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凝血系统改变的观察

2011-01-28 12:01贺鑫
中外医疗 2011年17期
关键词:充血性二聚体血浆

贺鑫

(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湘乡 411400)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为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凝血系统的改变情况,我们检测了CHF患者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和尿纤维蛋白肽a(uFPA)水平,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8~78岁,平均(51.8±11.8)岁。心功能按NYHA分级:Ⅰ级9例,Ⅱ级28例,Ⅲ级23例。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正常体检者60名,其中男37名,女23名,年龄49~77岁,平均(51.5±12.5)岁。2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表1 2组vWF、DD和uFPA水平的比较(±s)

表1 2组vWF、DD和uFPA水平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

表2 不同心功能分级与vWF、DD和uFPA水平的关系(±s)

表2 不同心功能分级与vWF、DD和uFPA水平的关系(±s)

注: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可比性(P>0.05)。

?

1.2 检测方法

1.2.1 血浆标本的采集和检测 采血前1周停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肝素等影响凝血及纤溶系统的药物。2组对象均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用10%EDTA抗凝。血标本立即低温离心,分离血浆后置于-20℃冰箱内保存待测。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试剂盒购自苏州医学院凝血与血栓研究所。血浆D-二聚体(D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试剂盒购自上海捷门生物制品公司。

1.2.2 尿液标本的采集和检测 尿纤维蛋白肽A(uFPA)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血浆标本同步采集清晨第一次中段尿尿液标本,预处理标后置于-4℃冰箱中存放待测,同时收集2mL尿液,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肌酐浓度,结果用尿肌酐浓度进行较正。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2组vWF、DD和uFPA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vWF、DD和uF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1)。

2.2 不同心功能分级与vWF、DD和uFPA水平的关系

vWF、DD和uFPA水平均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2)。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发生血栓的危险性较正常人明显增高。高凝状态实际上是血栓形成和血栓溶解之间不平衡的结果,血栓形成的倾向大于溶解。既可能是凝血物质抗原或活性的增加,也可能是抗凝活性减弱的结果;既可能是纤溶活性降低,也可能是抗纤溶增强的结果[2]。

vWF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它参与凝血、促进血小板的黏附,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之一;DD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降解而产生的最简单的特异性降解产物血浆D-二聚体的增高说明体内已经有血栓形成,但不能肯定是否有血栓存在,因为还有溶解血栓的因素存在;uFPA是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其α-链氨基端被切断而释放出来的小分子肽片段,是反映体内凝血酶活性及纤维蛋白形成的可靠敏感指标[3~4]。

本项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vWF、DD和uF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说明CHF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而这种状态的产生可能与心脏的舒缩功能障碍、组织缺血缺氧、血液淤滞、基因结构和表达异常、心肌受体-信息传递系统障碍、血小板激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

[1]谢芳元,张清,王莉萍.运动疗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614~3616.

[2]黄尉国.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2)∶71.

[3]朱贵月,商德亚,马晓静,等.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5):404~406.

[4]宋善俊,李学军,魏文宁,等.尿纤维蛋白肽A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17∶103.

猜你喜欢
充血性二聚体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
D-二聚体检测参考区间的验证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