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影视音乐的作用

2011-02-01 06:52黄海燕
群文天地 2011年12期
关键词:影视音乐音乐教育

■黄海燕

本文重点阐述了影视音乐对中学音乐欣赏的推动作用,通过影视歌曲与音乐教材的歌曲差异之处进行现状分析,包括影视音乐歌曲的特点及音乐课本歌曲的特点,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验课案例相结合,提出将通过影视歌曲和音乐学科有机整合的手段,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及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一、影视歌曲和音乐教材的现状分析

中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才华较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培养和熏陶学生欣赏音乐艺术不可忽视的阶段。但在许多中学音乐课堂上,往往是考与学脱节,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上似懂非懂,课后忘得一干二净。

(1)大多优美、舒畅,节奏感较强,容易掌握,学生可运用这些旋律自己进行填词,反复吟唱,而音乐课本教材中的旋律更枯燥、拗口,学生不易掌握,导致产生畏难情绪,最终失去歌唱兴趣。

(2)浅显易懂,琅琅上口,而且主题明朗、健康向上,贴近学生思想。如电影《宝莲灯》的插曲《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学生几乎人人会唱;而音乐课本教材中的某些歌曲歌词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如《山里来了个售货员》这类歌曲对现在的学生来讲根本不切实际,学生唱得一头雾水,当然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3)影视歌曲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贴近学生的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的选择,唱出来的效果较好;而音乐课本教材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是被动接受,如果碰到不喜欢听不喜欢唱的歌曲,也只能强制学习,长此以往,上音乐课开小差,做课外作业的学生也就见怪不怪了。

(4)影视歌曲是为电影量身定做的,其与情节、内容有关,学生的思想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看到催人泪下的情节,如《泰坦尼克号》,或是欢欣鼓舞的片段,如《英俊少年》,自然就记住了伴随这些情节响起的电影主题曲和插曲,所以这种视听结合的教育方式适合广大中学生;而音乐课本教材中的歌曲只有听觉形而没有视觉形象,显得单调乏味,学生受制与教材又没有有可以感受的直观形象,学习中便会出现“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现象。

二、影视资源对音乐学科的推动作用

音乐欣赏就是人们的感知,理解音乐体现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音乐随处可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欣赏音乐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音乐作为艺术作品,它也有高低之分,中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等的限制,他们对于音乐的认识相对肤浅,常常受社会环境所左右。在当今通俗歌曲,摇滚乐的冲击下,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在中学生心目中就是古董,因而加强引导,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以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新人势在必行。

(一)运用影视资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审美教育,它不仅有其他学科所共同具有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更为鲜明的是以其“直指人心”的审美价值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音乐欣赏则是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通过学生自己的音乐欣赏和音乐批评,才能培养他们的鉴别能力,才会有正确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取向。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选择一些爱国主义为题材的影片,如《音乐之声》、《英雄儿女》等为切入口,通过研究这些影片中的主题曲、插曲,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运用影视资源,丰富和提高音乐知识

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明族地域及不同价值定位的音乐文化都是我们面队的现实和探究的对象,同样,影视音乐的运用,归根结底也是为了丰富和提高写生的音乐知识。发展学生的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以《音乐之声》一课为例,让学生就《哆来咪》和《雪绒花》这两首脍炙人口的插曲,围绕其背景、调式、拍号、速度、情绪等各方面作比较,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将讨论好的结果汇成一张表格,表格如下:

???? ?????? ????????? ?????? ????????? ???? ??????? ???? ??????? ?? ??? ? !"#$%#&?? ’(#)*#+??,-? .,#/,0? 1,#2,0?

通过这两首插曲的比较,学生不仅对调号、拍号、速度等音乐知识能力较熟练的掌握,对一些较为抽象的东西,如情绪等有具体的感知,并将其物化为具体的作品,还可以用“模仿秀”的形式将自己喜爱的影视歌曲表现出来,让学生表现得更加的积极,由此可见,充分利用影视资源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音乐形象的感知、把握和综合的审美感受,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形象丰富的音乐思维,科学、合理、巧妙地运用影视音乐,对于丰富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起着积极的作用,影视音乐的课堂成为了学生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

三、改变教学观念,要求学生大胆表现音乐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是基础性内容,是培养音乐能力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不注重表演、创作技能的发展,而侧重于感受、体验音乐的热情和能力的发展,这就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凝重。而影视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它旋律优美,节奏感较强,如电影《亮剑》中的主题曲《中国军魂》,这首歌曲坚定、豪迈,一往无前地同学们唱起来特别有劲,作品内容更表现了中国军人的钢铁精神,坚强的意志,坚忍不拔,这不但使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而且还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瑰宝。

(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新标准首要强调的是教学应“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要树立的学生主体地位,首先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一言堂的模式,转换成以学生学为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激活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

(2)最终目的是陪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美育对人的和谐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艺术教育是美育最基本、最有效、也最具可操作性的方面。音乐教育在传统的教学中,注重学科知识教育,在某些方面脱离了学生的需求,忽略了学生在审美、情感方面的体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人的和谐发展,教学方面出现了片面性。因此。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3)源推动音乐学科改革:由于影视资源独特的优势,使学生在观赏中,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和审美的愉悦感,并由兴趣产生情感,由情感上升为审美,由审美积淀为高尚情操,从而升华为人格。这是符合音乐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的,也推动了音乐学科的深化改革。

(二)教育质量和师生素质提高,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力。师乃表率也,当学生的举手投手间或多或少的看到教师的影子时,音乐课堂的教育目的基本实现了。音乐教师的仪表、亲和力、感染力、感召力和构建一个和谐宽松良好的教学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教师的自身素质。同时学生们的情绪和感情随之得到转移,使学生产生爱戴心理,爱屋及乌,热爱老师,热爱老师的音乐专业,随之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这就是不可低估的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力。

创新能力是素质再提高的催化剂。创新教育在音乐教师要求上不仅满足于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过程中起到引导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因素等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的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因此仅创新能力成为提高素质的催化剂。音乐教育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

结语:挖掘影视音乐的内在魅力,增强与音乐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批评能力,使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能得到正确的前进方向,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网络环境下,运用影视音乐开展音乐课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虽然还处于探索实验阶段,但其强大的生命力及显而易见的优越性,必将对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影视音乐音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影视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析影视音乐的艺术处理方法及美学价值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试论影视音乐传播及其发展策略
音乐
音乐
秦文琛主要作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