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误服过量胃复安导致抽搐1例

2011-02-10 20:37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6期
关键词:脑电图多巴胺入院

王 梅

(沈阳市铁西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性,9岁,患儿两天前因恶心,上腹不适在某医院就诊,当时医师给患儿开了一瓶胃复安,当时家长未问明如何吃法,只见门诊病志上写5mg, 误以为一次吃五片,后患儿回家后即每天口服胃复安15片,达到75mg/d。第二天患儿开始出现发作性抽搐,患者发作时神志清醒,但不能自主。发作时间不规律。症状表现为:突然出现上身挺直,头偏向一侧,双眼上翻,两上臂屈曲内旋强直,手呈“助产士手,”下肢强直,发作时意识清楚,但不能说话或回答问题。患儿是于晚上发作时急诊入院的,当时抽搐大约10min,给予安定5mg静推约1min后转为正常。发作停止后又活泼如常。入院各项生命体征检查:均为正常。既往无高热抽搐病史,无产伤史,无难产、早产史,追溯家族中亦无癫痫病例。

入院后首先排除头部肿瘤或癫痫的可能。进行CT、脑电图。在检查脑CT时患儿有两次发作。在作脑电图时患儿未发作。脑电图也没有异常发现、CT回报未查出肿瘤。各项血液化验结果均为阴性。这时患儿抽搐仍在发作。这时医师考虑到药物中毒。经仔细询问患儿的服药,发现患儿一直在口服胃复安1次5片,一日三次。同时口服思密达。立即嘱其停用一切药物,给予静滴葡萄糖+维C,以利药物快速排泄。停药后第二日患儿一直未再发作,活泼如常。第三日患儿出院。

2 病例分析

患儿的药物中毒主要表现为以伸肌紧张性亢进的去大脑僵直[1],抗重力肌-伸肌紧张性明显加强。原因是由于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被切断,造成抑制区活动减弱,而易化区活动增强,使易化区活动占有明显的优势,以致肌紧张过度增强而出现去大脑僵直。

胃复安(药理学名称甲氧氯普胺)易通过血脑屏障作用在催吐化学感受区(CTZ)的多巴胺D2受体结合,阻断传入冲动从而发挥止吐作用。由于它的阻断作用无选择性,从而对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能神经通路阻断[2],其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的抑制作用被削弱,而乙酰胆碱能神经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的兴奋作用相对加强,从而产生类似帕金森病症状。当药物浓度进一步加大,甲氧氯普胺作用在延髓网状结构的抑制区,减弱网状结构对肌紧张及肌运动的抑制作用,从而出现病历里提到的较罕见的去大脑僵直的症状。

3 结 论

胃复安(甲氧氯普胺)易通过血脑屏障,过量或长期服用易发生类似帕金森病症状,甚至发生去大脑僵直症状。建议在针对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时,应最好选用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或有选择的多巴胺D2受体阻断药,如多潘立酮(商品名吗丁啉)或奥丹西隆。对老年人多有脑血管硬化症或已有脑血管病变的患者尤其是有震颤麻痹的老人更不能选用甲氧氯普胺这种药,以免加重震颤麻痹的症状,应选用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吗丁啉、西沙必利等药物。

[1] 张静如,乔健天.生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39-340.

[2] 江明性,杨藻宸.药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5.

猜你喜欢
脑电图多巴胺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贪婪的多巴胺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脑电图描记与分析
睡眠剥夺在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跟踪导练(四)(4)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脑电图影响的对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