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应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1-02-11 02:53冯晓钰张志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5期
关键词:外渗静脉炎无菌

冯晓钰 张志英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300)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正广泛的应用于护理临床工作,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还具有减少血管穿刺、降低静脉血管损伤、安全迅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技术水平、患者血管情况等方面的影响,其留置时间目前尚无严格规定,一般以4~5d为宜。本文总结50例资料完整的临床病例就静脉留置针应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50例,年龄47~75岁,保留时间最长为8d,最短为2d。

1.2 方 法

穿刺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消除紧张、顾虑及恐惧感。选择合适的血管,做好物品的准备,我院选用BD公司生产的静脉套管针,我科常规选用小号的留置针,使用前检查产品的质量、有效期、包装是否完整导管有无断裂。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先旋转针芯,用生理盐水将导管内空气驱出,握起蝶翼使针尖斜面向上,见回血后将导管送入静脉中。固定蝶翼,将针芯抽出。选择合适的封管液正确封管,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延长留置时间。

2 结 果

本组出现静脉炎1例,套管针脱落3例,液体外渗3例,套管针阻塞7例。

3 讨 论

3.1 静脉炎

穿刺静脉局部红、肿、热、痛。 静脉炎的发生与以下诸多因素相关: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穿刺操作时无菌消毒不严,造成细菌性静脉炎;患者的血管状况不良;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留置部位靠近关节处,关节活动造成套管与血管摩擦发生炎症;输注药物的浓度、pH值、渗透压等静脉血管的刺激等继而发生化学性静脉炎等。因此,控制引起静脉炎的因素,延迟静脉炎的发生则可延长留置时间。首先,要严格无菌操作,了解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用药注意事项,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一旦发生静脉炎表现,应立即将套管针拔出,局部用安尔碘消毒后涂抹赛肤润每天2~3次或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

3.2 套管针脱落及液体外渗

产生外渗的原因是穿刺不当,患者躁动,针头固定不当 ,末梢循环不良等。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观察局部皮肤状况,如有渗液,应立即更换敷贴,普通的无刺激性的药物渗漏可热敷或抬高患肢;化学药物渗漏应更换穿刺部位,抬高患肢,行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局部用安尔碘消毒后涂抹赛肤润每日2~3次。高渗性药物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

3.3 套管针阻塞

因各种原因造成血液在套管针内凝固,阻塞套管针。输入高营养液体后导管冲洗不彻底,患者凝血机制异常,封管方法不正确、封管液的量不足等。如发生套管针阻塞,不能用注射器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压回血管内导致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选用合适的封管液和量正确正压封管,输入高营养液体后一般选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导管。

猜你喜欢
外渗静脉炎无菌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