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及防护

2011-02-11 02:53何玉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5期
关键词:锐器注射器针头

何玉梅

(湖南省株洲市一医院,湖南 株洲 412000)

针刺伤是由于意外的针尖刺破皮肤,使受伤害者出血的创伤。

1 刺伤的危害

针刺伤是临床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具有潜在感染的危险。现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1]。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2]。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3]。有关专家评估中国艾滋病感染者约65万人[4]。近年来以30%的速度递增[5]。我国还是乙型肝炎高发国,乙型肝炎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为3%[6]。这意味着临床护士在从事护理等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到HIV感染者概率在增加。

2 针刺伤的原因

2.1 缺乏规范的、持续的防护教育。长期以来,医院感染控制主要是针对患者,而对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的情况关注较少。对在职护士的培训工作开展的深度、广度都不够,更没有客观的反馈资料。缺乏对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的教育,护士对针刺伤的危害性及防护措施知之甚少。

2.2 缺乏标准预防知识

每一位护士在临床操作中一定要牢记“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吧每一位患者的血液、体液均视为传染源。仍有大部分护士只有在临床证实或患者有相关症状时才会提高警惕,标准预防知识普遍缺乏。

2.3 锐器操作流程不规范

如将使用后的针头套回针帽;徒手分离针头;不及时拆卸针头;注射操作过程中将用过的针头、棉签、输液管袋混放,以致操作后分类处理时被针刺伤;针头从装满利器的收集箱内突出或刺出;针头丢错容器再捡回;与他人配合时被他人刺伤等。

2.4 患者的不合作

给不配合或躁动不安的患者进行注射、输液、采血等操作时,缺乏必要的协作,患者突然运动导致针刺伤。

2.5 护理安全设备投入不够

医院管理者因为成本核算的原因,配备的安全用品不能满足需求。如橡胶手套、锐器盒、安全留置针等。

3 防护措施

3.1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对临床护士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弥补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欠缺。专题学习针刺伤防护知识,如安全操作程序、针刺伤后的处理措施。使护士人员认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树立防护意识,自觉采取防护措施。

3.2 提高护士的标准预防意识。护士要掌握标准预防知识,把每一位患者的血液、体液均视为传染源。规定护士受伤操作时或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必须戴手套并经常更换。每次操作完后,按规定洗手。

3.3 规范锐器操作流程。管理者要制定安全规范的操作流程,禁止徒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需用钳子或剪刀分离针头;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帽,如必须回套针帽,应采用单手重新盖帽技术;禁止携带污染及裸露的针头在病房或走廊穿梭,以免刺伤他人;各种注射、采血及输液针拔出后,针头直接丢到锐器盒内,做到谁使用谁处理的原则。

3.4 加强对不配合患者的管理。给不配合或躁动不安的患者做注射、输液、采血时,一定要有同事协助,尽量使用安全医疗器具,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3.5 配备必要安全设备。如配备锐器可丢进而不可倒出的锐器盒;注射器用后不需回套或取下针头,而直接丢入锐器可丢进而不可倒出的锐器盒;注射器用后不需回套或取下针头,而直接丢入锐器盒中统一焚烧;锐器盒只装2/3满即停止使用;提供能携带到患者床旁或使用针器地方的锐器盒;提供安全留置针、自毁式注射器、无针注射器、自动套帽的静脉导管等。

3.6 针刺伤后的处理。一旦发生针刺伤,要立即完成挤血→冲洗→消毒→包扎→上报的五步法。挤压时要注意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挤出刺伤部位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在流动水下反复冲洗五分钟后用消毒液消毒,再用创口贴或无菌纱布包扎伤口。要查患者的各项检查报告,应尽快上报护理部、医务部、院感科,如实填写伤情,并抽血送检(输血前五项、乙型肝炎两对半)。经过专家的评估后立即采取注射疫苗,服用预防性用药等治疗措施,并跟踪随访观察,做到早期预防。

4 小 结

在临床工作中,针刺伤屡有发生。医院管理层对于职业安全性应制定相应的防护制度。全体护理人员必须提高防护意识,规范锐器操作流程,合理采用防护用品,远离针刺伤害,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1]殷小基.医院职业性锐器伤害监测和处理[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2,1(1):33.

[2]周益秋.手术室护士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6(18):34.

[3]卫生部,国家环保局.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示规定[J].中国护理管理,2004,4(1):16-17.

[4]Wu ZY,Sullivan SG,Wang Y,et al. Evolution of china’s re-sponse to HIV/ADS[J].Lancet,2007,369(9562):679-690.

[5]肖扬.中国艾滋病防治形势紧迫、严峻[N].北京科技报,2003-12-05(1).

[6]曹明霞.血源性传播疾病与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51-52.

猜你喜欢
锐器注射器针头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新型安全型锐器盒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拆除眼科美容缝线中7号注射器针头的临床应用
子宫输卵管造影推注器的研制与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