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中医护理体会

2011-02-11 02:53史宗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5期
关键词:水疱带状疱疹护理

史宗丽

(长春市中心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1)

带状疱疹是指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1]。其主要特点是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常伴有明显神经痛[2]。带状疱疹好发于成人,发病概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显著上升。中医认为其多由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妄动,脾经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偶因兼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3]。带状疱疹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所以一般情况不会复发。对于本病近年来长春市中心医院采取中医方法治疗与护理,效果显著,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长春市中心医院共收治带状疱疹患者239例,其中男性136例,女性去103例;年龄最小74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9岁;临床表现单侧头面部片状红斑水疱87例,单侧上肢肩部泛发片状红斑水疱69例,单侧胸背部片红斑水疱49例,单侧下肢腰部泛发红斑水疱34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情志不遂,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经感毒邪而发病,因此带状疱疹病情的发展与患者情志的变化密切相关[4]。所以护理人员要及时有效地安慰、体贴患者,还要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深入浅出地讲解带状疱疹的有关知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保持健康的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与护理。

1.2.2 一般护理

在安排病房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住单间,若不能住单间的患者要注意不能安排其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同住。还要注意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每次10~30min。同时还要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衣被要宽松舒适,最好采用纯棉制品以降低其对皮肤的刺激,还要避免摩擦损伤皮肤。肝经郁热证的患者要保证睡眠充足,夜间不能很好休息的,白天可以适当的补眠,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脾虚湿蕴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勤换衣裤,防止感染;气滞血瘀的患者,病床应避免直接吹风,防止感受风邪。重症患者最好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以使用缓泻剂或者用温水冲蜂蜜饮用。

1.2.3 皮损护理

带状疱疹的水疱疱壁容易破裂而诱发感染导致病情加重。因此要利用渗透压原理湿敷中药制剂使水疱不破裂而吸收,从而使创面干燥,减轻局部的疼痛。帮助患者湿敷时要注意:水温应该较常温稍热,湿敷纱布最好是12层以上的纱布,每次湿敷时间要控制在25~30min,还要注意保暖轮换湿敷部位,头皮有皮损时要剪除局部的头发,保持创面清洁,预防感染及湿敷纱布能够紧密接触头皮。一般湿敷1d水疱就能明显减小,2d基本消失,3d创面干燥疼痛缓解。

1.2.4 用药护理

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属肝经郁热的患者宜凉服、脾虚湿蕴的患者宜温服。在服药期间若出现食欲减退、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者,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停止服用药物并做好记录。患者疼痛剧烈时,可以遵医嘱给予止痛药,也可以使用物理疗法,如局部冰敷、酒精擦拭等。用药后还要密切观察皮损的部位、疱疹的大小、疱壁的紧张度、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等。中药适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药方: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赤芍12g、川芎10g、生地黄15g、川楝子10g、连翘10g、香附10g、郁金10g、延胡索12g、银花藤2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1.2.5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在中医皮肤科护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帝内经》中提到:紧合五味,热病少愈,食肉则负,多吃则亦,此其禁也,这就说明了饮食护理的重要性[4]。带状疱疹的患者饮食要清淡并富有营养[5]。患者应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食物,如豆制品、鱼、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对于肝经郁热证者,宜进清热解毒之品,如菠萝、苦瓜、西瓜、黄瓜等;对于脾虚湿蕴者,宜进健脾利湿之品,如:冬瓜、扁豆、绿豆汤等;对于气滞血瘀者,宜食清解余毒,行气通络之品,如:丝瓜汤、陈皮、茴香等。中医认为,本病为湿热火毒蕴结肌肤所生,所以患者要忌食烟酒、生姜、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辛辣温热之品,食后容易助火生热;还要慎食肥肉、牛奶等油腻食物及豌豆、石榴、菠菜等酸涩收敛之品[6]。

1.2.6 出院指导

①生活指导:患者因疼痛难忍而性情急躁,心肝火盛的患者尤其严重,因而要指导家属做好患者的生活起居护理,使其情绪稳定避免生气、暴怒,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室温最好偏凉。②预防感染:感染是诱发带状疱疹的原因之一,所以患者出院后要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尤其是在春秋季节,寒暖交替,要适时的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此外,若患有口腔、鼻腔的炎症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③运动指导:要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2 结 果

长春市中心医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39例带状疱疹患者经过治疗与中医护理后,显效215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7%。

3 体 会

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7]当机体受到刺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损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8]。一般先有轻度发热,疲倦无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以及患部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但也有无前驱症状即发疹的患者。经1~3d后,在一定神经分布区域发生不规则的红斑,继而出现多数或群集的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根据中医辨证施护理论,在做好皮损、药物护理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情志、饮食的护理。加强患者的生活起居指导,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减轻痛苦,促进疾病的康复。

[1]胡春娥,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与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9):76.

[2]廖桂华.带状疱疹的中医辨证施护及其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9):163.

[3]赖桂凤.38例老年人带状疱疹的临床护理体会[J].右江医学,2007,35(5):72.

[4]黎军.特殊类型带状疱疹的护理[J].辽宁中医,2005,32(1):068.

[5]谢冬梅.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与护理[J].湖北中医,2009,31(12):39.

[6]方辉.综合治疗带状疱疹68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湖南中医,2006,22(4):046.

[7]张霁生.中医辨证配合护理治疗带状疱疹5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2008,17(21):122.

[8]胡晖.中药配合护理治疗带状疱疹50例[J].新中医,2007,39(3):047.

猜你喜欢
水疱带状疱疹护理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不同治疗时机对扁平苔癣疗效的影响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