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四妙散治疗痛风湿热蕴结型临床疗效分析

2011-02-11 05:18杨宗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0期
关键词:红肿痛风性舌质

杨宗强

云南省腾冲县人民医院,云南 腾冲 679100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所致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症。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关节周围组织和皮下组织,引起关节炎的反复发作,有急性红、肿、剧痛,逐渐产生骨与关节破坏、畸形、关节强直和功能障碍。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 “四妙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78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74例,女 4例,年龄最小 22岁,最大76岁,平均 45.68岁。

2 诊断标准

入组患者 78例参照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辨证为湿热蕴结型如:局部关节跖趾、踝、膝、腕等处单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骤,活动受限,可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烦躁,发热,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疗效标准优:用药 1天-7天,关节红肿、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良:关节红肿、疼痛逐渐减退,活动功能基本正常;差:用药 14天以上,红肿疼痛无改善,活动功能有明显障碍。

3 治疗方法

内服中药四妙散加减,土茯苓 30g、萆薢 30g、苍术25g、黄柏 20g、苡仁 30g、牛膝 20g、 独活 20g、 防己 20g、威灵仙 20g、蚕沙 10g、甘草 5g。加减:热甚者加连翘 20g、金银花 30g;阴伤者加生地 25g、元参 20g;肿痛者加乳香15g、没药 15g、蜈蚣 4条、全蝎 10g;关节周围有红斑者加生地 30g、丹皮 15g、赤芍 25g;下肢肿痛甚加木瓜 25g、续断 20g;上肢肿痛甚者加羌活 20g、姜黄 20g;表证重者加桂枝 15g、白芍 15g。每两日一剂,每次服 200m l,一日三次,连续服用 2周一疗程。

合理膳食,痛风的发病及反复发作与饮食密切相关,饮食不当可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嘱患者避免高嘌呤饮食,如猪肉、牛肉、鸡、鸭、火腿、香肠以及各种动物内脏、海鲜或豆制品等应尽量少吃,忌烟酒,尤其不能酗酒,不喝浓茶、咖啡等饮料,多食蔬菜,多饮白开水,争取每日尿量超过 4000ml,以助浊毒排泄。

4 治疗结果

优:52例 (76%);良:19例 (24%);无效:7例(9%)总优良率为:91%。

5 典型病例

蒲某,男,75岁,退休,患者因双膝关节肿胀疼痛 10年余,加重 2周就诊,两周前春节期间过量食用酒肉,于2010年 2月 27日来诊 ,现症:患者双膝关节红肿热痛,压痛阳性,行走困难,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 20年,痛风病 10年。查:血常规WB C13*10^9/L,U A550u m o l/L,E S R 28m m/h。诊断:痛风,证属湿热蕴结,按上法治疗 2个疗程后,诸症消除,行走自如。复查:U A412u m o l/L,E S R18m m/h。嘱其:慎饮食,不时随诊,观半年未曾复发。

6 讨论

痛风系由湿热淤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引起的多以趾指关节红肿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痛风属祖国医学 “痹症”范畴,又称之为 “痛痹”、“白虎历节”、 “痛风”、 “脚气”等。历代医书多有论述,《外台秘要》云:“其病昼静而夜发,发即彻髓酸痛不歇,其病如虎之啮,故名曰白虎之病也。”元代朱丹溪的 《格致余论◦痛风论》指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证也……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本病其发病之时,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忍、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腻,当属湿热流注关节之症,故用具有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活血止痛,治疗四妙散。方中土茯苓解毒除湿利关节,萆薢祛风湿、利关节、分清浊,二药伍用祛风除湿,分清别浊,通络之力更佳;黄柏、牛膝、独活、防己、威灵仙配伍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之功;苡仁淡渗利湿;苍术健脾燥湿,全方共奏清热解毒、祛湿化浊、祛风通络之功,共同促使血中浊毒排泄。加上合理膳食,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红肿痛风性舌质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乳房红肿可预防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躲避蚊子有方法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清热利湿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
痛风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