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区金属烤瓷修复体瓷裂或瓷崩的原因分析

2011-02-11 13:13李保泉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7期
关键词:桥体连接体烤瓷

葛 峰 李保泉

(1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口腔医院,吉林 辽源市 136200;2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41)

金属烤瓷修复体以其生物相容好、色泽美观和坚固耐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残冠、残根牙、列缺损及变色牙的美容和功能修复。但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我国金属复烤瓷修体的质量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金属烤瓷修复后的崩瓷或瓷裂等影响了金属烤瓷修复体质量[1,2]。本文作者对2007年至2009年间临床32件磨牙区因瓷崩裂的金属复烤瓷修体进行分析,探讨导致瓷裂或瓷崩的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 例

随机抽取2007年至2009年期间,磨牙区烤瓷冠桥因发生瓷裂或瓷崩来诊的32个病例,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25~64岁。

1.2 评价标准

①瓷裂或瓷崩位于前磨牙及磨牙颊、舌尖的病例,记为一类损坏;②瓷裂或瓷崩位于连接体,损坏范围可以累及桥体或固位体的瓷面,但不涉及到前磨牙磨牙颊、舌尖,记为二类损坏;③颊、舌尖及颊、舌面联合瓷裂或瓷崩的记为三类损坏。

2 结 果

根据临床检查及拆除的修复体记录瓷裂或瓷崩的部位。单端固定桥7件,其中一类损坏4件,二类损坏2件,三类损坏1件;双端固定桥16件,其中一类损坏13件,二类损坏2件,三类损坏1件;复合固定桥9件,其中一类损坏5件,二类损坏2件,三类损坏2件。32件瓷裂或瓷崩的病例中,发生一类损坏的共22件,占68.75%;发生二类损坏的共6件,占18.75%;发生三类损坏的共4件,占12.50%,由此可见,临床磨牙区金属瓷修复体瓷裂或瓷崩多见于颊、舌尖部位。

3 讨 论

32件中发生一类损坏的有22件。其中金-瓷衔处形态不正确5件,金属底层冠面太薄4件,冠或桥体金属形态过锐4件,瓷层过厚或过薄3件,其余6件金属形态均正确。其原因:①制作或临床调不佳,有早接触点和或干扰存在,患者进食时在压碎食物(牙尖交错位)或碾碎食物(侧方运动)过程中与对颌牙撞击致局部应力集中引起瓷崩或瓷裂。22件一类损坏的修复体6件金属形态均正确,临床实践证实多数修复体瓷崩或瓷裂是由不正确的咬引起的。制作和临床操作过程中,应根据的学原则进行调整。②修复体的金-瓷衔接处未与对颌牙的咬区避开或此处金属形态不正确,当承受力时,瓷易折裂剥脱[3]。③瓷抗压缩力强,抗张力弱,临床上牙体预备不够,为了恢复外形保证足够的瓷层厚度,制作的金属底层冠太薄(特别是颊、舌尖位置,尤其是单端固定桥),功能过程中受力金属变形导致瓷裂或瓷崩。④牙缺损较大的基牙未恢复基牙预备体外形,使面的瓷层过厚(>2.5mm) 缺乏金属的支持瓷层抗折裂能力减弱[4,5],在金属冠表面应有1.0~1.5mm的瓷层厚度,瓷层过厚的部位,由于瓷的导热性差,在瓷层冷却的瞬间,内层与表层瓷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内层瓷限制了表层瓷收缩,表层瓷产生张应力,冷却后甚至出现不易被觉察的微裂,成为瓷裂的潜在因素[4];牙体预备不够,使面的瓷层过薄(<0.5mm)瓷的缓冲性能降低,瓷层抗折裂能力减弱导致瓷裂或瓷崩[5];临床基牙预备体与对颌牙间距离较大或牙体预备不够的制作过程中应增加金属冠面的厚度或制作“金属岛”。

32例中属于第二类损坏的有6件。其中桥体连接体几何形态设计不正确4件,桥体强度不够1件。其原因:①正确的烤瓷金属内冠和金属桥体的几何形态,有利于金-瓷结合防止瓷裂。临床3例发生在连接体处的瓷裂,均与此处的几何形态和强度有关,“V”字型形态的连接体易引发瓷裂,连接体强度小(尤其是单端固定桥)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也易引发瓷裂,而“U”字型形态能够和恰当的强度设计(“金属岛”)能够预防瓷崩或瓷裂[6]。②桥体长,力的作用,桥体发生弯曲变形瓷层折裂[7],在设计和制作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案。

32件中属于第三类损坏的有4件。4件均为瓷层完全剥脱,金属底冠暴露。①金属与瓷层间存在两种不同物质界面,有机械、物理和化学性结合等结合方式,因此,两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必须相匹配,瓷的热膨胀系数稍小于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二者之差在1.08×10-6/℃的范围内最为理想[6]。金属与瓷不匹配和或操作错误(升降温速度过快或过慢,烧结次数过多等)可造成的金属与瓷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应力贮存,残余应力若存在于瓷层内,瓷层很容易产生瓷裂,若存在于金-瓷界面,将导致瓷层剥脱[7]。②金属表面的处理,尤其是喷砂处理和除气和预氧化处理方法影响金瓷结合的强度。对金属表面恰当的粒度、压力和喷砂角度,适宜的表面氧化处理能够有效提高金-瓷结合的强度,是提高金属瓷修复体质量的关键[8-10]。

瓷层失败是金属瓷修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瓷裂或瓷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临床医师应根据修复学牙学原则进行周密设计,技术室制作时应选择匹配的材料,严格按着临床设计及操作原则进行制作。

[1]Libby G,Arcuri MR,Lavelle WF.Longevi of fixed partial dentures[J].J Prosthet Dent,1997,78(5):121-131.

[2]Bell AM,Kuazeja R,Gamberg MG.Ceramometal crowns and bridges:A focus on failures[J].Dent clin North Am,1985,29(4):763-778.

[3]文志红,杜传诗,杜莉,等.金-瓷修复体瓷折裂及剥脱原因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8,16(1):62.

[4]杜传诗,郑弟泽,牛开源,等.对金属烤瓷冠失败病例的讨论[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2,8(4):218.

[5]朱梓园.瓷层厚度影响金瓷界面抗断裂能力的初步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1):21.

[6]Asaoka K,Tesk JA. Transieny and residual stress in porcelain metal strip[J]. J Dent Res,1990,69(3):463-468.

[7]陈吉华,森修一,永野清司.现代金属烤瓷修复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

[8]韩晓莉,巢水烈.不同表面预处理条件对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1999,8(4):171-173.

[9]wang RR,Fung KK.Oxidaion behavior of surface-modified titaniumceramic,restorations [J].J Prosthet Dent,1997,7(4):423-434.

[10]文志红,利一传诗,巢水烈.除气和预氧化对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6,14(1):10-13.

猜你喜欢
桥体连接体烤瓷
移动式登车桥设计
浅探径向连接体的圆周运动
中国船级社助力将军澳大桥主跨顺利抵港
固定桥不同桥体龈端形态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弹簧连接体的运动情况剖析
弹簧连接体的六种情景
30例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牙列缺损的有效性
连接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解题探析
桩核金属烤瓷修复失败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金属烤瓷桥在慢性牙周病治疗中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