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护理指导对糖尿病初诊患者疗效的影响

2011-02-11 13:13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7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胰岛素饮食

顾 英 厉 红

(江苏省太仓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太仓 21540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缓慢进展性疾病。它对中老年人健康危害最大,可损害多个器官和系统,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如何让糖尿病初诊患者真确对待病情,在早期就能很好控制血糖,仍是目前临床上面临的一大课题。在临床治疗中发现,若患者在初诊时行专业化护理指导,同时再接受专科医师的治疗,可取的很好的效果。

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集院专科门诊、病房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66例,均以平时口渴、多饮、多尿就诊;或因肥胖,近期消瘦,通过门诊检查而被确诊;或因高热量饮食导致酮症酸中毒而确诊。所有病例空腹血糖>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其中男40例,女26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34.5岁。

2 方 法

由糖尿病宣教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糖尿病一般知识介绍、自我护理、控制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的知识与技能以及生活行为的指导,并同时接受临床治疗。宣教小组成员均由护师以上护理人员组成,经过多次糖尿病专科护理培训,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能胜任糖尿病患者的宣教工作。具体形式如下:

2.1 糖尿病知识与技能

①以幻灯、投影形式系统讲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与技能,播放糖尿病的教育专题录像带,以宣传展板、图片形式宣传糖尿病有关知识内容。发给糖尿病基本知识的宣传材料阅读学习,指导尿糖、尿酮试条的测试方法、注意事项。②示范胰岛素的抽吸、注射方法演示并指导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

2.2 心理护理内容

①与患者谈心,了解患者一般情况。②解释病情、治疗方法和目的,使患者了解糖尿病与饮食、肥胖、运动少等生活习惯有明显关系。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早一些使用胰岛素可以减轻高血糖毒性,使B细胞得到休息和功能得到恢复[2],认识到胰岛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激素,对人体的不良反应最小[3]。采用一对一教育方式示范。③说理和开导。初诊患者多有恐惧、焦虑和治疗心切的心理,安排老患者与初诊患者进行交谈,交谈内容以战胜疾病的心得体会、治疗经验和感受为主。护理人员帮助他们克服急躁心理,使他们主动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④指导家属、朋友多关心、开导患者,给予心理社会支持。

2.3 饮食指导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合理的控制饮食,有利与血糖水平的控制[4]。初诊糖尿病患者开始饮食控制概念不强,饮食较难控制。宣教组护理人员与营养师联系,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采取大致估计+自我感觉的方式,展示食物模型,讲解均衡饮食及食品交换法。每天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饮食控制及血糖情况,要求患者进食要留有余地,饮食尽量清淡、低脂、低糖,蔬菜应选择含糖分少的为主;烹调宜用植物油,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2.4 运动指导

告诉患者运动可有效增加自体胰岛素的分泌。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包括步行、爬楼梯,根据自己的耐受力进行调整。要求患者维持固定的运动量、饮食量及胰岛素剂量,若运动量增加,则宜增加饮食量,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2.5 药物指导

初诊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前,让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剂量及用法,掌握药物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2.6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指导

胰岛素泵作为初诊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5]。多数患者对此治疗前存在不同的心理负担。针对各种心理问题首先为患者家属介绍胰岛素泵特性,详细讲解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措施。向患者讲解并演示泵的操作过程、使用注意事项、机器发生报警后的应急处理和需要考虑的实际生活问题。严密观察血糖,注意有无低血糖反应,尤其在胰岛素剂量调整期。指导患者做好局部皮肤的护理。

3 讨 论

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却相对贫乏,特别是初诊患者,从而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正确的护理指导是必要的。

4 结 果

66例患者通过专业化护理指导掌握了自我健康促进的知识,增强治疗信心,为进一步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专业化的护理指导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症状的认知能力,对疾病的应对策略、自我保健意识、合理饮食有了正确的认识。通过护理指导使患者明确了饮食、运动的方法及如何进行自我心理疏导,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健康决策和自我护理中来[6],有助于克服自身的治疗障碍。调动了患者自身潜能,进一步认识到康复实施权在他们自己手里,形成积极主动的治疗信念,自我效能增加,能坦然地面对出现的健康问题,做出更多的努力并持之以恒[7]。对初诊患者进行专业化护理指导,可让患者尽可能了解更多糖尿病知识,以正确的态度接受糖尿病规范治疗,疗效也更明显。

[1]Purrello F,Rabuazza AM.Metabolic factors that affect beta cell function and survival[J].Diabet Nutr Metab,2000,13(2):84-91.

[2]纪立农.“β细胞休息”概念及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3,23(3):181.

[3]孙美红,栾诗旋,张俊蕾.胰岛素注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B):29-31.

[4]刘新民.实用内分泌疾病诊疗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00-301.

[5]许春华,王爱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5(24):19.

[6]裴显俊,张秀英.患者参与性护理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415.

[7]样廷忠,施卫星,许亮文.自我效能增强:临床护理的一种思路与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93.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胰岛素饮食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何为清淡饮食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健康饮食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