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2011-02-10 20:37徐美霞吴武中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6期
关键词:百日咳预防接种三联

徐美霞 吴武中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医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DPT)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传染病非常重要的混合疫苗。中国儿童免疫规划程序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DPT)基础免疫月龄为3、4、5月龄,每月接种一次,每次间隔至少28天,连续3次,1.5~2.0岁再加强一次。由于各种原因,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DPT)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制品中是发生接种反应率较高的疫苗之一[1]。最常见的接种不良反应是:局部红肿硬结;发热。为预防和减少接种不良反应,现就其发生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以减少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1 注射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DPT)出现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

1.1 疫苗自身因素

疫苗对机体来讲是一种异体蛋白质,具有生物学活性,可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同时疫苗中的百日咳疫苗不耐热毒素和吸咐附剂(氢氧化铝佐剂)也增加了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1.2 疫苗使用因素

接种人员操作不规范或不严格执行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规程,如接种剂量过大,注射过浅,接种前未能充分摇匀药液等,也导致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接种剂次

有资料表明,反复多次接种会增加接种不良反应,接种反应与接种剂次成正相关[2]。

2 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2.1 加强冷链管理,确保疫苗质量。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DPT)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严防冻结。接种人员在抽取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DPT)前一定要将疫苗混悬液充分摇匀并仔细检查,如发现有摇不匀的硬块或者曾经冻结,不能使用。

2.2 加强培训,严格遵守预防接种操作规程。利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加强对预防接种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2.3 注射部位要交替更换。每次注射时要在预防接种本上注明注射部位(左或右),每次注射时更换部位交替注射,减轻局部反应。由于幼儿皮下脂肪、毛细血管少,药物不易吸收,易致局部硬结,而深部肌肉血管丰富利于药物的吸收,所以要行深部肌内注射,可减少局部硬结发生。

2.4 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患有精神、神经系统疾患如癫痫、抽搐、惊厥、痉挛或脑病史禁用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DPT);第一次接种发生严重反应如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则以后不宜再接种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DPT);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暂缓接种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DPT),以减少或避免因禁忌症或处于传染病潜伏期、前驱期而接种疫苗引起严重的反应和偶合反应。

2.5 疫苗注射后的观察。如有局部红肿,应告知家长及早用干净毛巾热敷,一日4~5次,每次15~20min,或者将新鲜的马铃薯冼净切成2~4mm薄片,敷于红肿硬结上,待水分吸收后及时更换,每次15~20min,每日3~4次。

2.6 新型疫苗的使用。 吸咐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去除了百日咳全菌体疫苗中多余成分(如脂多糖)而保持了其免疫原性,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明显下降。因此按照国家扩大免疫规范实施方案,推广应用吸咐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逐步取代吸附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以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2.7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接种后给儿童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以减少疫苗的发热反应。注意观察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如发生反应及时与接种人员联系,及时采取措施,以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3 讨 论

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在所难免,只要在工作中加强防范意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会明显降低,特别是吸咐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的替代使用后,不良反应下降更为明显。所以根据以上的阐述,可以看到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新型疫苗的应用是减少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非常有效的措施。

参与文献

[1] 高吉升,由浩然,王祥本.306例预防接种反应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1):994 -995.

[2] 张传英,李生光.1998-2002年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不良反应发生强度及相关因素的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6):40-41.免了血管滑动,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5]。

猜你喜欢
百日咳预防接种三联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陈旧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伴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
小心百日咳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百日咳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预防接种门诊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