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2011-01-28 12:01姚茂清
中外医疗 2011年17期
关键词:妇女宫颈癌胰岛素

姚茂清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中医院 湖南怀化 419100)

2型糖尿病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问题,使部分患者口服足量降糖药或极量胰岛素皮下注射均不能控制血糖到正常水平。研究显示,大约90%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难度较大,西医以单纯控制血糖为主要目的,治疗方法显得被动、消极和局限[1]。为减少胰岛素用量和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40例,与单纯注射胰岛素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40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参照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具有糖尿病症状(多尿、烦渴及无法用其他理由解释的体重减轻),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1)空腹血糖(FPG)≥7.0mmol/L;(2)随机血糖≥11.1mmol/L;(3)口服糖耐量试验(OGTY,75g葡萄糖)中2h血糖≥11.1mmol/L[2]。病例排除标准:1型糖尿病,严重心、脑、肾并发症,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长期激素服用者,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观察:胰岛素联合中药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平均(52.1±12.3)岁,平均病程(9.1±6.3)年。单纯胰岛素治疗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平均(53.4±11.3)岁,平均病程(8.6±5.9)年。2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2h血糖等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治疗所有患者人院后进行常规检查,给予同样标准的饮食及运动治疗,按体重的标准给予104.5kJ/kg糖尿病配餐。胰岛素联合中药治疗组皮下注射胰岛素,配合中药口服。基础方:黄芪30g、白术15g、茯苓10g、葛根10g、天花粉10g、知母10g、党参10g、丹参10g、红花10g。辩证加减:便秘,口臭者加大黄;烦渴饮引甚者加生石膏;能食善饥,时觉中空者,加熟地;血糖高者加芡实、覆盆子;血压高者加石决明、夜交藤。单纯胰岛素治疗组皮下注射胰岛素。

(2)观察指标测量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时血糖,早、中、晚餐后2h(2hPG)及睡前指血血糖,比较2组达到治疗目标所用时间及每日胰岛素的用量,同时记录低血糖发生的次数。血糖控制标准依据2004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制定标准:三餐前血糖≤6.1mmoL/L,非FPG≤8.0mmol/L。低血糖诊断标准为心慌、出冷汗和严重的饥饿感,且血糖≤2.8mmoL/L。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血糖

2组患者经治疗均可将血糖控制到理想水平,胰岛素联合中药治疗组在7个时点血糖平均水平较单纯胰岛素治疗组降低,治疗后2组患者7个时点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7个时点血糖值比较(±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7个时点血糖值比较(±s)

?

2.2 达标时间

胰岛素联合中药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6.54-4-0.67)d,单纯胰岛素组(8.35±1.02)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3 每日胰岛素用量

胰岛素联合中药治疗组达到目标血糖需胰岛素(40.10±6.93)U/d,年轻妇女宫颈癌在上世纪50年代的发生率为9%,80年代则已经增高到24%;目前年轻宫颈癌患者的发病率正以每年2%~3%的速度持续增长[3],此疾病呈现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可能有以下因素:(1)目前女性的初次性交年龄过早,或者同时存在多个性伴侣。有研究结果显示,女性20岁以下就有性生活,并且同时有多个性伴侣的时候,其可以增加5~6倍患有宫颈癌的风险率;(2)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由于年轻妇女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尤其是HPV16、18,上述病毒的感染与妇女宫颈癌的发生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3)随着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以及政府对宫颈癌普查范围和力度的加强,且新型宫颈癌普查技术逐渐使用,这些都使得宫颈癌早期病变的检出率大大提高。

年轻宫颈癌患者的预后一般较差[4],可能有下列几种原因:(1)年轻宫颈癌患者的病变组织早期大多呈现糜烂型,极容易被误诊为宫颈炎,而采用宫颈微波、激光等措施进行治疗,从而导致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发生延误;(2)年轻宫颈癌患者的病变组织病理类型主要以腺癌多见,而宫颈腺癌多呈现为内生型生长,容易向宫颈组织深层部位发生浸润性生长,最后逐步侵犯其内的血管和淋巴管间隙,较早发生远处组织转移,而且对放疗作用不敏感。

虽然年轻宫颈癌患者的预后较差,但根据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病两者之间的关系,仍可减少年轻宫颈癌的发生率。年轻妇女感染HPV后,大多数需要经过20年的逐步发展才能成为宫颈癌[5],上述感染过程通常可分为4个疾病时期:潜伏期、亚临床期、临床症状期和肿瘤期。宫颈癌的起病过程是一个逐渐变化的病理过程,所以我们应当加强HPV易感人群的监测和随访,定期检查,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是减少年轻宫颈癌发病率的有效方法。

[1]李洁,刘宝印.中国妇女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地理分布的调查[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6,10(2):50~55.

[2]Elliott PM,Tattersall MH,Coppleson M,et al.Changing character of cervical cancer in young women[J].Br Med J,1989,298(10):288~290.

[3]郎景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261~263.

[4]梁立治,尧良清,黄欣,等.35岁以下子宫颈癌23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9):545~546.

[5]乔友林,章文华,李凌.山西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横断面研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24(1):50~53.

猜你喜欢
妇女宫颈癌胰岛素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