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灵颗粒成型工艺的研究

2011-01-29 08:01李成舰夏新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润湿剂吸湿性过筛

李成舰,夏新华

(1.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药系,湖南 衡阳 420001;2.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降糖灵颗粒成型工艺的研究

李成舰1,夏新华2*

(1.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药系,湖南 衡阳 420001;2.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目的 筛选出最佳的降糖灵颗粒剂成型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方法,以其成型性、溶化性、吸湿性等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其处方中加入辅料的种类、配比及最佳的成型工艺条件。结果 确定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干浸膏粉与辅料的比例为2∶3,用5%PVPk32加入90%乙醇溶液制颗粒,其用量为32%~36%。结论 降糖灵颗粒的优化成型工艺合理、可行。

降糖灵颗粒;成型工艺;吸湿性;溶化性

降糖灵颗粒是湖南中医药大学陈大舜教授的临床经验方,由山茱萸、菟丝子、丹参等药制备而成。多年临床应用证实,该方用于治疗肾性糖尿病具有良好的疗效。为确定合理的成型工艺条件,保证该制剂的疗效,本文以溶解性、成型性与吸湿性为评价指标,对其成型工艺进行了考察研究。

1 实验材料

MA11O型电子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ZK-82A型真空干燥箱,上海实验仪器总厂;CS101-2AB型电热鼓风干燥箱,重庆试验设备厂。乳糖:化学纯,20030712,上海试剂二厂;可溶性淀粉:化学纯,20020702,天津塘沽邓中化工厂;糊精:北京宏利发糊精厂;PVPk32为聚乙烯呲咯烷酮,简称聚维酮,K32型号批号20060417,生产厂家为广东勤天化工厂有限公司;其他均为药用辅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辅料的优选[1-2]

常用的辅料有淀粉、糊精、乳糖、糖粉等,本品是糖尿病患者用药,不能采用糖粉,故主要考察淀粉、糊精与乳糖。根据本处方生药的日服用量和干浸膏得率等,可确定干浸膏粉与辅料的比例为2∶3。

2.1.1 辅料种类的优选[3-5]分别制备4组颗粒:1组为纯浸膏粉;2组为浸膏粉:乳糖=2∶3;3组为浸膏粉:可溶性淀粉=2∶3;4 组为浸膏粉:糊精=2∶3。 按照以上比例将干膏粉与辅料(已经干燥)均匀混合,加入适量的5%PVPk32的90%乙醇制备软材,过12目筛制成颗粒,在烘箱中60℃烘15 min,过12目筛整粒,再于60℃烘干。考察颗粒的制粒难易度、外观与溶解性,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辅料制得颗粒的指标检查

2.1.2 测定吸湿率[6]称取一定量的干燥浸膏粉,将其置于五氧化二磷干燥器内干燥48 h至恒质量。将底部盛有氯化钠过饱和溶液的干燥器放于25℃恒温培养箱内恒温48 h,此时干燥器内的相对湿度为75%。在已恒质量的称量瓶底部放入厚约2 mm的颗粒,准确称质量后置于干燥器内(称量瓶盖打开)于 25 ℃保存,定时(6、12、24、48、60、72 h)取出,精密称量,每组平行做3份,计算吸湿百分率(%),取均值。结果:不同辅料与干膏粉等比混合后,都降低了原浸膏粉的吸湿性,但其影响程度不同,4组样品中2组的吸湿率显著低于其他组;结合不同辅料制得颗粒的制粒难易、溶解性与外观,同时考虑简化工艺,故选择能满足各个条件的乳糖作为辅料。见表2。

表2 不同辅料所制得颗粒的吸湿率 (%)

2.2 制粒工艺条件的优选

2.2.1 润湿剂与黏合剂种类的优选 按比例称取浸膏粉与辅料适量混匀,并且均分为6份,然后每份分别喷入不同浓度的乙醇及PVPk32(用无水乙醇溶解)并搅拌混合,用10目筛网制成湿颗粒,制得的湿颗粒于60℃干燥,再通过10目筛整粒,过筛后的颗粒用80目筛去掉细粉,称取各自的质量,计算颗粒得率。并观察制软材情况及软材过筛情况:根据软材是否起团、有无细粉、过筛难易、成品性状、颗粒收率等指标考察不同润湿剂的颗粒制备情况。结果:90%的乙醇和5%PVPk32明显优于其他润湿剂和黏合剂。据此,确定本制剂处方的润湿剂和黏合剂为5%PVPk32的90%乙醇溶液。见表3。

表3 润湿剂与黏合剂种类的考察

2.2.2 润湿剂与黏合剂用量的考察[2-4]按比例称取浸膏粉与辅料适量混匀,并且均分为5份,然后每份分别喷入5%PVPk32的90%乙醇溶液并搅拌混合,用10目筛网制成湿颗粒,制得的湿颗粒于60℃干燥,再通过10目筛整粒,过筛后的颗粒用80目筛去掉细粉,称取各自的质量,计算颗粒得率。并观察制软材情况及软材过筛情况,根据软材是否起团、有无细粉、过筛难易、成品性状、颗粒收率等指标考察不同润湿剂的颗粒制备情况。结果:润湿剂与黏合剂的用量在32%~36%之间效果最佳。据此,确定本制剂处方的润湿剂和黏合剂为5%PVPk32的90%乙醇溶液,其用量为32%~36%。见表4。

表4 润湿剂与黏合剂用量的考察

2.2.3 制粒工艺条件的验证 另取3份已按照比例混合均匀的原料和辅料,分别喷入药粉质量35%的5%PVPk32的90%乙醇溶液,以颗粒收率、软材性状、过筛情况等为指标考察工艺的稳定性,结果:3份样品所制得的颗粒,从颗粒收率、软材性状、过筛情况等指标来看,均符合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颗粒剂项下有相关的规定且工艺较为稳定。因此可以确定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干浸膏粉与辅料的比例为2∶3,用5%PVPk32的90%乙醇溶液制颗粒,其用量为32%~36%。见表5。

表5 制粒工艺条件的验证

2.3 成型颗粒的吸湿性与流动性的考察

2.3.1 吸湿百分率的测定 将制备好的颗粒干燥至恒质量后,按照“2.2.2”的方法测定成品的吸湿率,结果其吸湿百分率分别为:3.35、5.79、7.14、8.45、9.08、9.24、9.40,表明吸湿性良好。

2.3.2 颗粒临界相对湿度(CRH)的测定[6]在已恒质量的称量瓶底部放入适量的颗粒,准确称质量后置于表2所列的具有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或过饱和盐溶液的干燥器内,于25℃恒温培养箱中保持7 d后称质量,计算吸湿百分率,结果见表6。以吸湿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对湿度(RH%)为横坐标作图。图中两曲线两端的切线,两切线交点对应的横坐标即为临界相对湿度。由图1可知,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CRH)约为61%。因此,分装时应控制环境的RH在60%以下,以免干颗粒吸潮而影响成品的质量。

表6 不同相对湿度下颗粒的吸湿百分率

2.3.3 流动性的测定 采用固定漏斗法,将3只漏斗串联并固定于水平放置的坐标纸上1 cm的高度处,小心地将干颗粒沿漏斗壁倒入最上的漏斗中直到坐标纸上形成的干颗粒圆锥体尖端接触到漏斗口为止,由坐标纸测出圆锥底部的直径(2R),计算出休止角(tgα=H/R),重复5次并取平均值,结果为0.285,可满足装量差异的要求。

3 结论

本制剂为全浸膏制粒,日服用生药处方量与干浸膏得率已经确定,辅料的用量随之确定,可确定干浸膏粉与辅料的比例为2∶3。

根据辅料对干浸膏吸湿性的影响,筛选出乳糖作为本品的主要辅料。由于乳糖已经能符合成型工艺的要求,为简化工艺考虑,故未再考察复合辅料的情况。

从吸湿性、成型性、分散性等方面考察各辅料的种类与用量,确定了本品成型的制备工艺。

[1]李德秀,程天贵.扶正防喘颗粒剂的成型工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2):831-832.

[2]殷勇冠,朱全红,张琼光,等.鼻咽炎消颗粒成型工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52-153.

[3]席秋红,吕大玲.金柴感冒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J].新疆中医药,2006,24(5):74-75.

[4]姜清华,宫丽娜,高林林,等.治咽颗粒的成型工艺[J].中国药师,2008,11(3):305-307.

[5]罗 堃,滕久祥,彭芝配,等.九香止泻片素片成型工艺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2):40-42.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2005:附录ⅡC.

(本文编辑 徐爱良)

Study on moulding process of Jiangtangling granules

LI Cheng-jian,XIA Xin-hua
(Hunan Environment Biologic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Hengyang,Hunan 420001,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a moulding process of Jiangtangling granules.Methods The single factor method was used with the indexes of moulding ability,solubility and anti-hygroscopicity to sift the accessories,matching and the best processing conditions.Result The best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s were that the ratio of dry extract powder and accessories was 2∶3,90%ethanol with 5%PVPk32prepared the granules and the amount was 32%to 36%.Conclusion The optimum moulding process is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Jiangtangling granules;moulding process;anti-hygroscopicity;dissolution

R283.6

B

10.3969/j.issn.1674-070X.2011.01.013.046.03

2009-11-26

李成舰(1974-),男,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中药药剂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 夏新华,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xiaxinhua001@163.com。

猜你喜欢
润湿剂吸湿性过筛
一种防凝固的ABS塑料改性用切粒冷却过筛一体装置
焦糖布丁
乳胶漆中金红石型钛白粉润湿分散体系的选择
油基钻井液润湿剂评价新方法
煤矿喷雾降尘用新型润湿剂优选复配基础试剂的实验
小牛粒
曲线拟合方法测定土工布有效孔径
添加不同辅料牛膝浸膏粉体表面特征与吸湿性的相关性
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评价方法
黄芪多糖防潮树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吸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