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及体制建议

2011-02-05 02:21王贤灿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2期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校园数字化

■王贤灿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及体制建议

■王贤灿

本文分析了中学“数字化校园”在推进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提出要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必须先从管理体制入手,建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以统一协调“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将信息化的战略上升为学校战略,填补技术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数字鸿沟,使得“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真正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中学;信息化;数字化校园

10.3969/j.issn.1671-489X.2011.02.059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朝“数字化校园”的目标迈进。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1]。

经过这些年的大力发展,各学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逐年提高。但在“数字化校园”的实施和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信息技术和教学工作的脱节,资源、信息的共享没有很好地现实,信息安全、网络文化等新问题更需要我们用全新的思路去认识和处理。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对“数字化校园”认识不够

一些教师对“数字化校园”建设认识不足。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数字化校园”是信息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学校缺乏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长期信息化发展规划。这是学校信息化全面发展的障碍。

“数字化校园”的管理机制亟待建立

如何理清信息部门与学校各部门的关系?只有创建与数字化、现代化背景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机制,才能提高学校在信息技术新环境——“数字化校园”的决策、管理水平。

学校信息技术人员队伍数量和结构不能满足“数字化校园”管理与应用开发、研究的需要

很多中学还未形成一支稳定的、有责任心的、技术娴熟的网络信息技术人才,还未形成一支稳定的学校信息化工作团队。缺乏有效的与其他岗位类似的奖励、激励机制,是影响学校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的瓶颈。同时,各部门也还未形成部门信息负责人制度,以至于信息部门人员到处“救火”的事情时有发生。

还未形成一个与学校管理模式一致的综合性的网络化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基础平台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目前学校的应用系统由不同人群研发完成,缺乏全局的信息资源规划,应用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难以实现,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孤岛;二、各学校的应用系统采用不同软件平台开发,缺乏统一规划下的应用访问接口,各应用系统间也缺乏集成和有效的组织、管理,同一个用户进入校园网的不同应用系统需要不同的密码,甚至是需要不同的身份标识;三、对于不同的应用系统,用户需要在不同位置的逐个进入访问,缺乏统一的访问资源和应用的接口。

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应用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使用人员对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意识、维护意识缺乏。这是影响学校“数字化校园”使用绩效的重要因素。

学科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薄弱

特色学科资源和信息教学平台缺乏,还未形成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坚实基础,这是学校信息化再上台阶必须突破的课题。

突破“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制约因素,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

解决管理体制的问题,这是“数字化校园”建设有无成效的关键

“数字化校园”建设要真正落实并取得成效,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予以保证。要建设“数字化校园”,必须建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填补业务和技术之间的鸿沟。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实施是一项涉及各部门、全体教职员工、全体学生的综合性、基础性工作。必须在学校最高领导层的领导下直接开展。

明确教育技术中心职责

目前,各学校设有信息技术组类似的组织,其职能大致概括为做具体的信息化实施,建立和实施学校内信息系统使用的指南和规程,向学校各部门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开展对于新项目的学习、研究和开发等技术性工作。工作是服务性的,服务的对象是各个部门,管理的对象是信息技术部门。

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则要参与学校的核心管理层的决策,决定学校的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战略,保证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战略与组织战略相配合,并对学校教育技术的发展作出长远规划,工作是决策性的,为学校整体的教育技术的发展负责,其管理的对象是学校。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数字化校园”的日常管理机构,也是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评测机构,其工作职能涵盖五项内容:网络建设与管理、信息建设与应用、运行维护与服务、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评测、信息技术课的组织与实施。

其具体职能大致分解为以下几点。

1)协助学校“数字化校园”领导小组做好“数字化校园”的规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学校“数字化校园”基础建设。负责学校校园网络接入、多媒体教室、公共机房、部门网站、域名解析、E-mail,FTP,操作系统自动升级、病毒防范、网络安全等工程的基础建设工作。

3)负责学校“数字化校园”各信息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建设。负责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OA)、人事系统、财务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图书馆、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精品课程系统、网上评课备课系统、视频点播等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4)数据中心建设的建设与管理。负责学校数据库、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等系统的设计、数据维护以及建立在统一数据中心基础上的各管理信息系统之上的维护服务。

5)与“数字化校园”相关的培训。对各应用系统进行推广,技术指导培训,落实各项应用,减少重复劳动。

6)信息技术课的研讨及教学组织。

7)与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师生竞赛的组织。

8)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分析、统计、考核。

建立各业务部门首席信息员机制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实施的关键在信息的处理上。为了消除以前各部门信息提交不准确、修改不及时、删除不到位等情况,应明确各业务部门信息增加、修改、删除的权限,建立各业务部门首席信息员机制。各业务部门确定一名首席信息员,建议学校在经费、工作量方面给予照顾,专门负责部门信息的收集、编写、报送、存档等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向学校数据中心报送各类信息,从而保证信息的处理及时性和有效性。

[1]沈培华,蒋东兴,王映雪,等.数字校园理论与实践[J].办公自动化,2002(4)

广东省深圳市华侨城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字化校园校园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浅析高校一卡通系统财务管理
数字化制胜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校园中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数字化校园的整体构架及技术分析
基于防火墙和WAF安全设备的高校信息安全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