIn the part of controlling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asphyxia of neonates,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among group A and group B and group C(P>0.05).In the part of decreasing maternal-fetal complications,the rate of group A was lower than group B and group C(P<0.05).Conclus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kind of effective treatment in GDM,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ould be especially added in those with unsatisfactory control under dietary management and physical-exercises.Maternal-fetal complications can b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well-controlled patients.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erapy; Pregnancy outcorne

20006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猜你喜欢
体重孕妇胰岛素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