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生猪改良为农户增收

2011-02-11 08:38韦纯勇重庆市黔江区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1年18期
关键词:商品猪黔江黔江区

文│韦纯勇(重庆市黔江区畜牧兽医局)

推进传统生猪产业的升级改造,坚持适度扩大规模与稳步提升产品质量并举。

黔江区地处重庆市东南部、武陵山腹地。是2009年国务院3号文件确立的渝东南“一翼”的中心,也是2010年重庆市委、市政府36号文件确立的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和支持建设的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先行区。黔江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区,沟壑纵横,生态植被好,工业企业少,且是一个富硒地区,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继烤烟之后促农增收的骨干产业。2007年,黔江区响亮地提出了突破性发展200万头生猪产业的决定,把生猪产业作为黔江统筹城乡发展的第一产业,举全区之力发展生猪产业。2010年,全区出栏生猪85万头,生猪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近40%。2008年至2010年连续3年进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行列。

如何推进传统生猪产业改造升级?从2008年开始,黔江区大力实施生猪人工授精改良行动计划。2010年,改良生猪15.3万窝,为养殖户直接增收亿余元。

一、抓保障,建立标准化的种公猪站

为解决公猪分散饲养,游走公猪精液质量难保证、配种不方便、效果差、疫病交叉传播风险大的问题,2008年,黔江下决心引进业主建设标准化的种公猪站,集中饲养供精公猪。投资2300余万元,建成标准化的种公猪圈舍3000余平方米,饲养测定种公猪252头,年产优质精液30万份。种公猪站配套了先进的精液检测、稀释、统计分析、分装仪器设备,从法国引进了目前国内惟一一套自动采精系统,减少空气中细菌对精液污染90%以上,提高了精液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

二、构模式,促进生猪人工改良良性发展

为加快推进黔江区生猪品种改良进程,提高改良效率,建立优质、高效、快捷的生猪人工授精改良体系,黔江区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建立起“统一生产、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的生猪人工授精改良“黔江模式”,由种公猪站统一生产良种猪精液,政府对良种猪精液统一采购,由区畜牧兽医局良种猪精液贮运中心将猪精液分四线轮流免费配送到各乡镇生猪人工授精站,人工授精站再免费配送到村人工授精点,在全区实行统一的精液保存规程、统一的技术服务标准、统一的配种记录格式、统一的配种跟踪服务要求。实现了良种猪精液流程式到场,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提高了改良质量与速度。

三、重改良,生猪品质大幅度提升

生猪人工授精的目的是改善商品猪的品质,为解决好最后服务一公里问题,黔江区建立起标准化的生猪人工授精站30个,村级生猪人工授精点48个,规模猪场还配备了配种室,每个站点室配备了精液贮藏、质量检测、路途保存设备,形成了一站一中心多个网点的生猪人工授精服务网络。通过近几年大力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改良技术,人工授精改良面达到78%,情期受胎率达到80%以上,改良后生猪瘦肉率提高到62.5%,比改良前提高了7个百分点,屠宰率平均达到78%,100kg体重出栏时间平均缩短了15天。

四、强民生,年为养殖户增收亿余元

生猪人工授精改良是一项良种良法、低成本技术,通过该项技术的推广,以市场的手段淘汰游走劣质公猪。减少了种公猪引进、饲养、配种成本,增加了仔猪、商品猪效益。

2010年,黔江区推广优质良种猪精液20.2万份,改良生猪15.3万胎,为养殖户增加纯收入1亿余元。实施人工授精7万多头能繁母猪,直配1∶25比例需种公猪2800多头,人工授精减少种公猪饲养量2500多头,年节省种公猪更新费用337.5万元(2500头×4500元/头×30%);年节约饲养成本1000万元(2500头×4000元/头·年);自然交配方式配准1胎配种费大多在50元,而人工授精只需投入政府采购良种猪精液15元/份,配准1胎收取技术服务费15元,节省配种费306万元(15.3万窝×20元/窝)。据对多个规模场调查统计,采用良种猪精液人工授精,平均每胎多产活仔1.5头,改良15.3万胎,多产仔猪22.95万头,增加产仔纯收入3442.5万元(150元/头×22.95万头);改良后的商品猪价格比土杂猪每千克高0.6~0.8元,年育肥猪出栏改良后生猪73.2万头,增加纯收入5124万元。

猜你喜欢
商品猪黔江黔江区
黔江:“三在一融合”精细化治理城市
国、市蚕桑“双体系”为黔江蚕业高质量发展献策
黔江区茧丝绸全产业链建设发展
家蚕新品种“川山×蜀水”与“华康2号”在黔江饲养表现
黔江区蚕丝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不同三元杂交组合猪肥育性能与经济效益分析
商品猪屠宰检疫中常见疫病症状及处理方法
重庆·黔江小南海夕照
美国9月份生猪存栏量共计6660万头较去年同期上升1%

中国畜牧业2011年18期

中国畜牧业的其它文章
聚焦品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