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例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探讨分析

2011-02-11 13:13范瑞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7期
关键词:补液小儿患儿

范瑞琴

(获嘉县中医院儿科,河南 获嘉 453800)

小儿腹泻的发病率在儿科疾病位居第2位,仅低于小儿呼吸道感染,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比较常见,对儿童的健康有着十分严重的危害作用[1]。有文献报道,每年在我国有8亿多人次患腹泻,而5岁以下的儿童患者就占将近40%,病死率也接近0.3%[2]。此病主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大便的次数增多及大便的形状出现变化为主。其发病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感染及肺感染因素。小儿身体的含水情况及细胞外液中的含水比例较之成年人高,而出现腹泻后摄水水平又较低,很容易产生体液中电解质紊乱,从而进一步出现酸、碱中毒现象而造成患儿的死亡,同时,由于患儿年龄小,无法对自己的症状及病情进行描述,所以,临床工作者需要对其加强监护,同时搞好腹泻患儿的护理工作,使病死率降低[3]。现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6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腹泻患儿106例,其中,男72例,女34例,年龄10d~7岁,中位年龄为(2.4±1.9)岁,全部患儿中55例年龄≥2岁,51例年龄<2岁,临床表现:41例患儿出现发热,35例患儿出现呕吐症状。收治患儿时间:12例1~3个月,25例4~6个月,19例7~9个月,50例10~12个月。脱水情况:73例出现轻度脱水,32例出现中度脱水,1例出现重度脱水。合并症状:59例呼吸道感染,7例营养不良,5例佝偻病,2例败血症。询问患儿家属,在患儿的喂养中,51例母乳喂养添加辅食,24例牛奶喂养,19例普食喂养,12例纯母乳喂养。一般引起患儿出现的腹泻一般由为消化道内外出现的感染,患儿的体质,或因为抗生素的滥用致使肠道菌群发生失调,造成肠蠕动加快,双糖酶活力降低而引起。在我院收治的106例患儿中,其中,轮状病毒感染率为42.5%(45/106),大肠杆菌的感染率为10.4%(11/106),痢疾杆菌感染率为4.7%(5/106),其他病原菌感染为6例,无病原菌感染患儿为13例,约占12.3%,余26例患儿未检测病原体。

2 护 理

2.1 饮食护理

在对患儿的饮食护理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半年以下的患儿需要对辅食添加暂时停止,半年以上的患儿可以继续维持以前的辅食,同时给予较好消化吸收的食品。为了减轻胃肠道的负担,要少餐多食,在患儿腹泻情况稍好转后再进行常规饮食。对母乳喂养的患儿要对患儿母亲的饮食进行指导,嘱咐其尽量少摄入比较油腻的食品,多喝水,对奶液进行稀释,同时减少每次喂奶的时间,使患儿胃肠道的负担得到减轻。针对普食的患儿可以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味道清淡。采取牛乳喂养的患儿需要对牛奶的浓度和奶量进行降低。对于患有病毒性肠炎的患儿缺双糖酶,需要采取予以发酵奶或豆浆进行代替。对于患儿出现频繁呕吐,可在不禁水的情况下对其予以禁食6~8h,以使胃肠道负担减轻。

2.2 观察患儿病情

①在观察患儿呕吐、腹胀,一般要注意其呕吐的量、性质及气味,并要进行记录分析,从而对患儿体液的丢失进行计算,为治疗提供帮助。同时要注意患儿是否大便次数减少、频繁呕吐或伴有腹胀情况,从而可检查出患儿是否发生早期肠套叠现象。②对患儿的电解质紊乱现象进行观察,从而及时判断其是否存在低血钾、低血钙等情况。③对患儿脱水的性质及程度进行观察,要注意其皮肤弹性,精神意识、面色、眼窝等部位是否存在凹陷,唇部或口腔是否干燥,哭时有无泪及排尿等情况。

2.3 液体疗法护理

采取有效的液体疗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患儿的病死率[4]。由于患儿需要输入的液体很多是电解质溶液,渗透性较高,可能会产生血管外渗,同时,由于脱水情况,对患儿的补液速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最后由于小儿在补液过程中可能出现其他情绪上的躁动,所以为了使药物和液体能够快速到达患儿的体内,笔者在补液过程中应用了BD留置针。在补液过程中,要对患儿的脱水情况及继续损失的量和速度进行观察分析,对出现重度脱水、周围循环出现明显障碍的患儿需要尽快扩容。同时,需要遵循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后胶,见尿补钾的规律。

2.4 经皮给药

在对患儿予以经皮治疗前需要消除家长的顾虑,使其能够配合,对年龄较大的患儿也需要减轻其恐惧心理,以便配合治疗。予以治疗前将治疗仪调节完毕,电极放置于患儿体后,打开之后不要关闭电源。患儿在治疗时取卧位或坐位,药物贴片置于腹部脘穴,要固定牢,调整到病情需要的治疗强度,1~2次/d,每次0.5h左右。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患儿,在出现报警或患儿苦恼时,需要观察电极是否出现移位,从而避免电极滑动后接触患儿从而造成皮肤烫伤,而对高热患儿需要谨慎采取此种方法,部分患儿贴片出现过敏,需要对皮肤保持干燥,避免破损,在停用后可恢复。

2.5 控制感染

小儿腹泻主要是通过粪口进行传播,所以,在住院期间需要严格遵守许愿的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对病房要进行定时消毒。护理工作者在接触患儿或尿布后需要清洗双手后才能对其他患儿进行护理。由于感染性腹泻具有较强的感染性,需要采取严格隔离措施,同时每天要采用巴氏消毒液等进行消毒,餐具要进行煮沸消毒及粪便要加消毒剂进行消毒后倒入厕所。

3 结 果

通过予以全部患儿以上护理后,20例显效,显效率为18.9%,68例有效,有效率为64.2%,1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3.1%。

4 讨 论

对患儿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其腹泻治愈效果。因为儿童机体防御能力较低且消化功能的不完善,加之人工喂养等原因,致使腹泻的发生[5]。针对的患儿腹泻的治疗应采取预防为主和及时治疗的理念[6]。护理工作者必须对家长及患儿进行腹泻疾病预防常识的教育,对母乳喂养优势进行宣传,对患儿的喂养进行指导。教育患儿要勤剪指甲,在饭前便后要养成洗手的习惯,患儿家长在换洗尿布的时候也要洗手,并对其配置和使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并对饮食的调节在腹泻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进行针对性讲解。嘱咐家长在患儿腹泻的康复期间,加强对患儿的营养,以增强患儿的体质,同时对患儿的体质锻炼要进行鼓励,在一定条件下药增加户外活动。最后,由于小儿腹泻对患儿存在很大危害,也很容易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及脱水情况,所以,要加强家长对患儿腹泻的一般症状的了解,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治疗,注意不要滥用抗生素。

在患儿腹泻期间,要对其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并对其消毒隔离制度进行加强,采取综合的护理策略。在对腹泻患儿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判断和处理,通过对治疗反应的情况和治疗的方案的及时调整,对患儿补液的量和速度进行调整,同时还要对患儿皮肤和肛周的护理措施进行加强,避免出现皮损。在患儿腹泻期间,还要对其选择合理的食品,不仅要供给其充足的能量,同时要利于疾病的康复。并在期间对家长及患儿进行健康教育,配合患儿的治疗,使患儿痛苦降低。[7]

[1]缪惠梅.86例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2):89-90.

[2]李红.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8(5):384-385.

[3]刘勤,税利琴,黄俊梅.经皮给药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与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1):92-93.

[4]王磊,焦林英,李晶.小儿腹泻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8,29(4):1153-1154.

[5]吴利英.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10):1219.

[6]卓燕舞,吴美水,林瑞凤.小儿腹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1384-1385.

[7]张锦郁.114例腹泻患儿的护理[J].中华医学临床研究杂志,2008,14(3):328.

猜你喜欢
补液小儿患儿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