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和内容

2011-02-11 02:53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5期
关键词:护士内容疾病

范 平

(吉林省白城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吉林 白城 137000)

随着整体护理的发展,护士的职责不再是单纯的照顾患者,而是要满足患者身心、社会等全方面的需要,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在患者健康教育过程中扮演实施者、教育者、信息提供者、咨询者和帮助支持者的角色。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不同程度地满足了患者对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需哦需要的信息,也充分体现了护理专业在人类健康领域中的重要性,可以掌握自我保健技能。

1 健康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健康教育已经作为一种预防和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是以医疗机构为基地、对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的与所患疾病有关的医学与护理知识的教育。健康教育一词在我国广泛传播、应用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随着整体护理的发展,以及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人们渴望得到必要的保健常识,促进了健康教育的发展,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

2 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内容

本文所指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使患者了解和增进健康相关知识,改变其不健康行为和习惯,使患者的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其目的是针对患者的生活背景和患病特点,通过教育活动使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生活方式,掌握疾病防治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预防并减少并发症,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

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知识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健康教育内容一般包括:疾病知识指导、活动量指导、营养与饮食相关知识指导、药物知识指导、排泄指导、心理卫生指导、各种常见诊疗技术相关知识指导、手术前后相关知识指导、肢体功能锻炼、生活起居及复诊等。同时,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尽量体现个体化健康教育服务,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注意教育手段的趣味性,加深患者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为保证健康教育内容的质量,逐渐加强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学习。

3 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3.1 语言教育

可以说,语言是最直接、最简捷、效果最好的人际交往和健康教育方法之一。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不同人群的共存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语言教育很少受到患者文化背景的影响,对文化层次低的患者更适合语言说教,但应制定不同的适宜目标。通过合适的词语、合适的语速、合适的语调及声调、清晰简洁的语言较好的与患者沟通,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3.2 因病施教

结合各种疾病的特点编写宣教手册、板报等,并附有与健康教育内容相匹配的图片,做到图文并茂,生动具体,有利于患者随时了解相关知识。如糖尿病专科,将患者最需要及必须掌握的健康宣教知识编辑成宣教手册发送至患者手中,将带有宣教内容及生动图片的宣传画张贴于病区走廊,取得了良好效果。

3.3 实物教育

向患者展示、讲解真实的实物模型,教会患者疾病预防知识及自我保健技能,并做到切实应用。它的真实感可以启发患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唤起患者的心理共鸣,能很好地达到健康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例如,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教育时,护士用心脏模型讲解血管的正常走行,并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说明哪条血管的哪一段出现了狭窄或阻塞等病理变化,会导致哪部分供血不足以及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等知识,这可以增强患者的记忆,达到教育的目的。

3.4 示范教育

通过护士亲自示范增加患者感官认识,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例如为甲状腺手术患者演示手术体位训练的方法:颈部过伸练习,讲解手术体位训练的重要性,并为患者演示如何做到手术体位的正确姿势,要求患者每日训练2~3次,并教会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如何进行处理。再如通过示范教会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如何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等。通过护士亲自示范,使患者更容易学习与掌握。

3.5 循证护理方法

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合理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内外该项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情况,将科研结果作为实证并转化为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寻求最佳的教育方法和方式,使患者掌握了相关医学知识和技能并使之切实受益。

3.6 进行健康教育时护士应掌握沟通技巧

沟通是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的有效形式,是实施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方法和手段。

3.6.1 因人而异

由于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性别、职业、风俗习惯、生活特点、心理特点等存在差异,对卫生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和需求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开展教育时要因人施教,根据患者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和方式。如对小儿要采取直观形式,带有故事性的教育方法,让家长了解并掌握教育内容;对老年人则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形象,重点内容反复进行讲解和教育;对文化层次较高的患者,由于其接受能力较强,可采用提供书面材料,讲解及征求意见的形式,教育应简明扼要;对文化低的患者多用讲解与示范的教育形式。总之,因人施教,取得最佳效果。

3.6.2 因病而异

患者的病情复杂多样,病因各不相同,防治措施各有侧重,因此,应针对不同疾病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如慢性病可采用集体或电教化教育,以教会坚持规范的治疗和自我护理为主,以预防保健措施为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急性病多讲解避免疾病复发和并发症出现的措施。

3.6.3 因心理特征而异

对性格开朗者,要多讲道理,使之掌握相关医学知识;对疾病不在乎不关心者,必须重点讲解自己所患疾病的危害性及预防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避免危害的发生;对抑郁内向性格者,语言要适度,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对少数民族患者,要尊重他们的饮食和行为生活习惯,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和有评价的帮助患者学习的连续、有机的过程,是整体护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体现在患者自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中,包括门诊教育和住院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电话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各种途径,成为检验整体护理效果,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项目和指标之一。健康教育强调整体效益,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增加了护患交流,促进了朋友式医患关系的形成,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得以加强,提高了遵医率,积极配合治疗,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地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使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身心健康状态。

[1]吕兆丰,郭爱民.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3.

猜你喜欢
护士内容疾病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