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电汽化联合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

2011-02-09 19:36艾雪松王宝仁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丝裂霉素膀胱炎汽化

艾雪松,戴 滔,王宝仁

经尿道电汽化联合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

艾雪松,戴 滔,王宝仁

经尿道电汽化;丝裂霉素;腺性膀胱炎;灌注治疗

我院自2006年3月—2009年2月收治腺性膀胱炎患者11例,采用经尿道电汽化联合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37~62岁,平均53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1年。反复尿急尿频8例,间歇性肉眼血尿3例。均经膀胱镜检查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膀胱镜下病变呈滤泡样或绒毛样水肿型6例,慢性炎症型3例,乳头状瘤型2例,其中2例累及单侧输尿管口。病变位置位于膀胱三角区6例,膀胱颈3例,左右侧壁各1例。伴发高血压者3例,糖尿病者2例。

2 治疗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病变临近输尿管口者加用闭孔神经阻滞麻醉。取截石位,采用24F OLYMPUS连续冲洗电切镜,采用汽化电极(切割环),汽化功率180~250 W,电凝功率50~70W,用5%葡萄糖液作冲洗液。冲洗高度40~60 cm,压力3.9~5.9 kPa。电视摄像系统下横峰状汽化电极汽化病变部位,至病变区黏膜消失,深部组织发白为度。术后留置导尿管5~7 d。术后1周开始膀胱灌注,用丝裂霉素40 mg加生理盐水20 mL,消毒后将导尿管插入膀胱,排空尿液后注入灌注液。嘱患者每15 min变换1次体位(左、右、俯、仰),2 h后排尿。开始每周1次共6次,再每2周1次共6次,每月1次至术后2年。

3 结果

11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30~60 min,无严重出血和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留置尿管5~7 d。随访时间12~24个月,其中症状消失7例;症状改善3例;1例症状无改善,复查膀胱镜及组织病理检查,未发现病理复发。

4 讨论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上皮反应性增生性疾病,发病率为0.1%~1.9%。近年来其发率有明显增多趋势,可能与对该病的认识加深及膀胱镜检查广泛应用有关。本病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膀胱慢性炎症、结石、梗阻、神经原性疾病、异物刺激、体内激素失调、尿路解剖异常、精神情绪等因素有关[1-3]。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主要为尿急、尿频、下腹胀痛和血尿。腺性膀胱炎的镜下病理形态有:⑴乳头状瘤型。瘤样物表现为帯蒂的乳头状,无血管进入。黏膜充血,水肿,易误诊为乳头状瘤。⑵滤泡样或绒毛样水肿型。滤泡呈圆形透明或半透明的囊性隆起。⑶慢性炎症型。表现为黏膜充血,粗糙,血管纹理增多,局部充血或有小的糜烂面。⑷黏膜无显著改变型。膀胱黏膜光滑,无显著改变,活检时方可发现。其病变位置位于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最多见[4]。B超检查很难发现早期病变。同时,乳头状瘤样腺性膀胱炎极易误诊为肿瘤,确诊仍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多样,主要是去除发病的原因及去除病变的组织。多数学者认为,对病变轻微者应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疗效相当[5]。对于症状重,有明显肉眼血尿,病变位于输尿管口周围或膀胱三角区,弥散连接成片或呈多灶性分布,外观呈乳头状瘤改变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或电灼治疗。切除深度为黏膜下层和浅肌层,病变严重者可切至深肌层。近10年来经尿道电切技术改进,通过提高发生器的功率和改变切割电极的形态,使汽化电极不但与之接触的3~5 mm深度的组织快速升温,同时在深部产生1~3 mm厚的凝固层,达到汽化、凝固、切除的效果。由于腺性膀胱炎的病变仅位于黏膜及黏膜下层,局部汽化治疗的深度已可满足治疗的需要,无需进行汽化切割,大大减少了手术风险。采用经尿道电汽化治疗腺性膀胱炎创伤小,可重复操作,应视为腺性膀胱炎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6]。腺性膀胱炎手术后药物灌注化疗很重要。与膀胱癌相似,腺性膀胱炎具有多中心性的特点,肉眼观察到的和经尿道电汽化治疗切除的是细胞增生的明显部分,仅为病变组织的一部分[7]。丝裂霉素是一种由放线菌族中分离出来的抗癌抗生素,属于类似细胞毒素类抗癌药物,在细胞内通过还原酶活化后起作用,可使DNA解聚,同时可阻断DNA复制,高浓度时对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也有抑制作用。由于丝裂霉素分子量大(334.33),不易被膀胱黏膜吸收,每次灌注40~60 mg,毒性反应如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低,肝功能及肾功能无明显改变,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膀胱癌及腺性膀胱炎的术后化疗。大剂量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化疗,能迅速在膀胱上皮内达到有效药物浓度,直接接触代谢活跃的增生细胞,从而抑制细胞过度增生,膀胱黏膜上皮出现正常的组织学转归,达到治愈腺性膀胱炎的目的[8]经尿道电汽化联合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效果满意,副作用少,是治疗腺性膀胱炎较好的选择。

[1]Nikolaev AY,Li M,Puskas N,et al.Parc:a cytoplasmic anchor for p53[J].Cell,2003,112(1):29.

[2]Steward WF,Van Rooyen JB,Cundiff GW,et al.Prevalence and brden of overactive bladder in United States[J].World J Urol,2003,20(4):327.

[3]Schrag D,Hsieh LJ,Rabbani F,et al.Adherence to surveillance among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J].J Natl Cancer Inst,2003,95(1):588.

[4]Volmar KE,Chan TY,De Marzo AM,et al.Florid von Brunn nests mimicking urothelial carcinoma:a morphologic andimmunohisto⁃chemical comparison to the nested varient of urothelial carcinoma[J].Am J Surg Pathol,2003,27(9):1243.

[5]胡恩平,燕东亮,叶生,等.女性早期腺性膀胱炎治疗方法探讨[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8,13(3):207.

[6]赵振理,孙光,刘光明,等.腺性膀胱炎46例治疗体会[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26(8):563.

[7]孔祥波,那万里,谷欣权.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17(1):66.

[8]庄乾元,梅伟,管维,等.腺性膀胱炎治疗分析(附89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10):686.

R694+.2

A

1007-6948(2011)01-0105-02

10.3969/j.issn.1007-6948.2011.01.045

天津港口医院外科(天津 300456)

(收稿:2010-05-02 修回:2010-09-16)

(责任编辑 张亚强)

猜你喜欢
丝裂霉素膀胱炎汽化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知识巩固
丝裂霉素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应用进展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随堂练
行为治疗在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超声汽化蒸汽驱动的尿道阀的仿真与实验
丝裂霉素C与5氟尿嘧啶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预后比较
三种人易患膀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