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运用·前瞻——谈PagePlayer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1-01-26 07:26黄爱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2期
关键词:烧杯电子白板动画

■黄爱弟

技能·运用·前瞻
——谈PagePlayer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黄爱弟

PagePlayer是全新的课件及演示文稿制作软件,专门针对教学和学术交流,是当前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最佳集成者。它的诞生,是对沿袭已久的“黑板+粉笔+板擦”的教学模式的一场突破性革命,顺应了信息化发展的趋势。PagePlayer增加了图形对象的动态逻辑展现功能,以及运用色彩、音频、视频、动画等动态展现普通演示文稿的功能。该软件应用到科学教学中,为师生们创设了一个轻松展示、自由交流的平台,优化了课堂结构,改进了教与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PagePlayer;科学;整合

PagePlayer基于“复合字符”技术,将公式、符号、图形与文字融为一体,并且具有丰富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图形库和公式,彻底抛弃了目前常见的“以图片插件解决数理化科技文档”的办法,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输入公式、符号、图形等像输入文字那样方便。PagePlayer除了上面一大特色之外,还有其他的妙用,下面结合通过PagePlayer与科学学科的整合进行介绍。

丰富的自带资源使教师们从制作图形、符号中解脱出来

初中《科学》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一些符号、公式、图形来传达知识,仅仅使用文字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当需要化学实验装置图的时候,需要画各种的物理电路图的时候,教师们一般是用一些软件插件来辅助完成,这样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各种软件之间的兼容性、稳定性等,以及已经处理好的图形、公式再编辑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更有教师自己亲自动手绘制,然后扫描或者用相机拍摄存入电脑,再进行混合编辑和处理,然而这些图形没有内部逻辑上的关联关系,图形本身没有再编辑的价值,然而图形一旦需要修改,教师们又得花费同样多的时间去重复前面的劳动。看似简单的一个烧杯、一个灯泡、一个电路图,广大教师们却要付出很大精力。教师们似乎是被“信息化”牵着鼻子走,信息化教育更是无从谈起。

图1

图2

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在PagePlayer中便可轻而易举地解决。PagePlayer中不仅包含化学、物理、数学各种图形库、公式表和标准教案模型,还包含了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扩展图形库。图1和图2就例举了一部分PagePlayer中的符号和图形库。

PagePlayer“绘图”中自带的这些图形可以进行一定的修改,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点中需要编辑的图形或者符号等,然后把光标放在需要编辑的地方,一按鼠标左键就编辑好了。例如,需要编辑一个烧杯,按照上述操作就会出现图3,然后对图3中的黑方点进行拖动,就可以改变烧杯的大小和液面的高低。当然也可以对烧杯里的液体的颜色和杯体的颜色,及烧杯的旋转角度等进行修改,选中烧杯按鼠标右键,出现一个窗口以后点击“属性”,就可以进行一定的修改如图4和图5。而这些操作不需要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只要教师会简单电脑操作就可以。

PagePlayer攻克了编辑公式和绘制图形,以及对公式和图形进行再编辑的大难题。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教师们的工作效率,还改善了课堂的交互性。比如在实验复习课上,经常用到各种仪器,PagePlayer的“绘图”功能中都有,用到哪个仪器,就可直接在PagePlayer上选取,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在复习到某个实验装置图时,学生一般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草图,这样既会浪费时间,画出来的效果也不好,甚至有个别学生更是懒得动手。使用PagePlayer可以让学生用鼠标直接在PagePlayer的界面上拖动相应的仪器组装成装置。例如,图6让学生根据题意选取制取氧气所需的仪器。学生只要拖动BDE就可以组装成图7。在组装的过程中, 不管成功与否,都会得到及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但是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有弊,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比如,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把预设问题的答案也制作在PPT中,当把问题抛给学生,精心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汇报,教师只好把学生的回答简略地写在黑板上,然后一按鼠标把预设的答案播放出来,这时,总有些答案和黑板上的有些出入,学生们就会左顾右盼地校对时的肯定和帮助。可见PagePlayer不仅仅适用于教师,也适用于学生,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把信息化教育体现的淋漓尽致。

图10

改善传统教学方式,在动态、互动、启疑、探究中改善认知方式

预设与生成的平衡与突破

答案,而教师又要花时间将PPT中有出入的答案解释一遍。这样总感觉教师是被PPT牵着鼻子走。但是使用PagePlayer中一项“教学模式”功能有效地缓解了这一矛盾。例如图8向学生提出问题,最后把学生的答案通过“教学模式”直接输在图8的光标处直接输到光标处,而且可以进行随时的修改,这样使预设在弹性、留白的空间里,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

表1动画功能 作用 举例平抛小球图形动画设计基于原始动画图形,引入自变量、函数变量和度量数据,利用图形变换(平移、缩放、旋转、对称等)、变点应用,创建新的图形对象,通过动画按钮、自变量控制按钮实现复杂图形的动态展示。图形变换参照初始图形元素,通过几何平移、旋转、缩放、对称等变换可以方便地创建从属图形元素,并进一步创建蕴含几何关系的各种图形,为图形动画做准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色散颜色动态变化颜色动态变化可以展现在动画过程中随参数改变而动态变化的图形颜色,增强图形的动画效果。参数包括常量、度量值和函数变量值。对象追踪和图形动画轨迹在图形动画过程,用来跟踪动画点或动画图形的运动轨迹,获得轨迹图形,直观展现图形动态变化的效果。光的反射

从“流水账”到“细细品尝”

以往使用PPT演示文稿上习题课时,事先把题目输入到PPT中,上课的时候投影给学生,教师对着题讲,学生听,学生得到的是放电影式的“流水账”——答案,这就不能通过板书给学生一个能体现思维过程的手写推演过程,“一听就懂,一过就忘”。而PagePlayer 6.0新增“电子白板”功能,如图9所示,将电子白板和PagePlayer系统完美融合,将PagePlayer演示文稿(如教学讲义、课件等)直接呈现在“电子白板”上,在电子白板状态下,可以随时将PagePlayer的各种工具栏显示在屏幕中(如公式和符号工具栏、几何作图工具栏、高分子工具栏、表格工具栏等),实现板书内容的编辑修改,例如:文字、公式、符号的混合编辑;绘制各种几何图形、曲线;创建高分子结构式;修改文字、段落属性等。然后通过电脑、投影仪、白板等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和演示,替代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并能够将教学内容、板书笔迹进行实时保存,实现教学内容的再利用价值。刚好有效地解决了“流水账”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仔细地品尝老师们准备的“佳肴”。

在讲习题的时候,我们根据学生的思路,把整个题目的解题过程借助电子白板功能输入到课件中,工具将解题的思维过程用手写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图10,让他们真实地感受解题的过程,并且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板书,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解题过程,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讨论达到解题纠错,提高思维能力的效果。

借助PagePlayer展示课堂中无法演示的实验

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经常需要一些模拟实验辅助教学,很多教师往往选用现成的Authorware、Flash等。但是这些现成的动画或者课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教师们又想结合当前学生们的具体情况更好地展开教学,使用Authorware、Flash等软件重新制作又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度。若能充分地用好PagePlayer的功能,增强模拟实验的效果,从而弥补实验条件、教学条件的不足,凸现实验中的科学原理。表1例举了一些PagePlayer中自带的动画功能。

《科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充满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的科学,一门富有想象力的科学。正是它的这些特点,也使得PagePlayer这样的软件能够如鱼得水,尽显其在推理和想象、猜测和实证、数字和图像等方面的独到之处。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不久的将来在《科学》教学中必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老师应结合学科本身的特点,充分发挥PagePlayer独特教学功能,必将对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突破传统教学中的难点等产生积极作用,为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有效平台。

[1]马晓强.以创新理念为主导切实促进教学应用——访星火燎原公司CEO廖兆存及一线教师[J].中国电化教育,2007(12)

[2邵剑,黄爱弟.PagePlayer在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介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9)

10.3969/j.issn.1671-489X.2011.02.054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烧杯电子白板动画
特别的“冰袋”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我是动画迷
快速溶解物体
有趣的化学小实验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阅读教学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