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1-02-11 02:53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5期
关键词:摘除术鼻息肉内窥镜

张 莉

(长春市中心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1)

鼻内镜是一种可以很容易的通过鼻腔和鼻道内结构的一种耳鼻喉科设备,他的作用是对鼻咽部和鼻腔甚至鼻窦内部结构进行检查,是诊断鼻息肉、鼻窦炎的重要手段[1],通过合理的应用还能对鼻息肉、鼻窦炎进行药物外用或手术治疗,使药物或手术达到以往不能达到的区域[2]。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小、痛苦小等优点。2008年3月至2011年1月期间,长春市中心医院收治应用内镜进行鼻息肉摘除术的患者92例,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2011年1月期间长春市中心医院行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手术92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32例;年龄25~48岁;双侧病变58例,单侧病变34例;其中过敏性鼻息肉44例、炎症性息肉34例、鼻后孔息肉14例。病程6个月~4年,平均26个月。

1.2 手术方法

92例患者均选择进行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手术。以类固醇激素控制2周后,在鼻内镜下行鼻息肉摘除术,并使筛窦开放,彻底清除窦内病变黏膜,防止息肉复发。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所有病例进行基础心理疏导,包括介绍鼻内镜的先进性和优点,手术过程,手术的麻醉方法等。针对特殊病例进行特殊讲解,包括年龄较大患者,对手术安全性进行深入讲解;对初次应用此项技术的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麻醉安全和可能出现的刺激等等;对多次手术又复发的患者(本组有23例),护理人员应具体说明内镜手术可直接地观察到鼻息肉准确部位,定位准确,操作方便,损伤小,复发率明显降低等优点。必要时可请术后患者进行现身说法,让患者增强信心,消除手术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嘱患者术前积极锻炼身体,加强营养,促进休息和睡眠。②基础检查:术前还应做血常规、血糖、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评估患者能否适合接受手术。对于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应在控制好各项指标,使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才可进行手术。③术前准备:为避免手术中污染手术器械或妨碍手术,应在术前1d为患者剔除鼻毛,男性患者需剃胡须,在此过程中应避免伤及鼻黏膜或鼻周皮肤,以减少术后感染机会。嘱患者术前禁食8~10h,禁水4h。对于手术有恐惧或精神过度紧张患者,手术前1d晚上可服用少量安定用以镇静。手术室温度保持在18℃~25℃,湿度50%~60%,对器械和手术区环境进行消毒。

1.3.2 术中护理

使患者平卧,保持最舒适和安全的体位,进行手术野皮肤消毒,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动态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3]。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映,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内分泌物及血液,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咳嗽或窒息。护理人员要随时观察引流瓶中的出血量,当发现失血多时,不要惊慌,立即加快输液速度,并予以止血药物,如立止血、止血芳酸等,以防出现手术意外。

1.3.3 术后护理

①一般护理:了解手术中出血情况,并监测血压、脉搏,观察面色,眼睑及指甲颜色,发现贫血或血压过低应及时回报医生给予相应处置。术后一般采取半卧位安静休息,以减少鼻内黏膜淤血及出血机会。由于患者术后双侧鼻腔填塞,患者只能张口呼吸,故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不断湿润患者口腔,使患者口腔保持湿润,防止因口干、咽干引起咳嗽,牵拉伤口而加重疼痛,甚至引起伤口破裂出血。鼻腔填塞物须及时取出,一般留置1~2d,然后改为药物滴鼻治疗。术后2周内,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出现血块及分泌物应及时清除,一般选用吸引器每日清洁鼻腔,并在清洁后冲洗1~2次。麻醉清醒6h后,嘱患者半流质饮食,3d后改为普食。术后应叮嘱家属给患者加强营养,忌过硬、过热或刺激性强的食物(辛、辣或煎、炸的食物),避免增加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引起出血,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恢复,避免感染。②并发症护理: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常见的并发症有鼻出血、眶内血肿、脑脊液漏、鼻腔粘连等[4]。其中鼻腔粘连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但只要护理得当,填塞物取出后,每日鼻腔冲洗2次,保持环境清洁,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术后伤口感染,可有效减少鼻腔黏膜粘连发生率。本组出现术后鼻腔粘连6例,经治疗2周后痊愈。术后几天内鼻腔中有少许渗血属于正常现象。若出血量大,或从口中吐出大量鲜血,说明伤口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告知医生,按医嘱进行填塞,给止血药。2周内禁止剧烈运动。本组有4例术后鼻出血,经治疗1周后痊愈,无后遗症发生。本组未出现眶内出血、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

1.3.4 出院指导及随访

出院指导:鼻内镜下摘除鼻息肉术只是治疗鼻息肉的开始阶段,术后维护和预防复发才是彻底治愈鼻息肉的关键。故应认真做好对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工作。①嘱患者出院后按医嘱定时服用药物,包括抗生素口服和鼻腔喷药。②坚持鼻腔冲洗,出院后3个月内,每天鼻腔冲洗1次。③加强鼻腔保护,尽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注意锻炼身体,增强营养,注意保暖,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感冒。④定期复诊。有出血、分泌物,或不适症状随时到医院治疗。

术后随访:为避免出现鼻出血、鼻黏膜粘连等并发症,同时防止鼻息肉复发,提高手术疗效,术后随访成为重要的预防手段。根据以往经验,鼻腔上皮完全恢复需要3~6个月,因此出院后1~8周每周回医院换药处理1次,9~16周每2周检查1次。

2 结 果

9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恢复后痊愈出院,1年内随诊未复发。

3 小 结

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是患者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手术治疗有利保证[5],是及时发现和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故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1]袁小兰,叶天容,周华丽.局部麻醉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31.

[2]万蔚霞,周云兰,刘英.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配合[J].黑龙江医学,2008,32(1):35.

[3]张琼.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3):44.

[4]周秀婵.鼻内窥镜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0):165.

[5]李志利,陆春霞,孙香兰.鼻内窥镜下鼻腔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0,1(10):2.

猜你喜欢
摘除术鼻息肉内窥镜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94例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