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亲子外语教育探究及其实施建议

2011-01-26 06:29唐丽萍武光山
克拉玛依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学习外语母语言语

唐丽萍,武光山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外语教育开始的最佳时期一直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随着儿童学外语概念的不断深入,外语学习越来越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这一现象也引发了许多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开始外语教育的最佳时间是当一个婴儿最初开始学其母语的时候,因为儿童一生下来就天生具有接受语言的能力”。[1]当然也有学者持有不同观点,如刘润清认为在我国学习者开始接触和学习英语并非越早越好,九岁左右为佳。[2]幼儿亲子外语教育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遭到了许多质疑。国内外对幼儿亲子外语教育这种新兴的外语教学模式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对幼儿外语教育的理论研究整体上还比较薄弱,大多属于实践探索阶段。已有的少数对幼儿外语教育可行性和必要性的探讨大多只停留在认识和总结该教育模式的表面现象,理论上尚未形成能够揭示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幼儿亲子外语教育将是一个新的研究增长点。

一、幼儿亲子外语教育的特点分析

笔者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自身幼儿外语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幼儿亲子外语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开放性。

开放性是幼儿亲子外语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家长为孩子创设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参与外语学习过程,让孩子能够在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中进行自由的学习和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孩子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幼儿亲子外语教育开放性的第一个表现是语言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家长创设开放性的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积累生活及语言经验,丰富表述内容,提高语言能力。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等确定语言学习内容。二是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家长引导幼儿进行富有实效的开放性活动,把握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用外语展开对话,让幼儿运用一切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为中介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体现了活动形式上的开放、活动时空上的开放、幼儿表述形式及内容等方面的开放。通过开放性的语言活动,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2.启蒙性

启蒙性作为幼儿亲子外语教育的另一特点,是指家长将外语教育同幼儿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而育,以开启幼儿学习外语的大门。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其大脑可塑性强,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父母在这一时期科学地实施亲子外语教育,能够有效地刺激孩子的脑神经,对语言和智力的开发都起着不可替代的启蒙性作用。家长在这一时期主要是创造性地培养孩子的语言天赋和思维能力,提高感知语言的灵敏性,激发他们学习、运用外语的动机。教授内容以语音和口语练习为主,重视听说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自然地进行口语交往。教授方法也是选择适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发展并具有生活化的方法,让幼儿能学以致用,并且能够不断重复地使用,以强化记忆。

3.幼儿外语教育与亲子交往相结合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 (主要是父母)之间进行的、伴随情感关系的交往过程,也称为亲子关系。幼儿外语教育之所以要同亲子交往相结合,是因为虽然幼儿学习外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他们的长期记忆能力较弱,母语与外语容易产生混乱,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习得外语的效率比较低。再者,由于幼儿处于特殊生理阶段,无法独立完成学习外语的任务,这就需要家长积极有效地配合,因此,幼儿亲子外语教育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效地弥补幼儿外语学习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二、幼儿亲子外语教育与传统学校外语教育的区别

幼儿亲子外语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外语教育模式,与传统的学校环境中的外语教育有着不同之处。如下表:

幼儿亲子外语教育与传统的学校外语教育的差异

从表中看出,幼儿亲子外语教育由于面对的是0~6岁的低龄儿童,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更讲究基础性和灵活性。教学环境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家庭、社区乃至大自然都是理想的选择,不必拘泥于狭隘的学校和课堂之中,实现家长和孩子随时随地学外语,每时每刻用外语这样一种轻松自觉的状态。当然,幼儿亲子外语教育在中国也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父母的外语水平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很难达成统一的教学目标,这就决定了其无法测试和评估,与传统学校外语教育相比,还有很大的不足和发展潜力。因此,要求家长和孩子在此过程中不断努力,使幼儿亲子外语教育能够早日实现专业化和系统化。

三、幼儿亲子外语教育的理论依据

幼儿亲子外语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外语教育方式,其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1.生理学基础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Long通过对脑神经的研究和试验发现脑神经成熟的因素能使大脑功能逐渐区域化,而成熟以后语言习得就很难继续发展。他所做的一系列实验结果和数据说明,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青春期以后学习词法和句法将无法达到本族语者的水平。[3]幼儿神经发育处于尚未成熟阶段,大脑的可塑性强,因此在幼儿阶段开始进行外语知识的灌输与教育能增强幼儿大脑在这方面的语言功能,从而为习得地道的外语打下基础。例如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机构在 1996年第 1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幼儿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将外语贮存在“布罗卡斯区”,即与母语相同的部位,而成年人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已无法将外语贮存在该区,只能在大脑的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记忆结构。新的记忆结构没有“布罗卡斯区”灵敏,在使用时还需要与“布罗卡斯区”建立联系。因此成年人学外语的速度慢,掌握得远没有幼儿牢固,也较难形成基于“布罗卡斯区”的语感。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儿童早期学习外语具有生理优势。

2.语言学基础

Chom sky提出的原则参数理论认为人类语言是由原则和参数共同组成的。[4]原则是由适用于任何语言的高度抽象的语法构成。原则具有普遍性,是人类的生理天赋,不必通过学习而存在于大脑中;参数则反映了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差异。参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场,也称为值,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参数值。参数的赋值决定语言结构的差异,显示人类语言的个性。参数受普遍语法所规定,数目固定,每种语言都应该有相同数量的参数,唯一允许变化的就是参数的值。在儿童大脑中,语言参数的设定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开关 (sw itch):儿童根据所听到的语言材料调节每一个参数值。[5][6]按照Chom sky的观点,儿童生来大脑中就已经具备学习各种语言所必需的各种原则,而学习某种语言的困难在于语言参数的设定,当某种参数设定成功之后再学习其他语言是参数的修订过程,而参数的修订过程比参数的初始设定过程要更加困难。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母语习得的过程是参数初始设定的过程,而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是参数值的修订过程。幼儿母语系统尚未发展成熟,参数初始设定过程尚未结束,因此在此阶段进行外语教育可以使幼儿将外语作为初始设置的参数,从而使以后的外语学习变得容易。

3.社会语言学基础

Vygotsky为代表的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个体的外部言语在其不断重复的外部交往活动中逐渐内化并与思维结合的过程”。[7]这个过程的具体步骤是:外部言语 (无思维)——自我中心言语 (与思维初步结合)——内部言语 (言语思维)。外部言语是指只具有简单社会功能的个体早期情感式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指的是儿童独白式言语,并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中的一种过渡形式,是有言语的交际机能向言语的自我调节机能转化的一种过渡形式。”[8]它具有促进思维的功能,能促进外部言语的内化。内部言语是内隐的,不具有外部对象,通常与思维紧密结合。语言习得的最终结果就是言语思维的形成。言语作为思维的形式,思维作为语言的内核,二者紧密结合。幼儿学前期是幼儿言语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及时正确的语言训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幼儿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进行外语教育,并为之创造良好的外语交流环境能够使幼儿更快地习得外语。

4.认知心理学基础

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习得涉及以下过程。首先是输入,“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9]在输入和输出之间,大脑所进行的活动涉及到注意、记忆、内化、分析、迁移、中介语的形成等,成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广泛地依靠已经习得的母语系统,并经常把母语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形成中介语。近年来双语心理表征研究及概念迁移研究表明,外语学习的一个基本过程是对先前的母语概念表征系统进行重组。概念迁移研究认为二语习得包括三个基本的过程:一是建立二语的形式表征;二是将二语形式表征映射到已有的母语概念表征上;三是根据所获得的二语经验对母语概念表征进行重组 (对原有的母语概念进行修正和扩充,调整原有的二语形式与母语概念之间的联系,产生新的二语概念及建立与对应二语形式的联系等等),以最终建立起一个双语者特有的复合式心理表征系统。[10]幼儿由于其母语概念系统尚未完全形成,在接受外语概念系统时可以减少概念重组的负担,在外语思维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能够更快地度过母语概念中介阶段,达到外语概念自主阶段,从而增加外语学习的成功率。

四、实施幼儿亲子外语教育的建议

相关理论及幼儿亲子外语教育的特点为我们进行幼儿亲子外语教育提供了启示,在实施幼儿亲子外语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外语环境

社会语言学相关研究表明语言习得的过程就是个体的外部言语在其不断重复的外部交往活动中逐渐内化并与思维结合的过程,因此外部环境对儿童语言习得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幼儿亲子外语教育而言,首要的是创造良好的外部外语环境。幼儿外语的萌发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刺激,特别是在幼儿学说外语时,外语环境起关键性作用,而家庭是环境的提供者、创设者。母语习得的典型模式基于真实环境的自然语言输入,在二语习得缺乏这种条件的情况下,家长应该努力为幼儿创设逼真的外语环境,其中包括互动环境和物质环境两类。

良好的互动环境。掌握一门语言尤其是幼儿学外语,光靠“学”是学不会的,主要是靠“用”会的。只有当人们用语言进行交流时,才能真正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和它的价值所在。所以,要坚持不懈地运用日常用语,将日常生活与外语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并与孩子进行交流,家长积极开展亲子外语游戏,运用孩子感兴趣的知识进行亲子间的交流,既可以使幼儿的外语学习在家庭中得以延续,又可以使孩子与父母间的亲情关系得以加强。需要注意的是,互动环境的创设需要家长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有目的有意识地掌握一些外语基础知识和教学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良好的物质环境。儿童语言习得中关于世界和语言的知识是同步发展的,通过学习外语来认识世界,通过世界观的形成来不断检验和巩固外语的发展是幼儿习得第二语言最理想的方式。鉴于此,家长要为孩子学习外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家庭外语角”,以真实的外语语料作为素材,让孩子在看喜欢的外语动画片,反复听外语歌曲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获得和强化语言信息。家长可以在周末带孩子去郊外,通过讲外语来告诉孩子大自然的奥秘,让孩子在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知道和了解外语。

2.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幼儿的语言学习是伴以兴趣进行的。生动有趣的内容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融入小动物叫声和夸张动作的外语儿歌、谜语、游戏、小品都会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使他们学得轻松愉快、记得扎实牢固、用得自然贴切。还可以在故事中学外语,通过故事学习语言是幼儿学习外语的又一重要途径,故事语言的特征是简单明快,具体形象,富有韵律和节奏感以及具有启发性等。外语故事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在和谐的气氛中增进学习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 V ygo 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幼儿学外语的内容,要符合其认识水平与语言的发展水平,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至于太深太难,要让幼儿稍作努力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3.保证亲子外语教学的规律性和持续性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遗忘规律来看,记忆的保持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少的。记忆的保持的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少,但是遗忘的速度不是匀速的,而是遵循先快后慢的规律。这一规律对幼儿也是适用的,由于幼儿的大脑发展还不太完善,需要给予更多的持续的刺激方可建立长时记忆。这就要求家长在遗忘前期不厌其烦地与孩子共同进行外语练习,和孩子一起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每天少量持续的浸泡,然后将学到的东西在日常的交流中进行渗透,使幼儿建立长时记忆,让外语学习变成一个更自然,更随意,更常规化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教授幼儿外语时,要遵循二语习得路径和二语发展规律,从具体、简单的单词语法入手,逐渐过渡到抽象、复杂的内容,这符合由易到难的认知发展顺序和规律。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驿站,幼儿学好外语与亲子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幼儿亲子外语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模式,但同时也缺乏统一的测试及评估标准,亟待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支持。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积极有效地调动孩子学习外语的兴趣,遵循科学的学习规律,坚持不懈地和孩子共同学习,使孩子在愉快欢乐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习得外语并学以致用。

[1]杨连瑞.我国低龄儿童学习外语的理论探究[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3).

[2]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Long,M.H.M aturational constrain ts on language developm ent.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 cquisition,1990,(12).

[4]Chom sky,N.L inguistics and A d jacent Fields:A Personal V iew.In Kasher,A sa(ed).The Chom skyan Turn.Oxford:B lackwell,1991.

[5][6]Chom sky,N.TheM in im alist Program.Foreign Language Teach and Study Press,2008.

[7]Vygotsky,L.S.Thought and Language.Cam bridge,MA:M IT Press,1986.

[8]Vygotsky,L.S.Sobranie Sochineniy,Tom 4:Detskayapsikho logiya.Moscow:Pedagogika,1984.

[9]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0]姜孟.概念迁移: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J].宁夏大学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学习外语母语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母语
唱歌助力记忆语言
学习外语的经验之谈
母语
论跨文化意识在英语启蒙教育中的意义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COLLEGE ENGLISH TEACHNG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